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英语绘本阅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020-12-23 09:33完颜鸿睿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英语绘本活动设计思维品质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思维品质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中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绘本作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媒介,被广泛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本文就思维品质发展的几个方面结合不同的绘本阅读活动设计,阐释了如何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旨在通过教学实例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绘本;思维品质;活动设计

【作者简介】完颜鸿睿,安徽省合肥市曙宏小学。

引言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来源,针对当前英语阅读课堂语言知识“满堂灌”、阅读活动形式单一等束缚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状况,英语绘本阅读的出现扭转了这一趋势。绘本是由作家和画家用简单的故事、精炼的文字和唯美的图画,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英语绘本作为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绘画书,在图画与文字相辅相成的作用下,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了途径。本文就思维品质发展的几个方面,结合不同的绘本阅读活动设计,阐释在绘本阅读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读前引导,激活思维

1.探讨主题,培养敏捷思维。在进行正式的绘本阅读前,教师一般会设计一些灵活多样的趣味活动,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进行讨论。例:在阅读外研社《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三级(上)“The Street Party”前,先让学生搜集以往学习过的关于在party上参与的活动,如:do kung-fu、sing and dance、play games、have snacks等,为绘本阅读做好准备。在实际课前导入时,教师可利用PPT呈现一些大型庆典与校园、社区等活动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出“party”这一教学主题,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对主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T: Today, we' ll read a story about party. Do you like party?

Ss: Yes, we do!

T: I like party, too. We can do many fun things at the party.

T: If we are going to have a party, what will you do?

S1: I will sing my favourite song.

S2: I will play games with my classmates.

S3: I will take photos there.

Ss: ...

課前这个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在主题“Party”的引领下发散地思考问题,迅速搜集已有背景知识体系,并调动相关实际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利于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2.封面预测,培养灵活思维。图画是绘本的灵魂,读英语绘本,不仅要读文字,更要充分挖掘画面的内涵,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封面作为学生接触新绘本的第一幅图画,可通过了解画面中提供的信息,推理并预测故事内容。例:在阅读绘本“When Sophie Gets Angry- Really, Really Angry”前,可就封面提供的表情信息进行预测: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Ss: We can see a girl' s face.

T: How does she feel? Is she happy? Is she sad?

Ss: She feels angry.

T: Why does she feel angry? Can you imagine.

S1: Maybe she didn' t get good grades.

S2: Maybe she argued with her friends.

S3: Maybe she fell off on the way to school.

S4: Maybe she...

思维的灵活性指学生思考问题或谈论话题的角度、方法和过程的灵活度,对它的培养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图画,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在阅读该绘本前,教师并没有直接切入“angry”这一情绪形容词,而是让学生观察封面,自己辨识出小女孩的情绪,并根据面部特征大胆预测她为何生气,这为绘本故事的阅读做了铺垫,也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二、读中精设,锻炼思维

1.分析探究,培养逻辑思维。思维的逻辑性指学生将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整理的过程。在英语绘本阅读中,可根据故事内容,借助思维导图、故事图表等形式将故事中的时间点与任务活动对应,进行梳理并使用英语进行口头复述。例:在阅读绘本“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第一部分“行进山洞”后,利用故事图表的绘制带领学生回顾一家人去捕熊路上经过的地点,以及行进过程中所发出的象声词,以体验故事人物一路上披荆斩棘的精神状态。

2.巧设问题,培养批判思维。思维的批判性指学生能从多种角度去观察、分析、对比与评价事物、现象与观点的过程。它鼓励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质疑精神,即针对一个事物发表不同的观点。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就绘本画面、语句、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进行巧妙的设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问题。例:在阅读外研社《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下)“Snails Adventure”中,就有几个挖掘学生高阶批判性思维的问题可与他们一起探讨:

例一:在小蜗牛提出要去冒险前,小蜗牛的父母说: “You are too small.”

T: Why do they say “You are too small.”?

S1: Because the snail is small in shape, he is not strong.

