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0-12-23 01:59熊兴王婧倩陈文晖
理论探索 2020年6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熊兴 王婧倩 陈文晖

〔摘要〕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传统产业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目前产业发展势头有所减缓、产业链部分环节正在向国外转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值得关注。在新的经贸形势、技术形势和需求形势背景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要通过深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国内纺织服装消费市场、巩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形成以文化为引领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新模式等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满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關键词〕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20)06-0097-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要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因此,我国传统产业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的动态平衡,从而满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对于扩大对外出口、吸纳社会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正在逐步显现,在新的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纺织服装产业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站在新的时代坐标来思考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有效明晰行业发展的新定位与新战略。

一、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纺织服装产业仍快速发展,但势头有所减缓。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显著高出全球平均水平,在世界出口贸易份额中不断提高 〔1 〕,成为美国第一大服装产品供应国 〔2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从2001年的498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2606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占有率自2001年的13.80%上升到2015年的35.50%,随后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31.39%,回到了2010-2011年的水平。虽然受到了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竞争的挑战,但我国在各类纺织品细分领域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根据国际贸易中心(ITC)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我国在羊毛及其织物、棉花、长化纤、短化纤、无纺纤维、地毯、刺绣、工业纺织制品、针织品九大细分领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仍在不断增长,蚕、其他植物纤维、针织服装、非针织服装、其他纺织制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位时期有所下降。

(二)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但单位劳动生产率仍有一定比较优势。根据卓贤、黄金的研究,近10年来我国服装制造业、纺织业工资年均增速分别达到8.3%和7.8%,较全球制造业平均增速高出7.3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这表明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大幅下降。但是,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我国纺织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达到12.3%,在我国所有制造业中居首。因此,虽然纺织业工资水平是越南的1.9倍,但劳动生产率是越南的4倍,使得相对劳动成本还比越南低43% 〔3 〕。

(三)产业链部分环节正在转移,但在全球供应链中仍有一定主导地位。近年来,基于减少对中国采购的依赖、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兴市场需求等因素,以美国为代表的时尚品牌和零售商正在实施采购基地多元化战略 〔4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外迁。特别是随着美国基于301条款开始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加征关税,更是加速了部分细分领域的外迁进程。其中,关税清单内的皮革制品和帽类转移速度较快,其占美国进口市场的份额主要被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孟加拉国所替代,部分中高端产品份额被意大利所吸收 〔5 〕。但是,我国在全球纺织服装业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短期不会受到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美国虽然加大从其他国家进口纺织服装产品,但平均单价在2019年全部上涨,其中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柬埔寨分别上涨了4.6%、5.6%、2.1%、3.1%和7.5%,这表明相较于中国,上述国家生产能力依然较小,原材料供应成本也相对较高,使得相关国家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取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二是虽然我国对传统贸易国出口呈下降趋势,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纺织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总投资额约占同期对全球纺织投资总额的80%以上,中国企业已经在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涵盖纺织服装生产、贸易和产品设计等业务 〔6 〕,这都有利于巩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四)高附加值产品不足,但内需市场及技术进步推动着产业价值链的升级。总体来看,我国纺织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高附加值产品不足,品牌价值不高,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但可喜的是,得益于国内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新兴技术的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正在逐步升级。一方面,纺织服装供应链基于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快速增长,通过对其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催生出个性化定制、社交零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库存的精确管控及产品销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依托智能化、服务化转型,纺织服装业正在向产业链上游及高端环节升级发展。例如,中高档色织面料出口市场份额全球第一,聚酯高强力纱、专用纺织等中高端面料的出口单位价值也得到提升。

二、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新的经贸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经贸层面上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加之各国间贸易摩擦接踵而至,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正在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深远影响,这些都对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疲软,纺织服装业增长态势有所减缓。根据国际贸易中心数据库数据,全球纺织服装业贸易总额由2009年的10980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5900亿美元,但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9年的4.40%下降到4.21%。2009-2019年间,纺织服装业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速4.20%,较同期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速低0.5个百分点。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以来,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全球时尚产业销售收入预期将同比减少27%至30% 〔7 〕。与此同时,疫情大流行的持续时间和最终严重程度依然未知,后疫情时代纺织服装业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完全不一样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世界产业版图的深刻改变和全球贸易争端的升温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球的地位带来冲击。首先,由于要素成本优势的逐步显现,使得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其次,2018年以来,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全球贸易争端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格局。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纺织服装进口市场,虽然其服装供应商仍集中在亚洲地区,但其正试图逐步减少对中国的采购,表现在由中国进口服装产品总额占总量比重由2010年的38.8%左右下降到2019年的29.7%左右。特别是到了2020年1-5月,我国仅占美国纺织服装进口市场的19.3%,远低于东盟的34.6%,甚至低于越南0.8个百分点 〔8 〕。与此同时,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双边关税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纺织服装企业利润空间以及加快订单向外转移的速度 〔9 〕。

