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的相互转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23 09:33肖雪肖文辉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复杂性转化

肖雪 肖文辉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很复杂很独特的学生群体。其复杂性和独特性给教材的选用和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提出了教学难题。为解决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教学难题,本文探索了输入输出的相互转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高职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教学难题,接着概述了输入输出理论的内涵,进而探索了怎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现输入输出的转化。

【关键词】复杂性;教学难题;输入输出理论;转化;高职英语教学

【Abstract】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 very complicated and unique group of students, which caused problems in selecting textbooks and choocing tes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tual transformation of input and output theory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mplexity and unique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difficulties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n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language  input-output theory, then it explores how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put and output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complexity; teaching problems; input-output theory; transformatio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作者简介】肖雪,肖文辉,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高职英语院校学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生源上。高职英语院校学生的生源主要有:普通高考、中职推优、分类招生、中职单报高职。换而言之,从其生源表面结构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即是由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构成。中职学生的毕业证虽然在学历水平上等同于高中生的高中毕业证,但就二者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过程来说,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高中毕业生高考的英语成绩哪怕才二三十分,都比中职毕业生基础扎实、语言综合能力高。中职中专属于9+3义务教育,学生不需要参加中考,初中畢业可直接进入中职中专学习,学生大多基础薄弱、自我约束力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不浓。且根据《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中职英语课只开设1年,即使3年后他们拿到了中职毕业证,但其英语水平仍停留在初中生水平,而且是比较差的一类初中生水平。所以,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水平来看,高职生是由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构成,一个高职班学生的原有英语水平是由初中英语水平和高中英语水平两种差距很大的英语水平构成。

二、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教学难题

高职生生源复杂、英语水平差距大,这给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教学难题,如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的采取等。同一个班不可能采用两本不同的教材,但一个班学生的原有英语水平差距如此之大,同一本教材对一部分学生可能刚刚合适,但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太难或者太简单。如何弥补同一个班学生原有英语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如何调节教材的难易度?如何解决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教学难题?因此,研究输入输出理论相互转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三、输入输出理论的内涵

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input hypothesis”(语言输入说)对外语教学界带来了广泛的影响。Krashen指出输入须是可理解的,输入的语言不能太难或者太简单。如果输入的语言材料太难,学习者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词、句型结构的理解上,而失去了语言交流的意义。如果输入的语言材料太简单,学习者会认为知识已掌握而不想再学,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Krashen提出了输入的i+1原则。i指的是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指的是学习者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语言水平。

语言学家Swain提出的“output hypothesis”(语言输出说)语言的习得具有四大功能:注意功能、检测假设功能、元语言功能和增强流利性功能。

四、怎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现输入输出的转化

以《新编实用英语基础教程》第四版教材为例,以真实的教学案例进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实现输入输出的转化。

1.怎样在口语教学中实现输入输出的转化。口语属于语言习得的输出技能,但在英语课上不应只有语言的输出。以《新编实用英语基础教程》第四版Unit1 “Greeting and Introducing People”的口语部分为例。这部分的常用句型及表达都是诸如: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 How are things with you? What' s your name? 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Please tell me your first and last name,之类非常简单的句子。这类句子对于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学生来说可能刚刚好,但对于具有高中英语水平的学生来说,他们看到这类句子的第一眼就会觉得太简单了而不想学。但其实他们的基础不牢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听力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就可以通过把口语这一输出技能向输入转化,把这些简单的句子以听力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调节课文的难度,给学生提供合适的i+1。转化的具体步骤:听力输入→背诵输入→口语输出

2.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输入输出的转化。阅读属于语言习得的输入技能,但在英语课上不应只有语言的输入。阅读教学过程中输入输出的转化步骤:单词输入→听力输入(带着问题听,引起注意)→回答问题(输出)→阅读课文(输入)→完成练习(输出)→解析课文、答案(输入)→概括文章大意(输出)→作文(输出)。

以《新编实用英语基础教程》第四版Unit5“Talking About the Past and Future”section III Enjoying Reading部分的真实教学为例。为了让高职生生源复杂、高职生原有英语水平是由初中英语水平和高中英语水平两种差距很大的英语水平构成给高职英语教学提出的教学难题更具直观性,下面将直接引用教材的内容。

Passage A Close to Nature in Autumn

Autumn is coming soon. The weather will be very nice in this golden season. The sky and the sea will be clear and blue. People like to be close to nature at weekends. Some will go to the countryside. At this harvest time, they can pick apples on the farm. Others like to go to the beach. They will enjoy a picnic there. The water will be a little bit too cold for swimming, but ball games on the fine sands will be very pleasant.

從上面的课文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篇幅非常短小,只有大概九十几个字;句型结构简单、词汇简单,只相当于初一、初二的英语水平。具有高中英语水平的高职生一看到这篇文章时就不想学,觉得没有挑战性,失去了内在学习动机。但是这篇课文对于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高职生来说就刚好合适。如何给具有高中英语水平的高职生提供合适的i+1?如何弥补同一个班学生原有英语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就需要教师灵活的采用教学方法、通过输入输出的相互转化,灵活地调整教材的难易度。该阅读教学过程中输入输出的相互转化的具体步骤。

步骤1   单词输入。

首先把课文中的重点单词、词组以PPT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简单讲解词意和带学生读。如: autumn 秋天,golden season金黄色的季节,clear 晴朗的清楚的,nature 大自然,at weekends周末,harvest time收获的季节,pick apples摘苹果,on the farm 在农场,picnic野餐,fine 细小的。

步骤2   听力输入。

学生把书关上,把即将要学的课文听一遍。在听的时候找到两个问题的答案,带着问题听。问题一:How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in this gold season?问题二:What do people want to do and what can they do in such a season?

步骤3  回答问题(输出)

学生回答听力前的两个问题。

步骤4  阅读课文(输入)

学生阅读刚刚听过的课文。通过前面的听力输入环节和回答问题(输出)环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课文的可理解输入。

步骤5  完成练习(输出)

学生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一、练习二。

步骤6 解析课文、答案(输入)

教师讲解课文、解析答案。

步骤7  概括文章大意(输出)

学生用英语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和重述课文。

步骤8 作文(输出)

学生课后仿照这篇课文写一篇英语作文,题目有:Close to Nature in Spring, Close to Nature in Winter, Close to Nature in Summer.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

3.怎样在听力教学中实现输入输出的转化。听力属于语言习得的输入技能,但在英语课上不应只有语言的输入。听力教学过程中输入输出的转化步骤:听力输入→练习输出→翻译输出→答案解析输入→听力输入。

高职班学生的原有英语水平由初中英语水平和高中英语水平两种差距很大的英语水平构成,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输入输出的相互转化,灵活地调整教材的难易度、采用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合适的i+1。

参考文献:

[1]董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下的大学外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7.

[2]《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编写组.新编实用英语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0.

[3]《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编写组.新编实用英语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复杂性转化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原声电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分析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