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进种养循环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2020-12-23 16:09莫涵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4期
关键词:沼液牛粪养殖业

莫涵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1+5”眉山调研指导组),四川成都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更好推动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及厅党组下达的“三农”工作硬任务在基层落地见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创新开展“1+5”调研指导,出台了“1+5”工作方案。“1”是指1 名厅领导联系1~2 个市(州)“三农”工作;“5”是指粮猪生产、农田农业项目建设、“10+3”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宜居乡村建设、农民增收与产业扶贫5大重点工作。围绕5大重点工作组建21个调研指导组。眉山调研组为其中之一,由厅领导陈孟坤带头严格落实,组长每月带队深入乡村、田间工作10 天以上,力争当好巡回式“侦察兵”和“调研员、考核员、信息员、学习员”。

洪雅是全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全省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奶牛存栏1.2 万余头,生猪常年存栏21.0 万头以上,茶叶种植面积1.9 万hm2左右。奶牛、生猪等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产生了大量粪污,同时,种植业过度使用化肥。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反而导致了全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洪雅始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偿试、勇于创新,着力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互相利用、互为补充、互动发展,走出了一条“一箭双雕”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子。实现了雨水、污水分流和粪污干、湿分离到位;配套粪污消纳土地和沼液管网覆盖到位;沼液使用技术培训和社会化服务到位,形成“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循环”的“三位一体”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1 基本情况

在2006 年,洪雅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种养循环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有效利用奶牛粪便发展种养循环经济,先后尝试了牛粪固液分离、牛粪养殖蚯蚓、牛粪生产有机肥等技术,为全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1 年,洪雅以良好扎实的工作基础成为全省第一批农业循环经济项目试点县,开始了规模化的种养循环经济试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 000 余万元,铺设管道600 km,基本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种养循环经济示范区0.4 万hm2,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4.3%。

2 主要做法

1)组织保障。洪雅县委、县政府将发展种养循环经济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每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全过程督促检查。同时,成立了种养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由相关部门和乡镇参加的工作联席会议,及时解决种养循环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县、乡、村、组四级形成合力,全力推进种养循环。

2)规划引领。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和种养习惯,最大限度整合区域优势,高起点、高水平编制《洪雅县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规划》,确定“两带、六区、多点”空间布局,确保实现养殖业粪污有储存池和消纳土地,种植业有可靠、高质的有机肥来源。

3)技术创新。种养循环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模式,没有统一规范,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设施设备主要依靠自身创新和技术改良。为此,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100 余万元,鼓励新发明,推广新技术。多年来,成功改良牛粪干湿分离、沼液固液分离、粪污管道防堵等技术10 余项,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最大限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4)规范管理。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制发了《洪雅县农业循环经济设施管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按照属地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招投标由专业公司严格按照《办法》 进行设施管理、维护等,将权、 责、利明确到每个环节,建立有人管理、有人维护的长效机制,确保效益共享、利责挂钩。目前,每立方米沼液处置成本费用由养殖企业和项目资金共同承担。

3 取得成效

通过发展种养循环,洪雅县打破了“就污染治污染”的传统工作模式,以种定养、以养促种,使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了“一突破、二降低、三循环、四促进”的“三位一体”种养循环模式。

1)实现“一突破”。突破了畜牧业污染治理难瓶颈,全县种养循环区每年可消纳沼液35 万t,其中,现代牧业种养循环示范区可消纳沼液25 万t,实现了园区规模养殖企业粪污资源化全利用。

2)实现“二降低”。一是降低了化肥成本。有优质、高效的沼液作充分保障,种养循环园区基本实现了化肥零施用,每公顷节约化肥成本2 250 元以上,同时,助推了全县化肥减量达5%以上。二是降低了劳动成本。沼液输送管网实现了田间“自来肥”,每公顷节约劳动成本750 元。

3)实现“三循环”。一是沼液循环。即“牛粪→沼液→管网→种植基地”,沼液通过管道输送直接还田、还草、还林,实现循环利用。二是沼渣循环。即“牛粪→沼渣→有机肥→种植基地”,让沼渣作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改良了土质,实现循环利用。三是沼气循环。即“牛粪→沼气→农户”,让老百姓使用免费天然气,畅享新生活。

4)实现“四促进”。一是促进了种植业的绿色发展。种养结合,打造有机绿色农业,循环支撑发展茶叶933.33 hm2、粮油866.67 hm2,牧草666.67 hm2、蔬菜666.67 hm2、林果466.67 hm2、藤椒400.00 hm2。二是促进了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填补了国内养殖粪污特别是牛粪循环利用的技术空白,让养殖企业摆脱了污染困扰,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可持续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三是促进了农民增收。使用沼液、有机肥,改善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每公顷节本增收约7 500 元。四是促进了生态改善。种养循环从根本上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改善了人居环境,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沼液牛粪养殖业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微藻处理后的沼液对水稻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石牛粪金
丢失的牛粪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牛粪,印度人的灵魂伴侣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草地上有鲜花,亦有牛粪
沼液喂猪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