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23 09:33贺慧荣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微课英语教学

【摘要】本文就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微课这一新的教学形式的产生发展、特点和制作方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微课;大学英语;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贺慧荣(1979-),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我们的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近年出现和发展出了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来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微课即是其中一种,因为其简单的制作技术、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数量类型、广泛的应用场景、灵活的使用方式、良好的效果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学校的课程教学上。尤其在2020年初,因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的影响,学生不能如期开学,国家提出网上教学,让同学们在做好隔离的同时,不耽误自己的学业进程。于是多媒体技术条件下的微课教学,成为“停课不停学”的网上教学手段,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居家学习的重要教学方法。在这一场疫情教学中,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在线教学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而微课作为在线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也重新被广大的教学工作者重视起来。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也在此期间对于如何制作有质量有效果的微课,如何让微课更好地为我们的在线教学服务,做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二、微课的产生及发展

微课,在英文里称为“Micro–Course ”,指微型课。以美国北爱荷华大学教授Leroy A.Mcgre于1993年所提出的60-second Course(60秒课程)和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the One Minute Lecture  (1分钟演讲)为代表的微型教学模式是微课的雏形 。2007年, 萨尔曼·可汗 (Salman Khan) 创立了著名的可汗学院 (Khan Academy) 。萨尔曼·可汗大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同时主修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可汗最初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等方式帮助他的表妹解决数学学习上的难题,在给表妹辅导的过程中,可汗萌生了想要帮助更多人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的想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可汗每次把学习内容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 放在YouTube上给大家分享。至此, 微课正式诞生并逐渐受到广大教育人士的青睐。国内最早是胡铁生老师于2011年正式提出来微课的概念,他给微课的定义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科目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制作的一种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它具有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特点。2012年全国中小学高校微课大赛启动,之后我国的微课发展呈井喷之势,相关新闻、论文、研讨培训、作品呈指数增长。随着各个学校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教学云平台的建立,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逐渐地走入校园走进课堂。

三、微课的特点及制作

根据胡铁生老师对于微课的定义,结合李玉平、黎加厚、郑小军等其他学者的观点,在教学中,我们将微课定义为:可满足学生即时学习需求,在5—10分钟左右时间内运用多媒体技术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解读教材、精解题型、归纳考点或传授方法和教学经验,内容灵活,不一而足。微课的制作门槛低,呈现形式丰富,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此外,微课的兼容性强、传播快,可在手机、PAD、PC等多终端观看,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归纳起来,微课具有如下特点:1.为了符合碎片化学习需求,微课以知识点为单元;2.为了保证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集中,微课要求时间要足够短; 3.微课围绕着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突破,针对性强;4.随时可以播放观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5.容量小,便于教师和学生快速交流传播;6.对于自主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一对一的学习场景;7. 呈现了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8、制作简便,在以实用为宗旨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根据微课的特点,我们在制作微课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构建一对一辅导的场景感,让学生看着微课,就像请了一位老师坐在旁边,给学生一对一辅导一样。录制微课时语言要生动简洁、态度要亲切诚恳。2.课件的内容是微课的中心所在,让学生有限的注意力回归内容本身。在微课中,学生更想看的是显示设备的屏幕和课件内容,把跟其无关的“杂乱信息”去除掉。3.微课内容要短小精悍,微课有很强的针对性,一定要先找对问题再制作微课,问题不能过大,仅仅是一个知识点,过程务必要简短,不能做的又臭又长。5分钟在心理学上是瞬间记忆的最佳长度。

此外,在微课的制作方法上,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四种:1.拍摄式微课,即使用DV、相机或手机自主拍摄出教学过程;2.录屏式微课,即在电脑中加装一个录屏软件,将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的讲解、分析和演示过程全部记录下来;3.软件输出式微课,即使用一些常用的编辑软件 Flash、PPT、Moviemaker、会声会影等,进行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教学视频短片;4.混合式(富媒體式)微课,即视频的制作不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通过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进行二次制作、编辑和合成。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条件,选择任意一种方式制作自己的微课。

四、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任何语言都离不开它的语言环境,非英语母语人群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就是英语语言大环境的缺失。国际语言学家伯纳德·斯波斯基教授曾经说过:“不管语言学习者的背景是什么,包括他们的天资、语言习得机制、态度、以前的知识以及过去接触的语言和语言学习经历,他们的学习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所学语言的接触量和内容”。因此,

真实的语言大环境以及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下生活和学习,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是必要的。而微课以其传播声音、画面、文字、图片的媒介形式以及播放灵活的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创设出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给予语言学习者充分的语言输入,这恰恰可以弥补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少、课堂教学输入量不足的缺点。下面笔者以《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二册第四单元“30 Days Without the Internet——A Self-Experiment”为例谈谈如何将微课应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当中。

笔者在设计大学英语教学的微课时遵循应用语言学家Paul Nation提出的四缕线原则(principle of four strands),即一个设计得当的语言课程应当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聚焦语义的输入(meaning-focused input)、聚焦语义的输出(meaning-focused output)、聚焦语言知识的学习(language-focused learning)和流利练习(fluency development),同时这四项活动内容应当占有大致相同的课程时间比例。在此原则的指导下,笔者把本单元课文内容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来设计微课。首先,课前部分,主要聚焦语义的输入,笔者采用录屏的形式以三个问题开始:1.what do you usually use the Internet for?(你通常利用互联网做些什么?)  2.what does the internet bring to your life?(互联网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what' s your attitude toward the internet?(你对互联网持有什么态度?)要求学生从自身角度思考互联网给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带领学生进入本单元的主题“互联网”当中。鉴于学生背景知识以及和互联网相关词汇的缺乏,请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笔者在微课中以exploration 的形式从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et(互联网的简要介绍)、the influence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fe(互联网对我们生活对影响)、the right way to deal with the internet(对待互联网对正确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语汇输入和思维引导,最后以课文里的相关内容即没有互联网我们其实还可以做些什么来鼓励同学们也应该适当放下手机离开网络去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至此完成单元内容的课前导入。此微课以提出问题开始,授课当中采用图片,歌曲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适当地使用对“internet”的头脑风暴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层层递进,在看似轻松的氛围当中实现课前微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学习了解文章内容及背景知识,扩充跟文章主题相关的词汇。其次,课中部分,主要聚焦语义的输出和语言知识的学习,为了引导学生对课前所学内容进行输出,笔者提前选择了两位口语较好的同学,请他们就课前导入的三个问题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分别表达自己的观点,录制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作为其他同学课堂参与表达输出的参照。此外,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对于文章中出现的重点结构“the more, … the more…”句型的使用和拓展,笔者也从网络资源中选取了小视频作为微课在课堂上观看学习。在课堂上使用微课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老师的重复劳动,让老师的精力集中在对学生具体的启发和引导上。最后,课后部分,微课的设计制作主要着眼于流利练习,作者结合单元内容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设计配套练习投放于学校的教学云平台上,要求学生在课后打卡完成,比如有课文的朗读,单词造句,应用文写作等等。通过课后微课的练习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也使每个单元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五、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微课的应用大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在使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微课的内容及表现形式,丰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期待微课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突破性的改变,也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邓新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微课设计[J].巢湖学院学报,NO.5, VOL.17,2015.

[2]郑树棠,周国强.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版)读写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3]胡鐵生,胡永春.微课制作方法与技术[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4]周俊敏.以四缕线原则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J].戏剧之家, 2019(22).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微课英语教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