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茶文化的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2020-12-19 04:37陈明明薛保红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茶园茶文化旅游

陈明明,薛保红,胡 好

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体验型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类型

茶文化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在进行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时,应结合各区域不同的旅游资源结构,发展各类体验旅游产品。

(一)民俗体验型茶文化旅游

民俗体验型茶文化旅游可以让游客以本地居民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习惯为背景,通过参与和体验居民的生活和习俗活动体验在饮茶、用茶和食茶过程中的风土人情。在开发项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游客了解民俗的形式和途径应多样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展”和“看”的层面,要让游客在参与和互动中体会风土人情,寓教于做。第二,社区居民的生活习惯是巩固和传承民俗的背景,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持社区居民对于茶俗活动的参与度。最后,在开发过程中还应尊重原生文化,避免过度开发和文化污染[1]。

(二)养生保健型茶文化旅游

随着养生保健日渐受重视,且年龄有下沉的趋势,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保健型旅游也颇具潜力。保健型的茶文化旅游主要围绕茶疗养生和茶道养生展开,茶疗指的是以茶或茶叶配以适当中药做成药茶饮或外用,以此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目的。

1.茶疗养生旅游产品

茶疗养生可以身体疗养为核心,与休闲温泉、宗教文化、山水生态相结合,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建设集度假、疗养和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区域。生态茶园是以自然、人工和文化为核心要素构建的旅游体系,其中自然清新的茶园景观是环境基础,人工要素是茶园运营的支撑,主要为茶园提供各类设施和供游客养生休闲的场所,文化要素是整个生态茶园的核心与精髓,茶园的各类硬件和软件都需要与地区的茶文化融汇呼应,让游客在天然、闲适的环境中潜移默化感受茶文化的熏陶,体会茶文化的魅力。

2.茶道养生旅游产品

茶道养生将人体健康与自然变化相结合,把“元气”作为生命基础,结合道家、儒家、佛家思想,调节元气以适合阴阳和四季变化,以此来修身养性,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核心,是以茶作为基本活动的生活方式[2]。

(三)民俗交流型茶文化旅游

游学在我国的历史悠久,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到两宋时期的文人苏轼,都通过游学获得真理。对于个人而言,游学者通过游学可以增进学识、开阔视野和丰富社交;对于地方而言,游学可以促进文化和人才的交流。因此,开展游学交流型茶文化旅游是体验型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又一途径,其具体形式一般包括茶培训、茶教育和茶遗迹游览等。茶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茶叶、茶艺、品茶知识技能,更需要普及和传播茶文化。茶教育旅游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了解茶叶健康和茶道礼节,间接促进茶文化发展和宣传。

二、体验型茶文化旅游开发思路

(一)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特色化

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己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因此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是体验型旅游的基础。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主题首先需要对本地的茶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剖析。主题设计是体验旅游产品设计的前提,领导着后续设施、景观、活动和服务在形象上与内涵上形成一个统一整体,是旅游细化项目设计的纲领和指导。旅游主题的确定需要分析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结合旅游市场的需求和消费潮流,并且与行业内竞争项目进行对比和差异化,最终将确定的主体细化落实到具体的细节项目的方方面面。同时,设计旅游主题时应突出文化特色,避免一味迎合潮流而导致的过度商业化、庸俗化和低级化趋势。

(二)完善平台设施,加强服务综合化

体验型旅游项目需要将消费者置于不同的体验场景中,这些场景除了传统的茶园、茶艺室、展览馆和茶叶加工厂以外,还可以是根据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设计的附属功能区,如公园、野餐区、度假区、山地探险区、剧场、商品零售区等。构筑一个功能完善、运作良好的体验平台是发展体验型茶文化旅游的基础,这不仅需要建设固态的体验平台,还需要通过讲解、制作、研讨、运动等方面充实体验平台的配套“软件”。固态的体验平台需要完整服务体系的配合才能给游客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茶旅游体验。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将观光、休闲、餐饮、教育、养生等服务有机整合,联合相关产业要素,实现合理分工,提供丰富的有形产品和无形的精神享受。

(三)丰富活动类型,实现体验全面化

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游客对于旅游项目活动的参与性、知识习得性和精神融入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追求高雅悠闲的生活方式。而目前大多数茶园旅游经营者还停留在赏茶、品茶、卖茶的产品开发层次上,缺乏对于体验经济的深入挖掘。体验全面化要求以茶园为基础发展多样化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如休闲探险、美食品鉴、艺术展览、运动体验等形式,使旅游者获得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刺激[3]。

(四)结合“互联网+”,提高营销创意化

茶文化旅游“互联网+”的前提是实现网络的普及,即在关键的、有特色的景区和旅游项目范围内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让游客在体验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分享动态。同时,可以借用明星、影视剧或网红打卡等效应扩大旅游项目的知名度和口碑效应。此外,完善景点和项目的官方平台管理,推出主题性和故事性的话题,吸引平台流量,推广相关产品。

三、结语

目前,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主要以茶叶产品本身、茶具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创意性,产品的形式和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文化底蕴和趣味性。为此,应通过将旅游经典的标志、图案、典故甚至文物特征融入生活日用品作为文创产品,将旅游纪念品的营销渠道由线下转为线上,营销模式从“卖产品”升格为“卖情怀”,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喜爱程度,最终提高文创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宣传作用。

猜你喜欢
茶园茶文化旅游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园飘香
茶文化的“办案经”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