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英语阅读任务设计的关系与策略

2020-12-23 09:33韩一鸣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学习共同体初中英语

【摘要】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组成的团体,他们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信息共享、交流互动,协力完成各项复杂任务,凝聚智慧去共同迎接极具难度的学习挑战,以求合力达成某项学习目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力发展与生成学习共同体能够为学生们的阅读学习带来多重收益,而本文的研究重点也在于此,由教师精心设计能驱动学生主体性、互动性与发展性的阅读任务来促使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让学生在智慧凝聚、思维交互的共同体氛围中,逐步练就必备的阅读能力及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共同体;阅读任务;高阶思维

【作者简介】韩一鸣,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中学。

学习共同体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推行主要是为了健全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品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可设计一些复杂性、开放性与真实性的任务来充当教学载体,由自身以助学者角色组织并激励学生们展开密切的交流与互动,而学生则能作为课堂唯一的中心主体,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与同伴分解共同的学习任务,展开密切的人际沟通,并且交互高阶思维与能力来执行学习任务,又或是分享与评判学习成果,最终共同完成任务而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鉴于此,本文将研究并设计一些切实、可行且具有发展性的阅读任务来促使学习共同体更好地运行与发展,以求能带给学生充实的阅读体验与收获。

一、浅析学习共同体与英语阅读任务教学的关系

学习共同体的生成需要生生乃至师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尤其是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共享、评判以及对复杂阅读问题的合力处理等。而任务教学法所具有的教学主张与这些共同体的教学思路相一致,任务教法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以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以及合作的方式参与学习过程,使之能感受并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水平。这样看来,无论是学习共同体教学形式还是任务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师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的课堂地位,然后极力促进学生间的密切交流与互动,来驱动其共同历经学习过程、合力完成学习任务并协同解决复杂问题,以此凝聚各方智慧、交互高阶思维及能力来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以及效益的最优化。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使之相互促进:

1.建立合作完成任务的共同体愿景(从共同体建设的层面表述)。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共同落实这两者来寻求彼此间的促进,以便为学生构建高效阅读课堂。对此,教师可以按照课时教学要求及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育需求综合设定一些复杂性、开放性与真实性的阅读任务,这样有助于学习共同体良好的生成与构建,而在学习共同体运行中学生也能更快捷、高效地完成这些任务而获取充沛学习效益。

2.通过共同体的互动协作完成复杂任务。设计复杂性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在组内分解任务、交流学习资源与信息、共享学习成果或进行思维与能力互动来全面执行学习任务,共同攀升目标。这一系列的任务执行行为能落实共同体所具有的“同伴互动性与协作性”原则,能驱动学生互结同同伴、互相协作,并在共同体下凝聚智慧来提升任务执行效率。

3.通过共同体的分享交流完成开放任务。开放性任务更容易出现生成点与创新点,在开放性阅读任务执行中,学生们不仅要交互能力来彼此协作,还要交互思维与情感来针对争议性话题展开综合探讨。这样的任务执行方式同样能促进共同体更好地生成,让学生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虚心改进自身想法,以此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来提高共同体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与此同时,学生也能从多方角度强化对阅读争议话题的认知,以确保任务执行的最终效果。

二、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英语阅读任务设计策略

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初步生成并且稳定发展共同体模式,通过设计一些复杂性、开放性与真实性的阅读任务,来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素养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协同发展,并形成了以下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英语阅读任务设计策略。

1.合力执行任务,培养实用阅读能力。在学习共同体落实与推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计一些执行力较强的学习任务,以此焕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意识,并督促其在学习过程中与同伴进行密切的交流、协作或经验的分享,从而共同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来获取充沛的效益以及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这样,学生才能够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投入于后续阅读学习或者任务执行中,以谋取更大的学习效益。

如在江苏牛津译林版八年级“Seasons”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参照,要求学生输出一份有关本节课“Seasons”主题的思维导图学习报告,以此作为学生们对本课课文内容的探索成果,将其对一年四季的了解全面体现在导图之上,并能对四季的不同情况加以有效区分。这一项任务能训练学生基本的阅读分析、分类、缩减、总结及概括等能力,同时还可助其探知本单元课文的潜在结构、脉络,强化其对课文内容的切实化理解效果。

针对这一项任务,教师可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初步的学习共同体,合力探究完成。

执行这项任务时,为了能全面训练到每个学生个体的阅读能力及思维,那么各组针对任务的执行过程必须历经“自主”与“合作”两个环节,这样才能确保成员共同执行的是一项任务,而这一项任务的最终成果取决于成员共同的智慧。鉴于此,个体成员应先深化自身阅读分析、归纳与概括等能力,找寻在课文中存在的Seasonal climate、The scenes and landscape of the season与Activities in the season等方面的信息,個体需综合考量全文各处的信息,凝聚这些信息并进行适当缩减,对这三个层面进行精准概括。

