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景教学法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施报告

2020-12-23 09:33朱怡孙婷芳祝彤琦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素养

朱怡 孙婷芳 祝彤琦

【摘要】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为契机,以“健康中国”为教学实施案例,介绍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高职英语课堂

【作者簡介】朱怡(1981.12.10-),汉族,江苏无锡人,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孙婷芳,祝彤琦,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为契机,本文以“健康中国”为教学案例,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要手段,从模拟生活场景到职业场景,展开词汇、听说、读写及综合生活技能训练,并着力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学习所应具备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根据2020年教育部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本教学案例选择江苏教育出版社、凤凰职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英语第一册,整合并重构第3单元“What Do We Eat Today?”《今天我们吃什么?》和第7单元 “I Feel Sick...”《我生病了》的内容,以“健康中国”为主题,展开词汇、听说、读写及综合生活技能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与生病、就医、饮食、健康宣教等有关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关话题展开英语对话、思考,并着力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学习所应具备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根据课程标准和本校人才培养方案,计划授课课时12课时。

2.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我校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根据2019年学校颁布的《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要培养具有为公共卫生事业服务的世界观,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底蕴,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而英语课程作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不仅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职业能力和文化意识,为今后的就业、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他们学习国外先进的知识、技术和进行国际交流创造条件。

本课题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整合并重构了两个单元sick(生病)和food(食物)的内容,让护理专业的学生了解中西方医疗体系的差异、营养与膳食的知识,能够与病人就诊疗、健康知识宣讲、营养与膳食等话题进行口语沟通,并能阅读相关的医学文章,撰写医学报告等。

3. 教学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职场语言沟通目标。通过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PBL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提升学习效能、发展英语素养;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职业认同感,提升文化及职业素养。

(2)思维差异感知。通过视频、阅读资料,了解中西方医疗文化差异、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并能写简单的医疗记录和关于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的短文。

(3)跨文化理解。在了解中西方在医疗、饮食领域的文化差异后,对中华文化中的中医学、中国饮食、“健康中国2030”等话题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多元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

(4)自主学习。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设计健康宣传海报、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撰写健康饮食报告并进行陈述展示,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律、自觉的学习习惯,促进语言学习与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策略

1. 教学理念。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课堂以“在做中学,服务学生成长”为基本教学理念,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另外,秉承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按照课堂思政的要求,不忘“立德树人”之教育初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2. 教学组织。根据学情分析,学生对“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感兴趣,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创设英语学习的情境、设计不同形式的任务、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分小组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的。

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PBL教学法等方法,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综合学科素养的养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及教学评价,借助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室进行实践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堂实施

根据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英语课标,本课题由2个单元组成,一个单元需6课时,每次授课2课时(80分钟),共6次课。各课时之间以情景为线索,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前后相互铺垫呼应。

教学内容:以“健康中国”为主题,以情境教学法为主要手段,将两个单元的内容分解为若干情境,整合为六个模块:发现健康问题——模拟就医——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模拟就餐——健康宣讲;从生活场景到职业场景,层层铺垫,过渡自然。

第一模块:听说课。在听前,教师创设人物Sandy贯穿整个话题——美国交流生Sandy通过微视频向同学们介绍美国的看病流程,但是Sandy今天却没来上课。当创设的学习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相关联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听中,请同学们根据以往知识向Sandy询问身体状况,由此学习听力材料A和B。教师创设的Sandy生病就医情境,能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及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看、听、说等行动,体验、感知、领悟知识,生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听后,Sandy和Tom看病归来,想对中国医护人员有进一步的了解,同学们和Sandy讨论社会热点话题:抗击新冠病毒。教师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话题,从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抗击新冠疫情,设置与学生未来职业息息相关的职业情境,以唤起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二模块:生活技能与语言运用。教师创设情境:Sandy和Tom相约去医院体检,护士引导并帮助其完成各体检项目。教师利用学校实训室,进行護士职业情境模拟和职业规划汇报,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做中学”,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巩固。

第三模块:读写课。课前,教师布置任务:Sandy参加“健康中国”在线测验,并赢得奖励,由此导入本课内容:A Long and Healthy Life。课中,Sandy和大家一起学习日本人长寿的秘诀。同学们与Sandy一起设计健康宣传海报,参与“健康中国行动”。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网络等手段,设计英语游戏、讨论和健康宣讲等实践活动,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建构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身份,通过置身于真实的学习情境,能够把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实现教学的共鸣。

第四模块:听说课。在听前,美国交流生Sandy想多方位了解“健康中国”理念中的健康饮食话题,与同学们观看了视频“食物金字塔”。教师通过设计与热点话题“新冠病毒”相关的视频《拒吃野味》来唤起学生对本单元主题“健康饮食”的兴趣,并通过视频、图片、课件等直观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听中,午餐时间到了,Sandy和Billy到学校餐厅就餐引出听力材料A和B。教师通过创设学校食堂就餐和在外点餐两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场境”中学习,通过大量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与技能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在听后,Sandy打算在回美国后做些中国家常菜邀请父母品尝。为Sandy拍摄其中一道“番茄蛋汤”的制作过程。教师通过布置拍摄任务,激发学生对于食物学习的兴趣,促进对饮食的了解,并有意识地去探究中国的饮食文化。

第五模块:读写课。课前,Sandy对中餐赞不绝口,并自己制作了一道“番茄蛋汤”,他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在课中,最近在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时,Sandy读到一篇关于中国肥胖现状调查的文章。他想询问并了解班级同学们的日常饮食习惯。由于同学们存在不良的日常饮食习惯,Sandy推荐大家阅读一篇相关文章:French Women Don' t Get Fat。教师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鼓励学生拍摄并分享Vlog、发送电子邮件,通过良好情境的创设及任务的层层分解,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第六模块:生活技能及语言运用。教师创设情境:Sara从《法国女人不会胖》这一文章中受到启发,决定践行“健康中国2030”关于食材种类多样性原则,自制蛋蔬三明治作为早餐。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使其获得直接的情感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还要激励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说,也就是用亲身经历,去感悟英语知识的作用与价值。

四、教学反思

1. 特色亮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情境、布置任务、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英语学习的情境之中,并亲身感受到学习英语的轻松与快乐。

将文化课和专业课有效融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并始终贯彻“课堂思政”,引导学生了解“健康中国”,践行“健康中国行动”。

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学习通”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疫情期间做到“停课不停学”;复课后延续信息化平台的优点,布置线上课前预习、课中评价、课后反馈等任务,建构良性教学生态系统,提高课堂效率。

2. 不足改进。在实施在线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的稳定性、平台的适用性、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管理,与学生的在线互动沟通等。另外优质在线教学资源的制作也要占据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布置的一些任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完成较为困难,应根据学情,分层布置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评价方面,应使用更生动有效的语言、更多样化的手段,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崔晓晴.高师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新英语课程标准视角[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5.

[2]张竞波.基于“练学思拓”能力训练模式的课程教学实施报告[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0.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