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经验值提高食品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

2020-12-21 11:12张红梅
农产品加工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经验值云班云班课

张红梅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云班课是一种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将移动互联网、云技术等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很好的途径。通过平台完成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学习行为,养成学习习惯。经验值则是学生在使用“云班课”学习时,由系统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所给予的分值。学生观看资源、参与任务由系统给予相应的经验值,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完成的正确度再给予相应的经验值。另外,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实现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时评价,统计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及时反馈学情,便于教师管理课堂,调整教学活动[1]。

食品检验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建立食品质量分析与检验的基本概念框架,掌握分析检测基本技能、检验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能够将食品检验的基础知识和检测技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生产现场检测与食品质量监控检测,尽可能实现学生上岗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的零对接。

1 学生经验值的获得途径

1.1 参与资源学习

教师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可针对性发布与学习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PPT、文档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获得教师设置的相应经验值,只要学习就有经验值,并无学习好坏之分。

1.2 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可设置学习任务,形式有测试题、作业、头脑风暴、解决问题、问卷调查等,既可以是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完成。学生完成后可直接获得教师设置的基础经验值,教师再根据学生完成的质量给予教师的评价经验值,所以不同学生完成的程度不同,所获的经验值也不同。

1.3 参与课堂教学

在课中,教师通过随机或指定的方式提问学生,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相应的经验值,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参与课中,从而获取相应的经验值。

2 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课前学习主动性不强

云班课或其他平台的引入使课前自学变为常态,使学生在听课前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听课既有解惑的快乐,也可更容易掌握内容。但根据云班课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教师课前发布的任务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甚至不明白预习的意义。如学习态度不端正,体现在完成时间晚,在课前几小时甚至几分钟才完成,甚至个别学生时常有未完成的任务。再如,完成不认真,抄袭严重,经常出现雷同答案。另外,不重视课前资源和任务所带的知识点和问题,导致产生的疑问少,对问题深入的探究更少,教师在课上完成时就会被动,只能再回归到讲授的路子上来,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被打破。

2.2 课堂参与性差,吸收效果不良

食品检验操作性强,采用的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并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缜密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由于课前学习不充分,理解不到位,所以在实践环节,照搬照抄现象严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多有存在。在理论学习时,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不是“听”的参与者,没有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探索精神。这样产生的后果是课堂吸收效果不良、操作不规范、未把握知识的完整性。

2.3 课后回顾复习力度不够

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会布置相应的任务和作业,以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本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但大部分学生认为完成课上教学内容后,本节学习已完成,从而忽略了课后学习和巩固。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么不予理睬,要么抄袭,完全没有认识到再复习和再巩固对知识掌握和记忆的重要性。造成的结果就是对知识掌握非常浅显且容易忘记,更不利于整个知识体系的建立。

3 经验值管控实施办法

教学过程是复杂的过程,教师既要考虑教学内容,更要考虑学生的素质,只有对学生的整体认识无误,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3.1 对当代学生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有综合高中、职业高中、初中起点和自主招生等,不同来源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有明显的不同,比如来源为普高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相对较好,愿意配合教师完成课前任务,但这类学生创新意识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而初中起点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但是愿意动手,在意教师的评价和经验值的获得。根据这些学生的不同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质量管控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体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学习效果的考核。

3.2 经验值管控实施办法

(1) 建立质量管控方针。制定有效的管控方针:增加经验、提高质量、精益求精。

(2) 树立质量管控目标。实践教学的管理,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它是实践教学管理的战略部署阶段,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中最关键的部分[2]。基于“云班课”平台的质量管理,是以云班课的经验值为基础,根据学生观看资源和完成任务的情况,所获经验值进行的量化合算。学生在完成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内容时,获得相应的经验值,经验值数量和学生的完成数量、完成质量都有很大的关系。

力求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前、课中和课后所有活动。保证每一个项目中,最低经验获得者获得经验值达最高经验获得者经验值的85%以上。力求每一位学生通过经验值的得失,认清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采取质量管控措施。为达到管控目标,必然采取一定的措施,措施的采取也需要团队的支持,所以首先成立“组织机构”。①设立组织机构,最高管理者:教师,负责课程的设计、课程讲授、资源上传、任务设置、监督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完成任务。全班30 人分为6 组,每组设立课前组长、课中组长、课后组长,课前监督组长提醒和监督课前资源和任务的完成,课中组长,管理小组成员的实验分配、确保每人都要动手。课后组长,提醒和监督完成实验报告、课后班课作业,收集小组问题,汇报给教师。②采取具体措施,以“云班课”为基础的质量管理,采取的措施依然是基于“云班课”的经验值获得情况。

每组获得总经验值为发布总经验值的90%者,每组加20 经验值,不达者不加。

在小组内,获得最低经验值为最高经验值的80%者,可继续保留组员资格,如低于80%者,从组中淘汰,需接受惩罚。

每小组中,获得满经验值者个人加5 经验值。

每人所获经验值折合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如果学生在云班课上发布相同的答案内容,第一个发布的学生获得经验值,其他学生不得分。

4 基于云班课下的质量控制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经验值的管控之后,大致经历了2 个阶段的成长。第一阶段,学生开始注重经验值的获得,课前自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课前预习,对教师的评价也会给与一定的重视,有时也会找教师讨论经验值或多或少的原因,有助于知识点的准确把握。课中也积极参与课堂、参与实践,对教师所提问题认真思考后踊跃回答,注重课堂经验值的获得。对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态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观,积极思考,认真完成,正确率提升。第二阶段,学生在意经验值的差别,从而他们会努力寻求最佳答案,注重语言的准确性,把控作业提交的时间,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团队协作能力有所进步。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局面。学生除了在意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之外,更在意教师的评价和自己其他能力的提升。课程的期末及格率达到99%,优秀率也有明显的提高。

5 结语

信息化教学已经展开,云班课作为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载体,已被大量的应用,但是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质量是越来越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合理适当地利用平台,才会形成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经验值云班云班课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结合游戏活动打造园本建构课程体系
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管理与应用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浅析比重瓶法实测土粒比重
职业院校车工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车工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云班课环境下的职业学校课堂学习研究
以“swot”分析视角下探析移动设备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