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高职专业最新目录修订对民航高职教育的影响与建议研究

2020-12-20 21:57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郝文杰
民航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设置职业高职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郝文杰/文

民航业作为融合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流通、金融和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复合型交通运输服务产业,吸纳就业人员多。民航行业特色专业人才一直被视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人才之一。

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使民航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今民航局直属本科与成人大专、高职院校达到五所,职教体系齐全,每年为民航培养超过两万名业务与技术骨干,为民航的腾飞储备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波音发布《2018-2037中国民用航空市场展望》,预测中国未来20年间将需要769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1.2万亿美元。届时中国机队将占全球商用飞机的18%,其中69%为新增飞机;民航运输客舱乘务员全球需求量为85.8万名,其中,亚太需求32.1万名。考虑到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需要与持续增长的个人出行和商务旅行保持同步。中国依然是全球惟一超过一个万亿级美元的民用飞机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航空运输业增长的核心,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迫切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2015年修订的高职专业目录中设有民航类专业18个,民航系统内外院校根据专业目录开展招生与培养工作,为民航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目前,距离最新目录修订已达五年,有必要研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近年出台的民航行业发展规划,听取相关企业、专家意见,根据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规范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对照现有民航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梳理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对民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民航专业设置的新要求。

科技和产业变革对民航行业人才需求的影响

民航是国家战略性和广泛带动性的行业之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产业要素高度集约等特点,技术辐射面广、产业带动力强、关联产业多、产品附加值高、集群效应大,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和经济带动作用,能够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根据目前民航行业产业链分析,上述9大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都不同程度地渗透与应用于民航的各个领域。

民航行业涌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民航发展带来了机遇与动力。民航创新发展的核心智慧技术创新应用,而人才是智慧民航赋能的关键。对于民航行业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民航职业教育而言,需要着重关注民航新一轮科技和技能创新对民航人才需求层次、结构与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民航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和行业人力资源的直接提供者,民航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必须以适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迫切要求为出发点,以培养满足民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为着力点,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调适与重构。

近年出台的民航行业发展规划对民航高职专业发展的影响

近几年,民航局陆续出台了《2019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民航教育培训“十三五”规划》、《中国民航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基于行业历史发展与研究预测,从战略层面对职业教育与科技发展做出指导与规划。2018年12月,民航局出台《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一加快,两实现”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建设新时代民航强国的八大主要任务和33项重点举措。《纲要》指出要全面提升航空服务质量,践行“真情服务”,实施中国民航旅客服务“幸福工程”,实现民航服务由“合格率”向“满意度”转变。要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队伍。支持国际化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造就一支与民航强国相适应的结构全、素质高、规模大的人才队伍。2019年4月,民航局发布《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体系(试行)》,进一步完善了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明确了服务品质指标内涵,民航旅客投诉率及消费者对服务链条各环节的感觉状态成为服务品质评价指标。

根据中国航协2019年发布的《民航教育培训发展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民航人才总需求量超过10万人。预测到2035年平均每年航空就业市场需求不少于2.5万名。

现行专业目录实施情况

(一)民航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民航教育伴随着民航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我国已初步建立从中职到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的民航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2012年9月,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目录的交通运输与航空航天门类下设置交通运输、飞行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民航相关专业。现有高职专业目录在交通运输大类下设民航运输类,并设有民航类专业18个。

随着政策逐步完善,技术成熟和成本降低,无人机在民用领域迅猛发展。当前,无人机不仅应用在个人消费生活领域,也不断进入农业、能源、电力、气象、海事、影视、公安、消防、测绘等行业中,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虽然在2015年从民航运输类转到航空装备类大类下,但是从行业管理角度,民航行业管理机构主要从组织协调、法规标准、分类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手段等方面对无人机进行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6年度增补专业中增加了“机场电工技术”专业。目前,全国超过1000个民航高职专业布点,根据2018年全国高职招生情况统计,有496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民航运输类专业,在校高职学生超过16.8万人。形成了民航应用技术和民航管理与服务两大专业群。

