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英语应用文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0-12-23 09:33俞庆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文解决策略高中英语

【摘要】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英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也在持续推进。作为一种常见实用的写作形式,应用文多年来一直占据着高考英语的重要位置,致力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塑造,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暴露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本文,笔者结合核心素养理论,借助问卷调查和检测法,以浙江省仙居中学高三年级的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促进应用文写作研究。

【关键词】应用文;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俞庆,浙江省仙居中学。

一、 引言

作为高考英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英语写作一直受到师生们的关注,教与学的相关研究也在同步进行。但是,这种关注和重视程度与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在某些情况下,它被人们无形的忽视,甚至只是被当作一种练习和训练的手段,很少有老师愿意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其结果就是,各种写作问题层出不穷。如不能得到及时应对和有效解决,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必将遭遇瓶颈,阻碍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二、 理论基础

根据新课标,英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程晓堂、赵思奇,2016)。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文化品格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作为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努力转变“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而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努力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掌控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力。

三、 研究方法和对象

1. 研究对象。鉴于笔者刚刚执教完今年高三两个班学生(共110人),其整体水平接近,最近几次模拟考联考的平均分相差不大,同时经历了高中前2年的写作学习和锻炼,获得了必备的词汇和语法积累,掌握了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其写作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在班级间学校间的联考联评中具有普遍性,顾以他们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为了对研究对象在应用文写作方面有一个相对全面、准确、客观的了解,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检测法相结合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1) 问卷调查。为了使问卷有效可信,笔者设计了几个和应用文写作相关的问题,具体如下:

① 应用文写作对高中生是否重要?

② 如果应用文写作对高中生重要,重要性体现在哪?

③ 老师是否在应用文写作课上进行写作训练?

④ 老师是否在写作课上进行写作指导?

⑤ 如果老师进行写作指导,这种指导主要侧重于哪方面?

⑥ 你在写应用文时,能准确并按要求完成吗?

⑦ 你在写应用文时,经常犯哪些错误?

⑧ 你在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哪些障碍?

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针对应用文对高中生的重要性,有78.3%的学生认为重要,11%认为不重要,还有部分对此没感觉。在重要性方面,65%的学生认为这主要体现在高考上,21%认为对将来的求职或工作有帮助。在第三和第四个问题上,综合起来,均有88%以上的学生认为老师进行了写作训练和指导。第五个问题,55%的学生认为老师主要在单词拼写、短语搭配方面给予指导,30%认为在要点和句型方面提供指导,另有11%认为老师在写作技巧方面给予帮助。针对第六个问题,66%的学生表示自己基本能完成,34%的学生表示不能。学生们容易犯的错误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审题不清、要点不全、时态用错、格式问题以及语言拼写等,碰到的障碍主要是词汇句型积累不够。

(2) 检测法。即对两个班110名学生进行课堂应用文限时写作(25分钟完成浙江省2019年6月高考英语应用文),并按《浙江高考应用文评分标准》里的内容要点、语法词汇、语言丰富性以及衔接连贯等方面进行评分。

(浙江2019.06高考英语)假定你是李华,经常帮助你学习英语的朋友Alex即将返回自己的国家。请给他写一封邮件,内容包括:

1. 表示感谢;

2. 回顾Alex对你的帮助;

3. 临别祝愿

注意:1. 词数8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四、 常见问题及原因

1. 格式错误。在本次应用文(感谢信)检测中,部分学生把称谓写成了Dear Li Hua, Hi Alex, 结尾写成Yours Sincerely和Li Hua同一行,或者直接写Li Hua。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英语应用文种类较多,部分学生把信件格式和其他种类文体格式相混淆或者压根就对格式不加重视,甚至老师平时在应用文教学时没有对文体格式加以强调。

2. 内容要点不完整。在英语应用文写作过程中,努力达到要点完整齐全是最基本要求。写作不仅要关注题目内容要求即显性要点,也要留意背景信息中所体现出来的隐性要点(章传宝,2012)。本次写作,部分同学在第一段直接寫出I' m writing to express my sincere gratitude,然后就开始第二段,使语言脱离了情景,变得苍白无力。此外,在第二个要点(回顾Alex的帮助)中,学生能写出部分和帮助有关的句子,但往往容易一笔带过。问题原因,可能在于学生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的习惯,或者由于语言贫乏,无法进行有效表达。