S2: Because the snail is very young.

S3: Because the world is big. And the snail is small.

S4: Because the snail' s home is in the trash can. It' s small.

S5: ...

環游了世界一圈的小蜗牛回家了,爸爸、妈妈再也不担心蜗牛太小,不能远行,他们骄傲地告诉蜗牛: “What an adventurer you are!”。此处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Do you want to be an adventurer?。由于此问题为开放性问题,词汇量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可使用中文作答:

S1:Yes, I want to be an adventurer. The world is beautiful. I want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S2: Yes. I want to make friends all over the world.

S3: Yes, I want to eat yummy food in other countries.

S4: No, I am too small. I can' t travel now.

S5: Yes. 因为去冒险可以看到很多美景,也可以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S6: ...

葛炳芳(2015年)提出:阅读过程中可通过评价性阅读与恰当问题的引导,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应为开放的、无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也可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来回答相关问题。批判思维问题的探讨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它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媒介。

三、读后拓展,创新思维

思维的创造性指学生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综合能力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活动。创作活动有多种呈现形式,如:角色扮演、故事改编、自制绘本等。以下就故事表演与自制绘本两种方式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故事表演,输出语言。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壳。若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必然要基于读者对阅读文本的信息加工进行,这其中需要思维的参与。所以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思维越开阔,语言输出就越有质量。例:在阅读绘本“Farmer Duck”后,可就书本中鸭子的遭遇而请学生进行后续表演:

“Farmer Duck”故事大意:农场有只能干的鸭子,它即会做饭打扫,又能耕田种地,还得照料其他的动物。农场例懒惰的胖主人,整天只知道躺在床上又吃又睡,还只会张口催促鸭子干活。有一天,疲惫的鸭子终于体力透支而病倒了,农场里其他动物展开了救援计划,它们将农夫扫地出门,并一同帮助鸭子,从此以后,农场里的鸭子过上了幸福又快乐的生活。

表演主题:“Save the Duck- the Farm Revolution”

表演步骤:(1)发放故事剧本,带领大家朗读剧本;

(2)全班讨论剧中农夫、鸭子与动物们的特点;

(3)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各组成员自愿或由组长指派角色(一位农夫、一只鸭子,其余学生分别担任牛、羊、鸡等);

(4)学生熟练掌握剧本内容,并可自行添加对话内容与动物叫声拟声词,也鼓励学生自制动物头套,并准备简单道具,分组上台表演;

(5)全班共同分享表演的心得。

在故事表演后,学生不但内化并输出了该绘本中有关动物的名词表达、人物形容词等,还创造性地添加了剧本台词以及动物叫声的拟声词,融入了作为故事人物的情感,体会到了英语绘本表演带来的乐趣。

2.自制绘本,体验快乐。除了通过语言形式进行创造性思维产出活动外,自制绘本也成为利用手工成果体验创作带来乐趣的方式。学生可在阅读绘本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进行该活动,不但在绘本自制中了解了绘本的设计结构,还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创作能力。

例:在阅读绘本“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后,相信学生对于这本充满童趣的英文翻翻书一定很感兴趣,它也赋予了学生以“创造”及“摧毁”的想象空间。所以活学活用,在课后请学生制作自己的“Monster Book”。学生可使用水彩笔、卡纸、剪刀等工具进行创作性的制作活动,并就自己的怪兽书进行展示,同步输出绘本语句: “My monster has two big yellow eyes”和“Go away, two big yellow eyes”等,在创作活动中施展创意,内化语言,体验快乐。

作为培养思维品质的有效媒介,英语绘本以其丰富多彩的图画风格、简要的文字叙述,共同构建了美妙的英语故事世界。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是应该优化绘本阅读活动设计,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共同提高,最终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0.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鲁子问.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22–25.

[4]王蔷,敖娜仁图雅.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7(4):68–73.

猜你喜欢
英语绘本活动设计思维品质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快乐的英语绘本阅读中自然习得知识
英文绘本的选择及其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