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的问题反思与对策探讨

2020-12-21 03:23唐建春罗连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疫情问题对策

唐建春 罗连

【摘 要】本文分析疫情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的特点,基于疫情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制作、传输、共享技术不成熟,教学行为监控缺失,线上教学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的反思,提出整合优质网络资源、有意识地训练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加强团队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疫情 中小学线上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6-0007-02

2020 年 2 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服务机构和企业为广大师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以保证“停课不停学”。由此,全国性大规模的中小学线上教学全面铺开。教学方式的应急性转变导致线上教学呈现多方面问题,其中教师新媒体信息应用技能欠缺与学生自学素养不足是主要问题。

一、疫情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的特点

疫情期間各地中小学的线上教学超越了传统课堂的物理时空,呈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评价数据化与智能化等特点。

(一)教学手段多样化

线上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借助不同信息技术或智能媒体构建教学资源传送、接收、分享平台,突破教师与学生的时空隔离,实现智能教学的目标。疫情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既有“腾讯课堂”“钉钉直播”“Blingbing 直播”等 APP 或直播平台的在线直播课堂,也有类似“空中课堂”的网络点播教学以及电视视频学习与线上集中辅导答疑等。

(二)教学评价数据化、智能化

了解学情、获取教学动态反馈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同于线下课堂的实时反馈,教学动态监控是线上教学的最大难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的普及,实现了线上教学评价的数据化、智能化。如直播课堂的线上点名、限时签到、作业拍照上传功能,问卷星等在线云平台的限时训练、限时测试功能实现了智能教学监控,而教学资源下载量、播放量,论坛话题参与度、学习成果分享次数等可视化的数据记录则为教学效果评价提供了有效依据。

二、疫情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的问题反思

疫情期间全国性线上教学的应急之举,从政策制定、教育资源配给、技术支持等多维度、全方位综合考验国家危机防控的水平,并对个人的知识、能力与意志信念提出了挑战。区别于高校成人群体智能远程教育的初步发展,中小学的系统化、大规模线上教学近乎零基础,具有不成熟、非稳定性,极大限度限制了线上教学的质量。教师线上教学的综合能力不足与教学行为监控和教学评价机制的缺失,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线上教学难题。

(一)教学资源的制作、传输、共享技术不成熟

一是线上教学资源的制作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开展线上教学的通知紧急,导学案、课程视频、微课、补充资料、测验练习等相关教学资源的制作难以达到精良的水平,尤其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包括教学重难点配比、突破与练习测试量、难度和频率的调控、音频资源的规划、课程视频时长的控制、微课内容的选择、录像课教学标准的设置,以及一系列教学流程、平台的形成,评价体系的建构等,缺少时间成熟作用机制,质量难以保证。

二是线上教学资源的传输、共享技术不成熟。首先,各地区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影响了互联网媒体的应用效果,使得落后地区学生成为劣势群体。其次,超大数据的实时传输、共享时常出现超负荷的现象,音频资料的浏览、播放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如直播卡顿、空中课堂播放缓冲慢、线上测试掉线等状况频繁出现。

(二)教学行为监控缺失,线上教学效果低下

线上教学缺乏实体课堂对教学行为的动态调整、修正,是对学生意志力、自控力、信念的全面挑战。小学生在线上教学中往往体现出意志力、自控力不足的问题。中学生自控力的生理基础—— 大脑抑制机能和其他脑区分化尽管已经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但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表现出独立性、依赖性并存的特点。在线上教学中,由于教学行为监控的缺失,学生容易受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中娱乐游戏等的诱惑,导致线上教学效果低下。

(三)线上教学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师生物理空间的分离,导致作业的批阅、测试成绩的个性化分析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掌握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远程的教学评价形同虚设。即使不少教师通过问卷星等平台设立限时测验获得学科成绩数据分析,但受限于答案上传问题、测试时长等多种客观现实因素,难以获知和评价作业完成的时效、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学生学习内容掌握的真实情况。此外,由于线上教学是一种单向资源投射,缺少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无法衡量学习效果,直接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效能感、学习能力效能感的正向发展,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必然结果。

