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河蟹养殖池塘水质恶化的处理

2020-12-20 17:00于利民,宋曹路,顾玉发
科学养鱼 2020年5期
关键词:溶氧全池河蟹

2019年10月,笔者在盐都区大纵湖镇义丰街道红星村河蟹养殖区做售后服务时,遇到一起水质严重恶化的池塘,现将处理情况介绍如下,供广大朋友参考。

一、池塘情况

该养殖池塘面积约30亩,平均水深1.5米,池塘由南至北的水色由混黄色渐变至黑色,水面密布大大小小的泡沫,泡沫密度也由南至北加大,沿池边走时可以闻到一股腥臭味,同时发现池塘西北角的两道围网上爬满了河蟹。

二、现场检查结果

使用随身携带的测试盒,水体pH 8.3,氨氮与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无法读数,可判断水质指标严重恶化。

从围网中抓几只河蟹,用肉眼查看,河蟹体表无异常,活力较强。扒开背甲,河蟹的鳃、肝胰腺颜色均正常,没有明显异常。

三、现场询问及取样

经过询问养殖户得知,这个池塘前几天投放了第二批螺蛳,结果投放螺蛳的第二天整个水体就出现发黑、发臭的情况,而且随着天数增加,水质情况也更差。

根据养殖户所说,笔者用抄网在水质最开始变黑的地方进行抄底打样,在从打样处捞起的抄网内发现大量死亡的螺蛳。

四、结论

结合现场观察、询问及打样,最终判断为投放螺蛳不均匀,导致螺蛳大量死亡,最终造成水质发黑发臭。其原因主要是该养殖户在投放螺蛳时因忙于卖礼品蟹,所以没有全池均匀投放,而是直接将绝大部分螺蛳投放在池塘西北角,导致西北角水体溶氧严重不足,大量螺蛳窒息死亡。并且由于当时气温较高,死亡的螺蛳很快开始腐烂,最终导致水质发黑发臭。

五、处理方案

1.第1天上午全池泼洒解毒靓水宝(小分子有机酸)300毫升/亩,先祛除水体中毒素;使用艾洁(芽孢杆菌、硫化菌)150克/亩,达到降低水体中氨氮等有害物质的目的,第3天再重复使用1次。

2.第1天向池塘中抛洒生物活菌底改(芽孢杆菌、反硝化菌500克/亩,在池塘底部分解螺蛳死亡导致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第4天再重复使用1次。

3.夜间巡塘时使用增氧片500克/亩,以保持夜间池底溶氧充足,连续使用5天。

六、回访

按该方案处理1周后至该池塘回访,池塘水色基本恢复正常,西北角两道网上有少量几只蟹上网,属于正常现象。使用随身携带的水质盒测水,所有指标数值均在范围内。

七、总结

因为近年河蟹养殖面积扩张较快,所以螺蛳的价格水涨船高,很多养殖户想要降低螺蛳的成本,都会选择在养殖末期或者年底进螺蛳放入塘口,建议选择活力较好的螺蛳均匀地向池塘内投放,这样才能保证螺蛳有较高成活率。

猜你喜欢
溶氧全池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分析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水霉病的预防与防治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综防技术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