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微课的开发与运用艺术

2020-12-17 22:03湖北省赤壁市教研室437300周文科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微课

湖北省赤壁市教研室(437300) 周文科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快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教师们当起了“主播”,学生们光明正大地“玩”起了手机等电子产品。“停课不停学”让线上教学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很多教学资源也免费开放。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也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微课教学形式的创新和微课教学资源的开发都有待加强,涉及到微课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融合更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如何运用微课凸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科学探究精神等融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全过程之中,让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真正得到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如下。

1 开发课外微课,体现做中学理念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现阶段学生的学习仍然停留在被动学习阶段,学习效果较低;未来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学习、团队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体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微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完成实验探究或实验创新,并用微课记录和分享,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在开发课外微课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通过团队合作、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等,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在微课录制过程中,学生要一边做一边解说,通过解说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创新等,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在一次次录制失败后,经过不懈努力微课才能录制成功,在此过程中,学生真正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究过程,磨炼了意志,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微课在分享过程中,学生的努力和成果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点赞,收获喜悦和成就感,激发持久的学习动力。

开发微课的主题既可以是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科学窗、阅读材料、“做一做”等栏目的内容,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某个项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进行实验探究,最终以微课的方式进行分享和展示。微课的内容可以是物理现象,如人造彩虹、神奇的水透镜、覆杯实验等;也可以是制作物理仪器,如制作水杯琴、温度计、土电话等;还可以是魔术表演,如探究反射隐身的秘密、探究睡针板床的秘密、探究阴阳壶的秘密等。学生通过自主开发微课,把初中物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延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2 选用趣味微课,引爆学生学习热情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基础学科,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精神的理解。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利用微课短小精悍、趣味生动、主题突出、情景真实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微课具有以下特点:①短小精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②趣味生动,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③主题突出,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④情景真实,便于构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桥梁。

以“物理大师”中的“温度”微课——冰与火之歌为例。它首先运用动画片《冰河世纪》与电影《庞贝末日》中的片段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观看视频,引入冷与热的前概念;其次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景,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引入温度及其测量工具,为“温度计的使用”实验埋下伏笔;再次利用精美的动画效果讲授温度计及其使用的相关知识,与传统的演示实验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温度计的使用”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扩展温度相关知识,丰富温度教学内容,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网络上有大量优质物理实验微课。选用这些微课时,趣味性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防止过度追求低俗的趣味性。物理实验微课中的“趣”侧重于新颖教学组织和知识呈现形态,“味”侧重于教师的情景渲染和教学行为的创新,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微课中,传奇般的物理发展历程、丰富多彩的物理趣闻、奇妙的物理规律探究过程、神秘的物理奥秘等,都是增强课堂趣味性的绝佳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这些绝佳素材,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妙趣横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心理趋向,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3 设置分层微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包括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注意事项等。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实验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相差较大。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很难实施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利用微课短小的特点,教师可以把实验教学片段化,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微课,每一个微课讲解实验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还可以设置难度不同的微课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进行观看,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学习,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整体达成。

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为例,这是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实验步骤多,数据分析复杂。在传统实验教学中,该实验分成2课时来完成,第1课时完成猜想、实验设计、收集证据等;第2课时完成分析与结论、评估与交流、欧姆定律的应用等。这样的设计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但知识的不连贯性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利用微课,教师可以设置复习、实验讲解、实验数据分析等板块,让学生在做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自主选择微课学习,再进行实验。在复习板块中,教师可以设置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微课;在实验讲解板块中,教师可以设置实验情景、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等微课;在实验数据分析板块中,教师可以设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等微课。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整个实验,增强成就感,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4 巧用演示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或不易观察;有些实验需要的时间较长;有些实验由于学生的观察方位不同等,对实验观察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情况都会使实验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学校的硬件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各种实验室都建立起来了,但仍存在部分实验效果不佳、实验开设不足等问题,造成实验教学中的一些重点不够突出、难点不能突破。

学习“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教师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并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获得初步认识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相关知识。但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束后,仍有部分学生存在错误操作和对仪器的不当使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力不从心,说明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还没有理解透彻。

教师可通过微课播放错误实验操作,并与正确的实验操作对比,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教师还可在微课中呈现预设的问题,如:“调平过程中,游码没有移到左侧零位,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加减砝码用手直接操作会产生什么后果?”“把砝码放在左盘,这样可以吗?”……在呈现每一个问题时,暂停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形成一致的认识后再播放微课视频。这样处理后,学生不仅突破了实验教学中的难点,也把托盘天平的使用上升到理性水平。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可以引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可以体现做中学理念。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微课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微课,既丰富了教育教学手段,又能推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微课
只因是物理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