3. 低级词汇语法错误明显。举本次作文中的错误,Looking back to the time we spent together, you have always been the one who lend a hand. 句子中有2处时态错误,后半句的完成时应改成过去时。再如,It was your adviced me to promote my vocabulary, which really benifited me a lot. 句子中your和you不分,想用强调句却少个that,benifited单词拼写错误。这些错误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学生们平时语言基础不够扎实,单词语法学习不够严谨和准确;另一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尤其是易错的词汇专项练习。

4. 语言不够高级丰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表达思想、展现观点、叙述事件以及呈现情景的重要方式。语言的好坏直接反应出表达者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以及文学修养(张丽,2015)。例如,本次作文中学生写了这些句子:

① Without your help, I can' t improve my English.

② I still remember when I was nervous about my bad grammar and writing skills.

③ You gave me advice and helped me practise communication. It helps me a lot.

第一个句子建议再添加些词汇,并升级为虚拟语气,使句子更高级优美。第二句应加修饰词vividly,并把was nervous about替换成另一个短语was plagued/assailed by. 第三句同样可以加修饰词tireless,配上强调句,以定语从句连接前后两个句子,新句子效果将大不一样。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源于平时的输入欠缺或练习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灵活地使用已积累的高级词汇、短语和句型。

5. 句子间缺乏衔接连贯。衔接与连贯是英语写作中常用的实现语篇或句子间联系的方式。在本次作文检测中,很多同学在第二段的要点与要点间没有加上合适的连接词,这会给阅卷老师留下要点不全的错误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首先往往由于学生本身缺乏语篇观念,没有从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不清楚一个篇章中各个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其次,和学生平时阅读写作不考虑主次、逻辑的习惯有关。

五、 解决策略

1. 勤练各种应用文形式,注重微技能培养。高中英语应用文种类较多,形式各异,学生要在短期内完全熟悉并掌握各种作文实属不易,这需要长时间、高频度练习。有时,一篇作文需要经历“完稿-批改-讲评-修改-再批改-再修改”的过程,直到学生对此类文章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之后再布置类似应用文作业,学生的感悟收获会大不相同。当然这种进步并不能单纯依赖机械练习,教师需要增加各种微技能训练,如:一句多译、语篇大意和结构把握、衔接连贯训练等。

2. 挖掘优质语言素材,促进高质量输入向高质量输出转变。学生作文需要保持生命力和吸引力,这要求教师去寻找各方面优秀的语言素材,供学生摘抄、朗读、背诵、运用,直至灵活输出。它的来源可以多样化,例如,欧美优秀的英文杂志书籍、名人演讲、经典英文名著、经济政治报刊、其他班优秀学生作文、老师个人下水文章等。高质量输入加上学生的日积月累和勤学苦练,高质量输出并不是件难事。

3. 立足课本教材,回归基础脚踏实地。相较于各种英语学习资源和素材,教科书是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学生最原始的学习资料,这些书为学生准备了丰富有趣的学习内容。同时,高考的大纲聚焦于课本,以课本为出发点,而且课本教材内容难度适中,因此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打牢知识根基,才能筑造知识大厦。鉴于学生们在应用文写作中暴露出的低级词汇语法错误,回归到课本,专注基础词汇、语法、句型等的巩固就显得尤为重要。

4. 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助力写作思维的提升。应用文的写作内容应以学生为中心,涵盖社会、环境、生活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似曾相识的话题、情境和事件,可以使学生一看到题目就能产生某些感触和感想,激活已有的知识和语言储备,调动思维快速运转,激发写作兴趣,从而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篇颇有质量的作文。例如,春节或端午节即将来临,让学生写一篇和节日相关的应用文(如邀请信、告知信),他们往往能应付得更加自如。

六、 结语

英语应用文写作在浙江高考英语考试中虽然占的分值只有15分,但它也是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展示形式。良好的应用文写作不仅有利于高中的学习和考试,也将对学生以后进一步d 学习和工作大有裨益。本文,筆者从应用文写作的现状、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方法、常见问题以及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从中得出结论,即对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语言能力本身,还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场合、方法和技能去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努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章传宝.作文慢慢路,关键在于“导”[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12).

[3]张丽.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D].鲁东大学,2015.

[4]赵大昌.新编应用文写作[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4).

猜你喜欢
应用文解决策略高中英语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