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

2020-12-23 01:59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11期

思想

城市是疫后恢复和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

《2020年世界城市报告》联合国人居署2020年10月31日

(World Cities Report 2020)

经过精心规划、管理和融资的城市可以在经济、社会、环境和其他不可量化的领域创造价值,城市化可以用于与贫困、不平等、失业、气候变化和其他紧迫的全球挑战作斗争。例如通过提供可以缩短时间并减少交通拥堵的出行选择,提高具有生产力的就业;当城市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建设步行空间,可以带来环境价值。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创造环境,为地方政府提供权能以增加收入,规范土地使用,规划城市发展,限制城市扩张和缓解人满为患的住房条件。地方政府也应该通过增加收入,以改进市政服务和公共空间。

中国投资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类基金具备吸引力

《全球投资者研究报告2020》施罗德投资2020年10月20日

(Global Investor Study)

有48%的中国投资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类基金具备吸引力,原因是其能够提供更高的回报,这一数据高于全球(42%)、亚洲(44%)的整体比例。同时,56%的中国投资者偏好可持续发展类基金是因为这类产品能带来更广泛的环境影响;45%则是基于其个人的社会原则。中国投资者相信自己能通过投资为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贡献,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投资者(66%)在可持续发展类基金与没有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基金之间会选择投资前者,有关比例比全球(47%)、亚洲(49%)要高。

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妇女不足50%

《2020年世界妇女:趋势和数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20年10月20日

(The World's Women 2020 Trends and Statistics)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妇女的生活在教育和早婚、生育和产妇死亡率等许多领域得到了改善,针对妇女的歧视态度也在慢慢改变。然而,由于过重的无偿家务和护理工作,2020年,只有47%的处于工作年龄的妇女参加了劳动力市场。在平等发声方面,女性远不及男性。而且,在世界各地,妇女仍然遭受各种形式的暴力和有害习俗的侵害。总体而言,目前的进展远未达到1995年各国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上所做的承诺。此外,新冠大流行正在打乱实现性别平等的努力,并有可能逆转过去几十年来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

中国纺织经济转型的五大目标

《循环时尚:中国新纺织经济展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兰精集团2020年10月23日

中国自“十一五”期间开始大力推动循环经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循环转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并初步形成了自身循环发展的基本特征。原材料结构优化、制造环节资源利用率提升、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是行业循环实践的三大重点领域。报告提出了中国新纺织经济愿景,以及转型的五大目标建议:进一步优化原材料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转向基于循环经济原则的纺织品设计;进一步提升制造过程的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商业模式,扩大绿色消费;促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提质升级。

欧美日出口的二手车多是污染型车辆

《二手车与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0年10月26日

(USED VEHICLES AND THE ENVIRONMENT)

2015年至2018年间,全球共计出口了1400万辆二手轻型汽车,其中80%流向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但是,这些车辆通常质量低劣,不仅导致空气污染恶化,还会阻碍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缺乏有效的标准和法规,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必须停止出口劣质车辆的行为,而进口国应引入更严格的质量标准。环境署在联合国道路安全信托基金及其他机构的支持下,发起了一项新倡议,致力于引入最低二手车标准。目前,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加纳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已经制定了最低质量标准。

六方面行动提高全球教育性别平等

《新的一代:教育性别平等的25年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10月12日

(A NEW GENERATION: 25 YEARS OF EFFORTS FOR 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

全球大学女性录取人数从1995年的3800万增长到2018年的1.16亿,女性毛入学率从15%增长到41%。然而,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性别平等问题上仍面临巨大挑战。报告建议,应从六大方面采取行动:一是消除在教育入学率、参与度、完成率方面的性别差异。二是支持已生育女性接受教育。三是打破消极的性别刻板印象。四是所有课程和教科书必须客观地呈现女性形象。五是让学生接受全面的性别教育,通过增进对性别身份的理解与尊重,减少性别暴力。六是鼓励更多女性走上领导岗位。

拍卖新形式助推资源优化配置

10月12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Milgrom)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获得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奖委员会在陈述颁奖理由时指出,两位学者完善了拍卖理论,并发明了拍卖的“新形式”。除了为买方或卖方确定最佳价格外,他们还帮助拍卖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并鼓励建立一种制度,将重要的货物和服务授予最有能力使用或管理它们的竞买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米尔格罗姆和威尔逊目前正在探索如何应用拍卖设计来应对新冠肺炎病毒带来的一些挑战,特别是稀缺医疗用品的分配,如个人防護设备和呼吸器。

小米未来10年坚定不移地走全球化道路

10月14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接受媒体采访

过去10年里,小米将营收做到超2000亿元,并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22位。雷军表示,面对未来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开启更热血沸腾的十年,小米确定了3条发展原则。第一,要“死磕”中国区,把中国业务做好,推动整个中国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要坚定不移地全球化。我们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在欧洲排到第1名,这将证明小米在发达国家也能取得全球化的成功。第三,要追求全球化中的本地化。

抗疫战场上的“粮食英雄”

10月16日,李志方获得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颁发的“粮食英雄”

