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梦想(创作谈)

2020-12-23 07:02张军
延河·绿色文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诗仙井冈山科幻

张军

登秦岭牛背梁时逆流而上,把溪流甩在身后,前方的山中便是雨落和密云。这时,想起唐朝大诗人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原来,潺潺流淌的小溪水来自更高的地方——天上的云。

望着山巅上涌起的云朵默默畅想。如果云有梦想,那一定是给大地以雨露,给山谷以清泉吧。云在努力积蓄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他的梦想。云是如此,人也亦然。清代进士吴庆坻说:“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小时候的我,喜欢坐在树下给邻家小伙伴讲各种各样的故事,稍大一些知道作家是讲故事的人。我便梦想将来要给伙伴们讲最好听的故事。

如今,我是作家了,给孩子们讲最好的中国故事,是我追求不弃的梦想,这梦想如溪流有活水源头,应是山巅上的云朵,他高高的,大大的,清清楚楚的,在不斷积蓄力量,从一篇篇小故事,到一部部大故事,日久天长……终于,有了《中华少年行》这团凝结汗水和智慧,闪烁着绮丽光芒的大云团。

大云团里有熠熠星光。天下第一神童项橐与孔子之间的故事,闪着虚心学习的智慧之光;少年战神霍去病从小立志为国而战的英雄气概,闪着“少年强则国强”担当之光;史上第一“科圣”张衡敢为人先、探索科学的精神气魄,闪着坚强执着的理想之光;少小立志的药王孙思邈志向坚定不可挡,他那大医精诚的品质,闪着学无止境的勤奋之光;意气风发的大唐第一偶像诗仙李白,有点亮世界的志向,毫无违和感的理想与情怀,闪着耀眼、坦荡、绵长的信念之光。束束星光汇聚而成的“中华少年行”是中国故事,是我要讲的最好听的故事。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首句中写道: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这句诗是何等的非凡气魄。在中国工农革命最困难的时候,诗人站在井冈山上,立下俯瞰中华大地的凌云壮志,抒发了自信与豪迈的革命气概。

《中华少年行》系列故事于我而言,也是一座要登攀的高山。

立意的山峰上需有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和明净的溪水。这些蕴含生命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最终要将“少年当立凌云志”的中华精神传递给当代少年,让少年变为发愤图强的种子,长成不惧千难险阻的大树,成为中华栋梁之材。

史实的山峰不止一座两座,而是无数座。每座山峰都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每一个细节,小到那时的古人吃、穿、住、行、说、用等等都要考证;那时的城中道路,建筑名称,官阶称谓,生活习俗,气候环境和地里地貌,动植物名称等等都要考证。这些只是山中一宝。中华文明的瑰宝,还有主角身上熠熠生辉的故事。尊重历史真相,去伪存真地探究主角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为主角加持合情合理的闪光点,难度堪比诗仙笔下的蜀道难。

我常想,我是在写科幻小说吗?好像不是!我以最细腻的笔法,最真实的故事,仅仅讲述了主角们成长旅途中最闪光的几天,以期窥一隅而知全貌。我努力突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藩篱,将主角的形象鲜明而深刻地展现在您面前。攀上这些史实之山,我心心念念地想着故事中的每张熟悉的脸庞,他们俨然成了你们、我的小伙伴——我把你们最好的故事讲出来了!

我写的是一类新的科幻文学题材吗?我说不准。我知道自己在写“少儿科幻探秘”小说。它是尊重历史事实的小说,是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是一种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下,不可恣意妄想的少儿科幻小说,是一种难以驾驭的科幻文学。他是山上的云,云上的梦,我的作家梦,我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诗仙井冈山科幻
Burst Your Bubble
和李杜合影
入川行吟(通韵)
自题
未来科幻城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诗仙李白的归宿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