(二)新的技术形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意味着科技创新将是引领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材料等科技成果正成为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及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例如,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VR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服装设计、个性推介、虚拟试衣、市场需求及时预测、供应链智能管理等功能 〔10 〕,并培育壯大了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生物技术、新材料、3D打印等技术的综合运用,颠覆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巨大的问题。总体而言,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纺织服装业要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强化新兴前沿技术的运用,促进与相关产业联动和融合发展,满足社会新需求。

(三)新的需求形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纺织服装产业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表现是消费升级带来的对纺织服装产品需求的变化。一方面,我国拥有超过4亿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对纺织服装产品的消费需求由刚性的生活消费需求,转变为以科技、个性、时尚、绿色为核心的消费需求,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是行业努力的方向,纺织产品及其服务消费市场空间巨大 〔11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纺织服装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但如何展现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却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短板和弱项。因此,纺织服装业应着力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开展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兴潮流文化融合的产品创意设计,使纺织服装成为我国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三、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深化纺织服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产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从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

一是加大优质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供给,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相对劳动成本。作为对劳动力成本较敏感、产业配套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的行业,纺织服装产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而外迁的意愿相对较强。为此,要稳定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必须有效降低行业相对劳动成本,增强行业内传统制造领域的竞争力。一方面,在中国东部、中部地区,考虑到其产业基础扎实、综合配套能力强、劳动力成本较高等特征,应大力推进“机器换人”进程,用制造智能化、版型库标准化与模块化等技术手段降低制造环节和个性化设计制造业务的成本;另一方面,中国西部地区则要依托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更充分、更自由且更高效地流动,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工人,通过提高生产制造效率来延缓相对劳动成本的快速上涨,并在承接国内外纺织服装业转移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比较优势。此外,要做好化纤、棉纺等细分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行业效率和竞争力 〔12 〕。

二是加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纺织服装产业要继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首先,要在纺织服装产业链上游环节加大新工艺的研发及应用,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其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因此,纺织服装企业应综合运用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在纺织行业融合应用,推动建设一批产业集群智能化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的纺织服装品质量追溯体系、绿色生产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再次,在新材料的研发方面,要重点关注新纤维、纺织品、饰面以及具有美感和功能的高科技材料的研制,加快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功能性、多元化、生态化纤维材料,逐步形成技术、标准、测试方法一体化的研发模式,确保建立新材料的市场门槛并产生高附加值的利润。

三是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行业可持续发展。随着消费者对生态环境的持续重视以及各国在产品安全上要求的日益严格,我国纺织服装业要全力提升产品质量,同时管控好现有行业发展的环保问题。要加强对纺织原料成分的控制,从源头上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着力推进绿色制造进程,强化可循环利用材料在纺织服装产品上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环保、安全及其带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着力拓展国内纺织服装消费市场。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未见明显缓解和因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背景下,以及考虑到纺织服装业生产力布局逐步转向终端消费市场的趋势,我国纺织服装业未来一段时间要着力拓展国内纺织服装消费市场,从主要为世界制造转变为主要为国人制造。

一是紧跟消费升级趋势,加大新兴热点领域投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一代消费群体消费理念的改变,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新潮流,健康、时尚、科技等成为纺织服装产品的主打概念,相关企业应加大对运动健身服饰、时尚服装服饰品牌的投入,并在产品中植入更多科技元素,以此提高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掌握信息的途径更为丰富、消费行为更加成熟精明,消费品价格信息将变得更加透明,大众群体的高性价比需求成为长期发展趋势。为此,纺织服装从业者要把产品开发和营销重点放在高性价比产品上来,从而在短期内迅速积累人气,抢占细分领域市场。

二是创新营销模式,强化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一方面,纺织服装制造企业要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探索C2M模式,将自身供应链直接与消费者有效衔接,做好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实现生产制造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另一方面,要注重社交媒体、移动消费给产品营销模式带来的变革影响,通过各类社交平台针对特定人群发布内容,深度挖掘产品定位、场景体验、穿搭用途,塑造和提升产品价值。此外,要注重优化购物中心、专营店等实体店铺网络,在中小型新潮商业区、创业集聚区、生活社区等区域培育社区销售业态,为消费者提供店内体验及本土化产品组合。