从2016年以来,根据《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有关工作的通知》,中职专业目录进行了为期3年的修订工作。修订后的中职专业目录设置保留了民航运输、飞机维修、航空服务、航空油料管理4个民航中职专业;在新增专业中,与民航相关的专业为在资源环境类专业中新增的“航空摄影测量”专业,新修订的专业目录自2019年起执行。

(二)现行专业目录实施现状与作用

现行专业目录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引导高职学校科学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行专业目录有力地推动民航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指导开设民航高职专业的院校设置调整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有针对性地安排招生、组织毕业生就业。同时,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门开展教育统计、招生录取和人才预测等工作,增强社会用人部门选用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针对性,增强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和认同。对于引导民航行业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乃至对整个民航行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适应民航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增多的要求,民航相关职业院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针对行业的发展灵活调整专业方向,进一步加大对专业(群)的建设力度。从2016年以来,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专业(方向)都具有民航优势专业特色,使专业设置较好地对应了岗位群。依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逐步形成了民航运输各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民航运输、飞行技术、民航机务、机场管理、空中乘务等民航特有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民航职业院校的招生与就业都跃上了新台阶,为建设民航强国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民航教育培训发展调研报告》,随着职业型、技术应用型、高层次研究型、技术管理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职业教育培训提出更高要求,国内民航教育培训发展显现出不平衡。相关院校培养能力不足、招生选拔和培训机制不够健全、民航专业人才培养效率低、院校教育与实际运行存在一定脱节、民航人才培养质量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我国职业院校民航类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与政策建议

(一)民航运输类专业目录修订指导思想

民航运输类专业设置,要针对企业实际需求与目前民航职业教育的现状,要基于民航未来发展前景对当前民航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做出快速的响应,同时要根据民航行业标准进行。

在民航行业发展进入了平衡快速增长的“新常态”大背景下,给民航职业教育提出了多层次、多科类、多规格的人才要求,应结合教育部目录修订工作相关文件精神,遵循民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民航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出发点,通过专业设置调整,制订一套切合实际,符合民航职业教育规律的“以宽为主,宽窄合理”的专业目录。

(二)民航运输类专业目录修订专业划分的原则

首先,民航专业的划分以现有的、比较成熟的专业为基础,继承创新,灵活设置。在保证专业内涵、规格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其次,专业划分应当有比较宽的覆盖面(或较宽的口径) ,要处理好行业岗位需求的多样性、特殊性与学校培养人才的通用性的关系。

第三,专业划分应体现分层次、分类型的培养目标,要注重与中等职业学校、本科专业的衔接,实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衔接和连续,以适应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

第四,根据减少专业数量、增设专业方向的原则,把有些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设置课程相似相近的专业,设置在同一专业下的专业方向。

(三)发挥民航高职专业在民航人才培养“立交桥”中的作用

对接民航行业发展新形势,满足技术变革和新业务发展需求,一是构建民航类专业“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生产、服务一线的民航技术技能人才到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立交桥”,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民航人才队伍结构。二是统筹协调中等、高等民航职业教育发展,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衔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性。三是推动民航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

与此同时,扩大民航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专业布局结构。一是根据民航行业未来技术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应适当调控中、高职院校民航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尤其是高职层次民航空乘类专业规模,建议西北地区增设民航类高职院校;二是根据民航企业对不同岗位类型人才需求的比重,合理扩大民航机务类等专业招生人数;三是优化全国民航类专业布局结构,对于供求不相适应的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区,若供小于求,应增加招生人数,扩大培养规模,反之,应缩小培养规模。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的民航服务类专业设置出现轻重不分、趋热避冷的现象。一些院校为了抢占生源和扩大影响力,忽视自身办学条件,对自身师资水平、硬件资源、实训场地等条件缺少充分认识,对民航人才需求市场缺乏调研与遴选,盲目开设“民航热门专业”,如,民航服务类专业同质化趋向明显,课程设置也存在同质化及民航专业核心课程空心化倾向,导致民航热门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失衡,人才培养结构性过剩,造成就业压力和资源浪费。

总之,民航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高度融合,把新时代民航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专业评价机制,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加强政策保障,打通职业教育升学通道,推动“校企精准对接育人”;通过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鼓励“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等,方能更好地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对民航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设置职业高职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