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三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020-12-23 09:33朱正艳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教学质量

【摘要】初中英语在整个英语课程中具有承接的作用,将小学英语和高中英语联系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是英语四项能力之一,既是学习方法,又是学习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和语法。尤其是在新课改下,阅读量有明显增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压力都非常大,阅读的比重也有明显提高,但是教学效果却非常差,阅读中的问题是教师应该主要考量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初三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朱正艳,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环节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教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文章主要是对提高初三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也就是思想,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导。在新课改下,英语知识和教学方法都应该有些改变。教师是英语课程的组织者,角色转变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只有转变以往的权威身份,才能不断推动英语课程的发展。

在以往的英语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据权威性地位,学生被动地学习教师讲授的知识,在英语课程中,教师和学生很少进行交流互动。在新课改下,教师为学生布置英语阅读任务,教师不能只给学生讲授知识,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为学生布置的英语阅读任务,可以将英语知识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联系起来,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素養,从而完成阅读任务。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也为教师创设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在阅读课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尽量在课程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教师并不是放弃课堂,教师在制作课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教师是英语课程的促进者,应该帮助学生制定科学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风格和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关心学生的阅读效果,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二、提升专业能力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语言的实践性,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因此,教师如果只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不能满足课程的发展,也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英语教师应具备丰富的课程知识,这是教学的基本素养。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知识和运用素养,才能从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另外,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语言,提升语言素养。尤其是在阅读课程中,教师要有丰富的阅读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素材;其次,教师要有较强的阅读素养,能够深层次阅读课本,准确把握文章中的知识,为学生阅读提供必要的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了解英语知识背后的文化,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风土人情,激发学生跨文化意识。

教师的专业能力,不仅涉及了课程知识,还涉及了教学知识,像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可以相互渗透,是无法分离的,理论知识是教师发展的基础。根据调查显示,很多教师都没有注重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就只能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学,就不能从全方位提升自己。这表明,要想提高教学效果,除了教学经验外,还应该找到教学的关键,这里的关键就是理论知识。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关注课程的发展方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阅读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是对整节课的课程进行反思,能够促进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在阅读课程中应做笔记,及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下对课程进行教学反思。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借助课程反思,总结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观念和目标形成自己的理解,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三、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在新课改下,教师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程标准中,既有对英语知识的调整,也有对课程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只是课本的运用者,课本的讲授者,还应对课本适当开发。教师对课本进行开发并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能够将新课改落实。

教师科学对课本进行加工,去粗取精。现有的课本还有很多问题,虽然教师不能选择课本的版本,但是教师可以对课本进行深层次探究,找到课本中的不足之处,体现出能动性,对课本进行开发。

教师还可以将英语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资源整合。教书不能只讲授英语课本中的知识,还应该从多种途径,提供具有个性化的英语知识。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教师可以将其他课程中的知识融合到英语课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英语知识。尤其是在阅读课程中,丰富的阅读素材能够为顺利教学做好准备。

教师要充分运用学校中的素材。在英语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校中的图书馆、音像等设备,借助多元化教学途径,让学生从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还要注重开发网络素材。网络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运用网络,为学生提供阅读知识,分享阅读素材,这样既能让学生有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还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素材。学生素材是课程素材的一部分,教师要意识到开发学生素材的作用。教师激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素材,并不断更新班级中的图书角和图书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成长。

四、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运用怎样的途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效果。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收获。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不能提高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近些年,在英语课程变革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从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向探究性和发现型转变。从总体情况看,阅读课程还在运用以往单调的教学方法,过度关注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会影响英语课程的变革。再加上教师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比较大,总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在阅读课程中,学生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在教师的权威下,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就像一个配角或者听众,这样英语课程就是死气沉沉的,没有活力,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的心态,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以任务为核心,能够提升学生的运用素养。在阅读课程中,教师运用任务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阅读课程中,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这样学生也会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方法需要教师的传授。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教师应把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阅读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任务运用的手段。一般情况下,阅读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比较常用的,主要是速度策略和细读策略等;元认知策略是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涉及阅读的过程、任务、影响元素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资源管理方法主要是针对阅读时间、环境和合作伙伴一起阅读。根据阅读调查发现,阅读方法能够改善学生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借助培训、书籍等多种渠道给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在阅读课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英语知识,运用直接讲解或者间接渗透的形式,给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给学生交代不同的阅读目标,让学生找到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师引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素养。教师充分考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阅读特点,給学生提供阅读上的指导。在元认知策略中,场独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评价找到重难点阅读知识,并且在阅读中学会对自己进行评价;而场依存学生基本上不会运用元认知学习策略。在认识策略上,场独立学生,受自己思维的影响,会注重推敲自己的语言,尤其是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在选择阅读方法时还是会以逻辑推理为主,善于根据上下文推断问题。场依存学生会从文章的整体进行把握,很难对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汇进行理解,不会对表达意思进行推敲,喜欢运用非逻辑推理类型的阅读方法,像运用多条线索推断词义或者句子等。

五、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运用的教学模式应该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着手,如果只运用单一教学模式不能实现教学目标。除了“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还可以运用相互作用式、任务型和语篇分析阅读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存在着自己的价值,教师应该注重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程。根据调查显示,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汉语和英语进行转化,非常适合英语阅读。比如,在“Know yourself”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可以将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任务前环节,主要是为了实现任务做好准备,需要从语言和图式两个部分着手准备,教师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任务目标和学生的需求着手准备。教师要为学生准备的词汇涉及:eat up, creative,neither,nor等;重点短语有behave in different ways、never show off (modest)等。在任务中环节,教师需要学生在合作中完成任务,可以将任务用多个活动连接起来,分为阅读、调查、讨论等活动,但是都需要围绕任务进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与order相关的短语,学生讨论出了以下短语:in good order代表有条不紊地意思、keep good order代表保持良好秩序的意思、in order to…是为了……的意思。在任务中,教师应该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必要时给予学生指导。任务后,教师应充分考量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过程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像阅读方法、任务完成状况等。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学以致用的素养。教师对学生评价,可以将自评和学生互评充分运用。

六、展现出多元评价的作用

在以往的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占据了权威性的地位,总是运用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不代表让学生自评,因为在测试中不可能让学生自评。教师可以将自己对学生评价与学生自评和互评结合起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借助观察和座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想法,推动英语阅读课程的发展。

在学生自评中,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充满创造力,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会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在阅读课程中,当学生阅读完文章后,教师让其独立思考,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检查和完善。至于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清楚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不断提升完善自己。

七、结语

教师要想改变以往教学中的问题,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专业能力、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展现出多元化评价的作用,从而改善阅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建平.提高初三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 2019(46):37-38.

[2]童小华.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8,18(17): 74-79.

[3]赵佳.初三英语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19 (27):68-69.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