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探微

2020-12-17 05:46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郭二凤
小学时代 2020年17期
关键词:字理识字汉字

江苏省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郭二凤

识字教学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在识字教学当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这些方法当中处在一个重要地位的教学方式当属字理识字教学。字理识字教学指的是用汉字构型理论讲解分析文字的音、形、义,并将其设置成学生喜爱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汉字形状、发音与意义关联的学习当中,掌握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与构成特征。通过对学生进行字理识字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汉字规律掌握能力,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以及实践探索当中消除识字当中的障碍。

一、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剖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汉字教学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并掌握其他内容,甚至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所在。只有在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的情况下,才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事半功倍,同时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汉字的独特魅力。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选择应用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以往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都没有从儿童视角出发,没有考虑学生的规律和内在要求,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降低了学生的汉字学习热情。字理识字是优化识字教学的重要方法,强调把字理知识贯穿识字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补充必要的字理知识内容,以便帮助学生突破识字学习当中的重点与难点,学会对汉字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通常会特别重视字理识字教学方法的应用,目的是帮助学生基本扫清识字当中的障碍。在中高年级阶段,教师也不能够忽视字理识字教学的开展,而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字理识字教学法合理应用到识字教学当中,让语文教育事半功倍,帮助学生消除汉字学习、理解和实际应用当中的难题。

二、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字理识字应用条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强烈,相应的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也需要以这一理念为指导进行发展与应用。为了充分体现字理识字教学的应用价值,是其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添砖加瓦,必须把握好字理识字的应用条件,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践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优越性。第一,基于儿童视角的字理识字教学需要先对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认知规律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有序推进治理识字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体现出识字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内在学习规律。第二,基于儿童视角的字理识字教学应该结合字符理论选取具备代表性的新词,加强字形分析。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要尽可能选择构字率较强的基本字,这样既能够巩固低年级学习,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理解力。第三,基于儿童视角的字理识字教学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汉字形状、意义和发音的关系,并通过把握基本汉字,逐步拓展到复杂汉字上。

三、基于儿童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落实方法

1.故事导入,调动学习兴趣

字理识字教学所面向的是身心稚嫩的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较欠缺,对于知识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兴趣。所以要保证字理识字教学的顺利开展与应用,首先就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而教师需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故事深受小学生欢迎,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语文知识,于是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故事导入课程,把陌生文字编成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使得学生在文字学习当中始终保持兴趣浓厚和主动积极的状态。例如,教师利用学生喜爱古代神话故事的特点讲述“旭”这一文字及其文字背后的故事。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引入《后羿射日》的故事,进行文字解说,并在故事末尾解释古代数字当中九是最大的,于是古人将数字九和日组合起来,造出了文字“旭”,用来表示太阳刚升起光芒万丈的样子。这样的故事说明可以使学生有更加强烈的兴趣探究汉字起源,了解文字的演变,在字理识字学习中更加轻松自如。

2.图文并茂,展现文字形象

基于儿童视角开展语文字理识字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当中把学生作为关注点,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各种各样形象直观的事物兴趣浓厚,而且有直观形象作为辅助,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质量。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展现汉字形象,在图文对照当中帮助学生突破汉字难点。例如,在教学“日、月、明”时,本课识字教学的重点在于认识会意字这一汉字类型。在教学的开始部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太阳的图片,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和主动表达,紧接着展现汉字“日”,并让学生联系图片,意识到太阳也叫“日”,之后又展示月亮的图片,并指出日和月均为大地带来了光明,于是把“日”和“月”两个字组合起来就成为了一个新字“明”。这样的图文对照方法既在无形之中进行了字理渗透,又让学生深刻感知了文字的特征和趣味。

3.触类旁通,有效解析字理

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任务是比较多和复杂的,而且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汉字数量很多,进行单个教学而不传授一定的方法,想要达成教育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生对汉字的把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字理识字教学当中要坚持触类旁通的原则,带领学生解析字理,指导学生不断提升独立识字能力。例如,在教学声旁是“青”的形声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字在读音上有着怎样的特点与规律。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能够发现,这些字的读音都和“青”这个读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形旁不同,字的含义也各不相同。为了对这些文字进行区分,强化记忆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编写字族故事:晴朗天空,湖水清清;可爱蜻蜓,大大眼睛;上下飞舞,捕捉蚊蝇。

4.想象联想,理解文字含义

字理识字法用汉字本身的造字、构字规律彰显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简化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字产生深厚的情感。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合理引入联想、想象的方法,激励学生合理想象与联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并在这一过程中顺利理解字义。例如,在学习文字“旧”时,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鼓励学生给文字以灵活生动的解释:新东西过一日之后会变成旧的东西;在学习“达”时,就可以想想大步朝前走就可以到达。另外,口渴想喝水,张口就能喝也是借助想象联想方式,理解文字含义的案例,能够让学生在想象联想当中理解字义,在字理识字当中突破学习中的困难。

汉字是一种有理性的文字,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涉及到数笔画、说结构、机械抄写等内容,而是要构建与学生学习特征和成长规律相符的字理识字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在大脑当中构建音、形、义这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利用造字法分析和多元化手段进行汉字的理解与记忆。只有这样才能够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应用汉字,强化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降低识字教学难度,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识字教学当中加大改革力度,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汉字,传承汉字文化瑰宝,并将字理知识渗透到识字教学中,提高识字教学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字理识字汉字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