(三)以高水平开放巩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在这方面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开拓和产业投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一体化仍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这将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开拓非美国市场的出口潜力提供机遇。为此,一方面要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将传统纺织服装贸易转变为数字纺织服装贸易,促进更多纺织服装成品开拓非洲、东盟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另一方面,要统筹和引导国内企业加大对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纺织服装业投资,加大对相关国家的纺织服装中间品出口,促进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链之间的贸易往来与合作。

二是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启动的机遇,进一步扩大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按照相关国家的共同声明,RCEP预期于2020年正式签署。RCEP的启动虽然在短期内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会带来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自贸区关税优惠来开拓亚太市场,还可以推动重点企业“走出去,在海外科学合理地投资,充分发挥自身规模及产业链优势,有效规避我国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贸易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劣势。特别是通过RCEP倒逼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进一步扩大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是稳住国内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性纺织服装产业链集群。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业在东部地市和部分中部地市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13 〕,并在逐步向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以及部分西部地区转移 〔14 〕,且全产业链建设趋势渐强。麦肯锡研究表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但却减緩了相关产业从中国外迁的趋势,这是因为我国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使得原材料、劳动力等产业要素的获取更加不易受到干扰,并能实现更好的成本管控,这对于国际纺织服装企业度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行业寒冬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求,下一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应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性产业链集群作为重点,打造区域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共同体。为此,一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以及不断扩大的产业外迁风险,我国必须要充分挖掘和释放内需市场潜力,避免以国内市场为主导以及部分外贸转内需企业最终因内需不足而发生产业转移或者生产线裁撤,从而影响到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链的完整性;二是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上大中小企业联动与融通,形成专业分工体系和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系统;三是要按照市场规律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稳妥推进市场主体出清,加大国际先进技术、项目和人才引进力度,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性纺织服装产业链集群,为巩固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提供重要支撑。

(四)探索形成以文化为引领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新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业要以民族特色文化和流行时尚文化作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个性标签,促进纺织工艺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要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元素的发掘与研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行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发布从色彩、纤维、面料到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产品的流行趋势,打造全产业链的“大时尚”,在时尚领域体现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升纺织服装业的综合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程惠芳,余 杨.走出去战略与中国纺织服装业〔J〕.国际贸易问题,2005(05):83-86.

〔2〕Lin S H.Review of U.S.Apparel and Textile Imports From China and Three Other Regions,1995-2006〔J〕.Chinese Business Review,2018(01):16-32.

〔3〕卓 贤,黄 金.高工资会导致制造业外迁吗——关于劳动成本、产业链和产业外迁的关系研究〔EB/OL〕.http://www.drc.gov.cn/old//xscg/20191120/182-224-2899842.htm.

〔4〕Shen L.2019 Fashion Industry Benchmarking Study〔R〕.United States Fashion Industry Association,2019.

〔5〕卓 贤,黄 金,王之龙.中美经贸摩擦下的产业转移新趋势及应对举措〔EB/OL〕.http://d.drcnet.com.cn/eDRCNet.Common.Web/DocDetail.aspx?DocID=5624785&leafid=21199&chnid=1002.

〔6〕郝 杰.埃及,中国纺织业海外布局新空间〔J〕.纺织服装周刊,2019(01):16.

〔7〕Berg A,Haug L,Hedrich S.Time for Change:How to use the crisis to make fashion sourcing more agile and sustainable〔R〕.Mckinsey & company,2020.

〔8〕Shen L.Patterns of U.S.Textile and Apparel Imports (updated February 2020)〔EB/OL〕.https://shenglufashion.com/2020/02/16/patterns-of-u-s-textile-and-apparel-imports-updated-february-2020/.

〔9〕詹小琦.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纺织服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02):20-23.

〔10〕易莉莉.人工智能与服装设计的融合模式及其要求〔J〕.毛纺科技,2017(10):81-85.

〔11〕孙瑞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推进中国纺织强国建设〔EB/OL〕.http://www.xinhuanet.com/fashion/2018-01/15/c_1122261396.htm.

〔12〕刘世锦.从去产能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N〕.人民政协报,2016-07-26(05).

〔13〕吴爱芝,孙铁山,李国平.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区域转移〔J〕.地理学报,2013(06):775-790.

〔14〕Ruan J,Zhang X.“Flying geese” in China:The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s pattern of migration〔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14(34):79-91.

责任编辑 于晓媛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