在成员个体完成自主探究后来到合力研究环节,各成员需将探究成果在组内分享,由其他成员进行审视与检阅,以此了解该成员探究成果的优良与否。如,其他成员在审视某一成员对“Activities in the season(Summer)”这一条目的信息查找成果时,发现其中缺少了“Eat ice cream”这一活动行为,那么便可给予其修改的意见。以此方式,由全组成员针对个体成果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与完善,最终将要点全面、概括完善且精炼的各类信息填充到导图各处,构建成完善且系统的导图体系(如上图),共力完成任务。

2.深度交互观点,发展高阶阅读思维。上述环节主要锻炼的是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实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任务,将注意力集中于拓展学生在阅读时的高阶思维,以此让其兼顾能力与思维的协同发展,力保阅读效率与效益。

以八年级“A green world”为例,教师考量本课内容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的强大的探讨价值。本单元全篇涉及社会环保话题,简单剖析了一些地球环境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对策。针对这样的内容,为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理解效果及思想上的觉悟意识,教师就必须设置开放性的任务来打破其思维定式,让其能够成立学习共同体,就本节课蕴含的社会话题展开全方位的探讨与交际。

但与此同时,为了能让学生的交际探讨有所支撑,教师还需在课前就对这一教学过程有所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前便针对本课内容展开拓展资料的搜集。主要搜集的范围包括有关地球环境问题的一些图片、影像或文字资源,从中找寻科学家针对环境问题的不同观点及建议,并从多模态资料中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现状、导致成因、消极影响与拯救措施等内容。这一过程是学生在课堂执行开放性任务的首要步骤,教师可将之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之后在课堂中,小组成员可以以课本原有内容与拓展资源为支撑,在学习共同体运行中,先抒发自身对于各类环境问题的见解。而其他的成员则需认真聆听该成员看法,并将之与自身想法比较,获悉与该成员意见的相左或相同之处,之后则可适当反驳或认同。

如当某位成员抒发“Automobile exhaust causes air pollution.”时,其他成员以课件资料为依据,也可抒发“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On the other hand, cutting down a lot of trees can also cause the air quality to decline.”等内容作为反驳或补充。这样有证有论的共同体交际活动能生成批判性氛围,而这项阅读任务的开放性意义不止在于任务本体的开放性,更在于学生眼界与思想的开放性,学生通过多角度的互动交际及大范围的资料参考,能突破在阅读理解时的思维定式,全力发展创新性、创造性、批判性与逻辑性等高阶思维,获取对课文内容及社会话题的透彻或独到见解。

3.共同体验任务,提高交际表达能力。在学习共同体运行中,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真实性任务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此来落实阅读课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质水平。比如可以链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运作中感受阅读内容、使用阅读知识点,并且体会阅读情感。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效果,还能强化其对知识的掌握及情感的把握力度。由此全面达成阅读學习目标。

如,在八年级“Wild animals”教学中,针对课文各处所涉及的社会濒危动物话题,以及与描述濒危动物相关的各类复杂知识,教师可提出阅读任务要求,让学生创建情景剧活动,在其中可以扮演课文中出现的各类濒危动物,又或者是提前查找资源来了解其他种类的濒危动物,以此完成情景剧的演练。

在这其中,共同体需要不断运作,小组成员需共同研讨情景剧的走向以及台词配置等。如,成员在组内首先发表对课文的理解,并商讨情景剧的角色,也就是濒危动物的种类。做好这些后,组长可按照个人意愿或以抽签方式为每个成员选定角色,接着,成员们需要共同商定剧情,如,小组中有一位成员还是人类角色,而其他成员则扮演濒危动物的角色,在情景剧推进过程中,濒危动物要站在不同位置,当人类途径他们的时候则需展开相应的对话交际,交际的内容便是人类对环境及野生物濒危问题的询问,而对应的动物角色需根据自身所处境况加以描述,并呼吁人类来保护自己等等。

成员们贡献智慧和意见,共同商讨完剧情走向后,便要按照剧情发展组建台词。这时每位成员根据自身剧情交际需要来提炼课文中蕴含的各类知识点,编写适合于剧情的交际台词。此外,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也需思考该成员台词创编的精准度及在实操演练时发音的精确度,以便能够顺畅、高效地完成剧情表演。

由共同体合力协作与分工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情景剧正式开始。这其中,每位成员在交际台词时能强化对知识点的使用来达成阅读知识目标;而交际的内容则是对课文的复述与独到见解,这又能加深其阅读理解效果。此外,每位成员扮演的不同角色都能带给其相应的心理变化,这可帮助学生深刻意识到野生动物濒危问题的严重性,以此提高其社会责任感与动物保护意识,培养其高尚的阅读情操。

为了达成阅读课时的教学目标,并全面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以及素养品质,教师在学习共同体运行中可设计一些复杂性、开放性与真实性的任务,努力激发学生的能动意识,并创设培养其高阶思维及能力的途径,让其在互动协作、思维碰撞以及情感交流中提高阅读收益。

参考文献:

[1]冯丽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究——以一堂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为例[J].英语教师,2018.

[2]冯霞芳.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019.

[3]余改娟.解析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误区与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学习共同体初中英语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