三、对策探讨

线上教学是疫情期间的弥补、应急措施,长期单一进行线上教学难以实现育人目标,线上学习可作为课后一对一的辅导方式或课外补充,与传统实体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可从教学资源的整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高质量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完善线上教学,发挥线上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整合优质网络资源,拓展授课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收集、筛选、整合线上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如“空中课堂”“一师一优课”“网络云学堂”“乐乐学堂”中的高质量导学案、视频动画、微课、录像课等,形成学科教学资源库,并择优应用于日常教学或向学生推荐、分享。一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性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与质量;二是作为学生课后资料补充或知识延拓的一种来源,因为文字、图像素材可以反复使用,视频资源可以随时暂停或多次回放,且富有内涵、形式多样,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有效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

(二)有意识地训练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并引导其自律、自控品格的塑造

传统实体课堂迫于课程任务压力实施超负荷知识容量的“满堂灌”“填鸭式”单向教学,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妨碍学生独立思索、钻研探究精神的形成,进一步影响其自律、自控品格的塑造。对此,在线上教学中应有意识、有规划地支持、鼓励与引导学习能力差异者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与自律品格的形成。例如,借助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重构知识生成的过程,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注意易错点。再如,通过设置梯度式的教学内容和练习,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辨析探索的兴趣,将部分重难点问题录制成微课用于课堂播放,或存放于教室的电子白板中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辅助资源。

(三)注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受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的开展是一次被动的选择,突出考验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信息技术水平,也反映了教师终身学习、综合能力发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线上教学注重教学的精准化,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更高要求。一方面,线上教学要求教师语言表达包括肢体语言表达要具有准确性、规范性、艺术性,减少低效语言的输出,以提高它的反复可观、可学性。另一方面,线上教学设计更注意教学重难点精准定位、内容的简洁生动、各个教学环节串接的流畅性以及微课和课件使用的合理性。

由传统实体课堂转向网络课堂,随着授课方式的转变,不少教师有着相似的经历:思想抵制—被迫尝试—努力改进—渐入佳境—得心应手。其中,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研究网络直播新功能,如通过直播课学习上海马九克老师的“教育现代化”—— 高效制作微课的课程,是积极适应“智能+教育”模式的结果。

总之,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起点是不断提高的,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建设知识技能互补、梯队结构合理、具有凝聚力的教学团队是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的突破口,是不断提高线上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与价值。如一次成功的课堂直播,包括前期的课件制作、直播脚本撰写、微课录制、相關视频收集,中期的录制、开展,后期的剪辑、发布、存档、修正等,都是教师团队集思广益与协助合作完成的。再如导学案的编制,习题与测试题的选编、讲解,测试平台的运行与维护等一系列教学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整个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

在知识迅速增长和更新的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仅凭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团队学习实现知识交流和共享。一方面,通过有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通过青年教师的知识共享,实现老教师的观念和知识更新。在具体措施上,可通过组织教研组集体备课,开展对研究课、精品课的听课和评课,开展课题研究以及撰写教学论文等方式,促使教师紧密配合、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提炼特色、力求进步。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补充和激励,造就更高的个人效能,创造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继新,韦怡彤,宗 敏.疫情下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现状、问题与反思——基于湖北省“停课不停学”的调查与分析[J/OL].(2020-04-21)[2020-05-0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792.g4.20200417.1546.004.html.

[2]刘振天.一次成功的冲浪:应急性在线教学启思[J].中国高教研究,2020(4).

[3]邬大光.教育技术演进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4).

[4]胡艺玮,石 芳.“发挥网络平台优势,保障教学实质等效”——新疆财经大学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工作研究[J].福建茶叶,2020(4).

[5]谢 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责编 王悦之)

猜你喜欢
疫情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