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标准化改造技术要点

2020-12-19 01:38赵宪钧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9期
关键词:清塘水源池塘

○赵宪钧

在当前积极倡导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渔业这一新形势下,对于以前那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老旧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目前,饲养食用鱼的池塘条件,包括池塘位置,水源与水质,面积水深,土质以及周围环境等。在可能条件下,应尽力采取措施改造鱼塘,创造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以提高池塘鱼养殖的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标准化池塘的技术条件:

1.证件齐全:计划改造建设的养殖池塘应符合本地水产养殖规划,老旧池塘改造应持有合法有效养殖证;新建池塘在项目验收前应取得有效养殖证。

2.位置:要求在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

3.水源和水质:池塘应有良好和充足的水源条件,便以经常注入新水。环境良好,水源丰富,无污染;养殖水质符合无公害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池塘水源以河水、湖水最好,这种溶氧量最高,水质较肥,适宜鱼类生长。工厂和矿山排出的废水,往往含有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没有经过分析和试养,不能作为养鱼水源。

4.面积:养殖食用鱼的池塘面积应较大。面积大,鱼的活动范围广,受风力的作用也较大,能增加溶氧,表层水和底层水能借风力作用不断进行混合,改善了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水体大水质较稳定,但面积过大鱼类吃食不易均匀,水质不容易控制,操作管理也不方便,根据目前饲养管理条件,一般认为面积5-10亩较合适。

5.水深: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需有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养量,提高产量。池水较深、水量较大,水温不易变化,水质容易稳定,对鱼类生长有利。

但池塘也不是越深越好,如池水过深由于水的透明度很低(精养鱼池一般均在25~40cm)深层水中光照度很弱,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量很少,浮游生物也少。因此深层水经常缺氧,据测定精养鱼池水深在3m以下,溶氧含量一般均在1mg/L左右,显然对鱼类生长很不利。实践证明,精养鱼池常年水位在2~2.5m才能获得较高产量。

6.土质:饲养鲤科鱼类池塘的土质,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劣。

二、标准化池塘的技术要求:

良好的池塘条件是获得养鱼稳产高产的重要关键之一。目前,稳产高产鱼池的要求是:①面积适中,一般在5~10亩。②池水较深,一般在2.5m左右。③有良好的水源,排注水方便。④池型整齐,以长方形东西向为好,堤埂较高较宽,大水不淹,便于操作。

(一)塘形:因地制宜,一般以长方形为主,长宽比合理。

(二)面积:单口池塘面积,淡水池塘一般在0.2~1.3公顷。

(三)塘埂:主塘埂面宽不小于2m,支塘埂面宽不小于0.6m。

(四)护坡: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坡四周采用砖石、水泥板(厚度5cm以上)、水泥混凝土(厚度5cm以上)、防渗膜(350g/m2以上)等材料建成的,垂直高度不小于2m;二类是夯实土坡或其他简易护坡。

(五)进、排水:建立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设计进排水系统还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具体地形条件,尽可能采取一级动力取水或排水,合理利用地势条件设计进排水自流形式,降低养殖成本。养殖场的进排水渠道一般应与池塘交替排列,池塘的一侧进水另一侧排水,使得新水在池塘内有较长的流动混合时间。

(六)塘深:池塘平均深度不小于2m,有效蓄水深度不小于1.5m。

(七)设施:应建立固定的生产管理场所;设置相应的固定垃圾收集设施,保持环境整洁;配备相应的增氧、投饲等养殖设施;电力供给到位。

如果池塘达不到上述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就要加以改造,改造的内容是: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低埂改高埂等。

三、池塘改造的几种方式:

(一)基础鱼塘改造

1.漏水塘改保水塘。池塘漏水,水位不稳定,难以稳产保收。对于渗漏的池塘堤埂或池底,简单的办法是在堤埂中间开沟,用黏土加石灰填筑,形成一道保水墙,池底铺一层黏土并夯紧,或用黏土和石灰混合铺底夯紧。排水设备处漏水时应先挖开,层层填空。

