高中地理生态教学的意义探索

2020-12-16 02:56杨菊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8期
关键词:知识点生活课堂教学

杨菊

挖掘生态文明教学内容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通过教师对内容的整理,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在地理课程中的渗透。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更好地对地理学科进行探索。我们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生活化的元素与地理知识点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中的知识点时,教师还应致力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对其的理解和认知。这就需要教师紧密结合教师所学的知识,创设与教学知识点相符的情境,才能更好地在生活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其的消化和理解。

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應该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对地理学习做好科学的学习的计划,有意识地不断培养自身学习地理的兴趣,使自己对地理感兴趣,让自己想学和爱学等。地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应该让学习地理成为日常的习惯。比如在旅游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知识,可以了解各地的风俗文化及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拓展知识面,还能对学习地理知识起到促进作用。兴趣就像一种驱动力,使学习起来不知道疲惫,一个人若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不断积极思考,激发求知的欲望,达到非常积极的学习状态。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引导学生找到合适自身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和学习技巧,指引着学生不断自我学习,不断探索地理。兴趣能够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定的学习意志,引导着学生去完成学习的目标。因此,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学习兴趣,让兴趣有效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才能保证学习的积极性和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进行地球运动知识点的学习时,若我们只是简单地介绍,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往往较为抽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需要考虑到这个方面的问题,并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之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知识点教学前,教师可以引导你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夏天的白天长、冬天的白天短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往往会对这些问题产生疑问,再随着教师的引导和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就能更好地了解到地球通过自转和公转,促进学生对其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对其的学习。而在当前日益注重环保的今天,很多气象灾害的存在,使得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比如在教学有关气象灾害的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对台风、洪涝、干旱、暴雨、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概念和类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联系生活的实际,这些气象灾害在实际生活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而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就需要对其有关知识点进行学习,由于在整个过程中,将地理知识点与生活化元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其的掌握和理解,比如台风这一气象灾害,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台风的结构、危害等,掌握更多的防御知识,从而更好地将生活元素与地理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拓展生态文明教学资源生态文明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身边的小事,让学生体会到生态文明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教师在选取本节内容的教学资源时,不仅需要从宏观角度选择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同环境问题,更需要立足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对存在于身边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往往这类乡土知识,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我国的幅员辽阔,不同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都不相同,各地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问题选择适合教学的案例。例如,我国华北地区,冬、春季节的大气污染问题是当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对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学生进行环境问题的教学,教师可以选用这个案例,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华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市民意识等人文因素,帮助学生分析身边的环境问题,理解生态文明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课堂教学主要攻克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之后,经过精心设计,对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展开视频讲解,通过专项精讲精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比如说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时,本节课学习都重难点,主要是高压系统以及低压系统的主要天气特征,冷锋、暖锋的形成及其与天气之间的关系。仅仅依靠课本的文字描述,学生无法较好地对其进行掌握,因此,教师可以结合flash以及教学视频,对每一个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剖析式讲解,以此来通过动画向学生展示相关地理现象的动态形成过程,再结合必要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内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堂所学进行有效地复习和巩固,通过复习查缺补漏。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可以结合微视频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晚自习时播放,以此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地理复习。除此之外,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高中生的认知特点,有效资源整合,拓展延伸,向学生讲解有关的背景知识或者是地理文化,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其地理素养,帮助其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地理学习,切实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综上,随着信息化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微课逐渐被应用到各项教学中。结合微课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动态的地理教学过程,引导高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重塑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高中地理学习能力,为其综合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也要在地理微课教学实践中注意有效导入、针对性教学,并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知识的延伸,以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是一门实用的课程,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身边的许多地方都要用到地理知识。单纯按照课本讲解地理教学内容,就会使地理课堂变得空洞,脱离实际。在地理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能够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地理知识,又能够促使学生把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为了更好地做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就要深入研究教材,从中挖掘出地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有联系的部分。在平时,教师还要多读书看报,关心时政热点,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便于把教学内容和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

总之,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组织问题导学教学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来组织地理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之间对接起来,以生活问题来完成对高中地理知识的详细理解与重点掌握。

猜你喜欢
知识点生活课堂教学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知识点自测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