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优质种植技术

2020-12-18 03:34张翠萍
新农业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定苗玉米螟除草

张翠萍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农技站,甘肃 临洮 730599)

玉米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不断提高种植产量,需要应用更加高效的技术方法。经实践分析,本文总结了玉米高产种植的技术措施,希望能够为全面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作参考。

1 科学播种,合理密植

1.1 适时播种

为了进一步落实高产、优质的玉米种植目标,把控好合适的时间进行种植尤为关键。通常玉米播种的时间是4~5月,此时地面温度在12℃左右,外界环境的温度也相对较为适宜。此时玉米幼苗出苗较快且出苗整齐度较高,展开施肥和其他作业都能取得良好成效。如果播种时间过早,不仅会出现出苗晚,出苗的整齐度也严重不足。如果采用地膜的方式进行播种,农户则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前播种。

1.2 合理密植

玉米的种植密度的决定因素相对较多,包括玉米品种本身的特性、土地的肥沃程度等。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的区域都存在玉米密植程度不足的负面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产量,适度缩小种植间距成为关键。根据当下的实际情况,玉米的最佳密植程度为5000株/亩,对紧凑型玉米的品种,每亩地的植株可达6000株,而非紧凑型的数据为4000株植株左右。

2 田间管理

2.1 查苗补苗,中耕除草

玉米出苗时,要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的相关工作,一旦出现缺苗、漏苗的情况,要及时予以补种。或从其他密植区域,栽培其他的幼苗,完成补种作业。在首次间苗工作上,要保证绝大多数的玉米长出3~4片叶子,而当玉米幼苗的叶子长至5~6片后,即可做好定苗处理。定苗时,农户需要遵循如下原则,去除小叶、保留大叶;去除杂叶,保留纯叶,保证玉米产量。玉米是非常典型的根系非常敏感的农作物之一,所以农户封垄作业前,需进行2~3次中耕作业,确保玉米能够良好、稳定地发育生长。此外,玉米在定苗处理上还需做好除草工作,保证玉米的幼苗能够吸收到充分的养分、水分,除草作业可多次进行,并且加强培土。

2.2 水肥管理

根据科学化的农学研究,每50公斤玉米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如下养分,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各1.5公斤、0.6公斤和1.75公斤,如果玉米在生长中表现出苗期较弱的情况,则需要额外追肥。追肥过程中,尤其加强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的氮肥施加,帮助玉米茁壮成长。此外,在玉米抽穗期,农户需要结合玉米当下的生长状态,进行额外的1次追肥工作,目的是帮助玉米适应性增强,为后续的质量做出保证。不仅如此,除了肥料以外,水分也是保证玉米高质高产的关键。通常情况下,玉米抽穗、开花后,即为玉米需求水分的关键时间节点,此时要保证土壤的水分含量超过80%,并控制田间的温度,达到良好的灌溉成效。在玉米培育的整个流程中,都需要保证70%以上的田间含水量。

3 病虫害防治

玉米是一类较为容易遭到病虫害威胁的农作物,为了避免玉米患病,农户就需要加强玉米田的通风作业。目前对玉米为害最大的即为玉米螟虫,其治疗方法为喷洒农药。伴随我国农业理念的持续发展,农药这一化学防治手段逐步被摒弃,现代化的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采用了生物防治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玉米的侵害。玉米螟虫尽管较为常见,但其防治手段也较为简单,提早做好预防工作,一般玉米螟虫就不会暴发。应当做好种植环境的管理工作,避免螟虫出现越冬的情况,可提前喷洒杀虫剂或使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幼虫捕杀。除了虫害以外,玉米最为常见的病害问题为根须腐病,会造成玉米在根部位置发生腐烂。而对应其治理方法为做好轮种工作。玉米种植完毕后可考虑种植其他农作物,并喷洒一定的氯化钾,实现高效、高产的目的。

猜你喜欢
定苗玉米螟除草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临河地区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意义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