2.死水塘改活水塘。开渠引水,使池塘与水库、河溪相连,扩大集水面积。筑堤抬水,增设进水渠、排水渠,使进、排水分开,使排灌自如,优化养殖结构,控制鱼病传染。

3.小塘改大塘。小塘虽有排水迅速,鱼病容易防治,捕捞方便等特点,但塘小水少,水温、水质易于变化,难以精养和高产。小塘改大塘,扩大水面,受风面大溶氧量较高,水温水质较稳定。

4.浅塘改深塘。塘浅,容量小,水温、溶氧量等变化大,对鱼的生长不利,在3m左右,鱼产量随水深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5.池塘堤埂低改高、窄改宽、土改石:池塘堤埂的高度要求比当地历史最高水位高出30-50cm,池塘的土堤埂可采用水泥预制板或石块护坡可以抵御洪水的袭击。

6.使用先进养殖装备:如增氧机、投饵机、耕水机、微孔曝气装置、机械化起捕水质监测设备等。

(二)池塘清整

l.清理淤泥。一般是在冬季排水干池,靠人力或机械将池中的淤泥清出,以修整池坡,加宽培厚堤埂,作种草的基肥。

2.适时晒塘。池塘鱼类起捕后,可把池塘的水放干,利用立冬至立春这段时间昼夜温差大、温度低的有利条件消除池塘的有害生物。

3.药物清塘。

(1)生石灰清塘:水位约20cm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先将其分堆放在池底,待其溶化后,再将其泼匀;水较深尤其是那些不能干塘的鱼塘,平均1m深的水面每亩用生石灰150kg左右,化浆泼匀。生石灰清塘药性消失需7天。

(2)漂白粉清塘:漂白粉防病效果较好,用量少,药力消失快。带水清塘:平均1m水深每亩用漂白粉20kg,将其溶于水全池泼洒。清塘后3~5天便可放鱼。干法清塘:水深10cm左右,每亩用漂白粉10~15kg。

(3)茶枯清塘:一般每亩用茶枯 40~50kg,先敲碎,在池塘一角挖一小坑将茶枯放入其中加水密封浸泡,20℃以上浸泡2天,再搅匀带水全池泼洒。

4.清除杂草。要经常清除鱼塘四周杂物杂草,搞好池塘防汛设施建设,杜绝池外污水直接排入池塘。

5.增加尾水处理系统或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尾水处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养殖用水进行净化的方式达到符合环保标准的排放要求,尾水处理主要是采用池塘底部抽渣和清污的方式,从而清除养殖用水的杂质,实现净水的目的。循环水养殖主要是增加专门的净水池塘用于净化水体,并使处理过的水体继续用于池塘养殖的过程,净水池塘主要通过物理降解、微生物有益菌消毒和净化水草等模式,对池塘养殖用水进行净化和再利用,从而实现“零排放”的目标。

6.引入物联网监控技术模式

物联网监控技术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养殖区域设置池塘摄像头和水质传感器等装置,对池塘周边情况和养殖水体、养殖鱼类进行远距离监控的电子监控信息系统。采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养殖区域水质、投饵机、增氧机等设备的远端控制,从而实现自动测试、自动检测、自动开合的养殖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精准检测水质、水体、鱼塘各项技术指标的变化,并通过计算机和监视大屏幕,更加直观地反映养殖池塘的各项生化指标,来对养殖现场进行科学、有效、及时、精准地管理。同时,还可以利用物联网的远程鱼病诊断系统和网络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实现鱼病预防和产品网络销售对接的目标,使池塘养殖实现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和可追溯质量跟踪管理体系,提高池塘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证。

猜你喜欢
清塘水源池塘
鱼塘的清塘技巧
油茶粕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产品对鱼和虾毒杀效能的研究
热闹的池塘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春山闲话
寻找水源
池塘
夏天的池塘
水墨清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