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汇成幸福泉

2020-12-21 03:19牛泽群
共产党员·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泉两口子井水

牛泽群

辽西山区,连绵群山中一条普通的山沟里,一眼泉水悄悄地流淌着,寂寞而清冷。

100多年前,一群闯关东的人来到这里,偎着这眼泉水定居下来,把自己的新家园命名为“水泉村”。斗转星移,寒来暑往,闯关东的后人们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里。十年九旱,交通不便,他们活得劳累而顽强。

当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水泉人以世代传承的吃苦耐劳拥抱政策的春风喜雨,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向贫困宣战,勤劳的汗水汇成了幸福泉……

自强兴家:

“有多大力气使多大力气”

在朝阳县大庙镇水泉村,刘井水两口子是有口皆碑的勤快人——两人加起来只有一条好腿,却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有滋有味的日子,还帮儿子在市里买了套二手房。用刘井水的话说:“说我懒都没有人信。”

对于这对残疾夫妻来说,要想把日子过好,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刘井水身高只有一米五,患过败血症、骨髓炎,肢体三级残疾,走路时要用稍好一点的右腿带着左腿往前“甩”;妻子卢彦兰患小儿麻痹症、先天性腰椎坏死,肢体二级残疾,两条腿跟胳膊差不多粗细,走路时要用左手撑块木板、右手抓着右脚,四肢着地向前爬。别人半天就能干完的活儿,两口子得起早贪黑干一整天。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家里连两角钱一根的雪糕都买不起。“那时候孩子才5岁,哭着要雪糕,他爸正生病躺在炕上,又气又急,狠狠打了孩子一顿。邻居看着可怜,送过来两根雪糕。”说起辛酸的往事,卢彦兰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无能,咱拼上命也得把日子过好。”两口子身残志不短,包地、养猪,能挣钱的招儿想了个遍。卢彦兰行走不便,就用嘴叼着十几斤重的泔水桶喂猪,硬生生地拽掉了一颗门牙。没人愿意种的山坡地,两口子承包下来,没白没黑地在地里忙活,硬是让几十亩山坡地打出了水浇地的产量。农闲时节,刘井水赶起骡车,拉些盆盆罐罐、山果野菜做小买卖,最南到过山海关,最西到过内蒙古敖汉旗,走遍了方圆几百里的乡村。农忙时候,他还赶着牲口给人耕地,借着牲口拉犁杖的力气往前挪,一步一步蹚出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2019年,刘井水家的老房子被认定为D级危房,夫妻俩用政府拨付的3万元专项资金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干劲更足了。他们贷款盖了羊舍,搞起了养殖业。今年11月,刘井水家的13只羊卖了2.5万元。刘井水说:“我今年58岁,地里活儿干起来实在吃力,已经把土地转出去了。以后如果养羊也干不动了,我就找地方打更,或者做个小买卖,左右不能闲着。共产党这么照顾我们,我们也得真心实意地干,有多大力气就要使多大力气。”

政策解忧:

“共产党真是没的说”

建档立卡贫困户孙怀志的家,看上去真不像贫困户:瓷砖地面亮得能照出人影,窗台上摆着九月菊、牡丹、海棠等十几盆花,壁柜上摆着老两口前年照的婚纱照,有西装配婚纱的,有马褂配旗袍的,70来岁的孙怀志和60多岁的于凤云头碰头、脸靠脸依偎在一起,眉梢眼角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连着走了几家贫困户,家家屋里屋外一尘不染,他们是不是提前‘做准备了?”记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分管扶贫工作的大庙镇副镇长刘晓利笑了。这位曾被媒体报道“为扶贫而晒黑”的年轻妈妈,对扶贫政策和全镇所有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是我们出台的一个政策,由建档立卡贫困户认领维护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打扫村路等公益岗位,年末将村集体经濟产业的分红以公益岗位奖补金的形式发放给贫困户,目的就是激励他们下力气发展经济、经营好家庭,为村民富、村庄美作出贡献。”

说起党和政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出台的惠民政策,贫困户班殿来深有感触地说:“共产党真是没的说。就说我家吧,孙子、孙女都在村小学上学,学费不用交,每天在学校吃午饭也不要钱。”

“看病吃药也有补助。”班殿来的妻子王秀兰接过话茬儿,“我老伴儿患有脑梗,3年前心脏下了两个支架,天天把药当饭吃;我患有腰椎管狭窄。上边有民政临时救助,有医疗扶贫政策,对慢性病人一季度送一次药。现在我们一年吃药花不了多少钱。”

做过多年小买卖的刘井水,对数字很敏感。他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自己家得到的各项补贴和帮助,数着数着却数乱了:“翻盖房子3万元;残联送给我家一辆电动轮椅车,价值1万多元;低保,我们两口子每个月一共是300多元;残疾人补贴,她90元,我70元;公益岗位奖补,我俩每人每年是700元;还有粮食补贴……”

产业富民:

“好日子还在后头”

有救助、有补贴,还得有个好产业。水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史玉红去年刚上任,但很快就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在她的四处奔走下,朝阳县文广新局和大庙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水泉村集体经济建设,投资约10万元,流转土地15亩,建起了葡萄扶贫示范园,通过流转土地、提供务工岗位等方式,带动周边12户贫困户脱贫,收益用来为全村102户贫困户分红;规划栽植李树、桃树的200亩果园已经建设完毕,将助力全村贫困户脱贫。

家庭养殖业在水泉村也搞得风生水起。于凤云告诉记者,现在她家养着15只大羊和5只小羊羔。养殖小尾寒羊四五年来,她家靠卖羊每年至少收入2万元。班殿来说,他家前些日子刚卖了一茬羊,现在家里还养着2头驴、5只羊。

行走在水泉村,占地9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场地宽敞平整,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史玉红自豪地介绍,水泉村文化广场被评为“辽宁省文化示范广场”,乡亲们白天在这里健身,晚上在这里扭秧歌、跳广场舞,热闹着呢!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班殿来乐呵呵地说,“等你们下次来,我给你们宰羊吃!”

辽西山区,连绵群山中一条普通的山沟里,一眼泉水欢快地流淌着,热烈而温暖……

猜你喜欢
水泉两口子井水
井水的奥秘
内蒙古水泉沟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特征研究
多种物探方法在内蒙古水泉沟地区找矿效果分析
找不到泉水的牛
那老两口子
爱看热闹
盘一井水氡异常落实与分析
黄骅埕古1井水位异常研究
阜新刘家区水泉层煤层气开发研究与实践
葛优两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