“粮食英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75年历史中首次设立的奖项,旨在嘉奖新冠肺炎疫情中,将食物从农场运到餐桌的普通人,44岁的的李志方是唯一获奖的中国人。李志方是湖北省武汉市强鑫蔬菜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疫情期间,李志方和他的团队每日配送多达1300包蔬菜,每包十五六斤,一车下来将近5噸。女儿担心他的安全,劝他别再这么工作了。李志方说:“冲锋号吹响了,总要有人上。”

中国五部门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10月20日,人社部等五部门组织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从2020年至2022年,培养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次以上,并在全国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六部门支持民企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

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从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完善资源要素保障、着力解决融资难等方面提出38条举措。

五部门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

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投资、金融、产业、能源和环境等各领域政策协同高效推进,气候投融资政策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综合示范、项目开发、机构响应、广泛参与的系统布局。

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明确未来五年路线图

10月16日,国家邮政局宣布将制定出台邮政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明确未来五年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塑料污染治理是突出任务。截至2020年8月底,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68.5%,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87.2%,新增3.5万个设置标准包装回收箱的邮政快递网点。

欧委会发布欧盟化学品可持续战略

10月14日,欧委会发布欧盟化学品可持续战略,该战略是欧盟朝着实现无毒环境和零污染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新战略旨在更好保护公民和环境,促进安全和可持续的化学品创新。

南非发布“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者地图”

10月1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南非代表处发布“南非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者地图”,列举了南非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商业机遇,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保健和农业四大优先领域的30个投资机会,称有关设想符合南非国家发展计划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日韩宣布将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10月26日,日本新任首相菅义伟在临时国会发表上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说,宣布日本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就实现“零碳社会”给出具体的时间表。28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同样提出,将力争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韩国政府2021年将投资2.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2亿元),以促进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以燃煤为基础的发电结构,另外还将在电动汽车充电站方面投资4.3万亿韩元。

英国发布首个可持续投资管理国家规范

10月28日,英国标准协会(BSI)发布了首个基于英国的可持续投资管理标准,名为“PAS 7341负责任和可持续投资管理-规范”,是BSI可持续金融标准化计划的里程碑。该标准涉及五个关键要素:治理和文化、战略一致性、投资流程、投资者权利和责任以及透明度。

新西兰组成联合政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

10月31日,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与新西兰绿党达成合作协议,阿德恩所属的新西兰工党将与绿党一起组建联合政府。两党将在气候变化、环境、儿童福利与边缘化社群事务上展开合作。

汇丰计划2050年前实现所有客户净零碳排放

10月9日,汇丰宣布将在2030年之前向客户提供7500亿至1万亿美元的融资和投资,帮助所有行业的客户降低碳排放。另外,汇丰计划不迟于2050年实现《巴黎协定》净零碳排放的目标,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自身营运和供应链净零碳排放的目标。

植物医生与UNDP签署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10月15日,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备忘录暨赠款协议》。双方将邀请专家组撰写实施标准方案,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和新方法, 将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行为标准化。

海航全面启动海南出港禁塑航班

10月19日,海南航空联合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禁塑启航”空地主题活动,宣布海南航空已于9月29日起率先在海南出港的国内航班上全面替换禁塑名录范围内的产品,预计将每年投入逾400万元人民币,每年减塑约156吨,提前于禁塑法规要求63天,成为全国首家执行海南禁塑法规的航空公司。

厦航SDGs城市穿越赛两场赛事开跑

11月1日、15日,2020“联合梦想 一鹭奔跑”厦门航空SDGs城市穿越赛先后在长沙、重庆鸣笛开跑。两场城市穿越之旅共吸引420支队伍近1800名选手参与。参赛者通过五谷杂粮识别、消防逃生体验、垃圾分类考核等新颖、有趣的体验项目闯关积分,深入了解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涵。这也是厦航继联合梦想主题航班后,为支持可持续发展量身策划的又一主题公益活动。

汤臣倍健千万元关注婴幼儿喂养

10月26日,汤臣倍健宣布将捐助逾1000万元人民币,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0至2022年在中国关于强化婴幼儿喂养实践及社会政策环境的有关项目。以改善支持性社会和政策环境、强化卫生服务人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加强喂养进展、效果监测等四个方面,进而保证全社会营养支持的公平可及。

全球肉类生产巨头将使用区块链保护亚马孙

10月20日,全球肉类生产巨头巴西JBS公司宣布推行携手保护亚马孙计划,旨在促进亚马孙生物群落的保护和发展,并与业界互动,提出超越其价值链的行动措施。该计划涵盖了气候变化问题,这是JBS在2019年提出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优先事项。

WWF发布中国首套海洋环境教育课程

10月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联合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共同发布了国内首套海洋环境教育课程《守护蔚蓝》,旨在提升公众对海洋的认知、正确看待海洋面临的威胁和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并进一步参与到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动中。

世界粮食计划署获得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

10月9日,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奖项被授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以表彰其“在对抗饥饿问题上所做的努力,为改善遭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所作的贡献,以及其在防止将饥饿问题作为战争和冲突的武器方面,发挥的推动作用”。

长三角生态环保产业链联盟成立

11月3日,长三角生态环保产业链联盟在江苏盐城正式成立。联盟首批理事成员单位共43家,江苏省环保集团担任联盟理事长单位。联盟将对标世界一流产业链联盟,以创新为引领,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为抓手,着力提升长三角环保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