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2020-12-23 04:40周颖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6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劳动教育小学低年级

周颖

摘 要:综合实践课程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展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性学习,例如访问、考察、服务等,真正实现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贴近,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在各种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行为和劳动态度,结合低年级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培养劳动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课程;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低年级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接受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以社会实践和生活基础为依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劳动精神、劳动习惯上有着突出作用。老师应该重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综合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展开讨论。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

1.人类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

没有人类劳动便没有历史的发展,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历史是一代一代的劳动人民精心劳动创造的。身上的一针一线,吃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都是经过劳动创造而成的。综合实践课程面临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认知程度较低,若将人类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这样专业性的语言告知他们,他们难以理解,因此应该将这个观点更加生活化、形象化,从而促进他们理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万里长城修建的历史资料,并展示巍峨壮丽的长城图片,促进学生感受到长城的修建是在没有机器的情况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亲手搬送一砖一瓦修砌而成,这才形成了我们民族的壁垒和保障。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更是如此,若是没有秦皇汉武时期劳动人民为我们打下的基础,若是没有革命时期革命同志的挥洒热血,若是没有新中国建设时期革命先辈的埋头苦干,便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2.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保障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结合社会主义建立的过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共产主义,指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的建立、发展和壮大以及共产主义的实现,都是靠辛勤劳动才能实现的。因此,老师应该注重给学生讲述我国历史,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三大改造到我国改革开放再到我国现在的繁荣昌盛。我国制定的任何一项政策都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每一次改革也是一项劳动,正是这样一项一项的改革、一次一次的创新才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齐心协力,辛勤劳动,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埋头苦干,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动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基础。

3.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应该促进学生了解到劳动是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积极展开农事活动,带领学生到附近社区或乡村的农田里完成农作物的养护、拔草、浇水等活动,使得学生共同体验劳动。也促使学生在每一次的农耕活动中不断体验观察,获得新的经验,产生新的问题,并投入到新的综合实践课程学习中,通过知识的不断发展积累和提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循环模式。在受到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活动,充分享受劳动的快乐,获得更美的劳动体验,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提升学生的劳动品质。

4.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意义

在《我爱体育运动》的学习中,引领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属于一种体力劳动,思考怎么将简单的体育运动变得更加便捷、活泛、轻松,思考的过程便是一种脑力活动。每一项劳动都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只有将两者充分结合,才能使这一项劳动更好地完成,而且效果更佳,从而激励学生在做任何一项劳动时都要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积极思考,展开活跃的思维,使得学生用脑力劳动来指导自己的体力劳动,从而减少体力消耗,使得每一项劳动的完成更加省时、省力,而且实现劳动效果最优化。

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1.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

环境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需要结合综合实践课程,为学生营造劳动的氛围,促进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从而受到劳动教育。在《美丽的叶子》学习中,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一段视频:在马路旁边的树木叶子上布满了尘埃,这时有几位小朋友在假期中拿着一块块抹布将叶子上的灰尘一点点擦掉,树木显得焕然一新,给城市人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美丽与舒心,在这种多媒体情境的创设中给学生营造劳动教育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学生感受到自己每一次的劳动都能为他人带来美好和幸福,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劳动的积极性。

2.组织小组合作

小学生属于低年级,在一些实践活动课上有一些活动他们很难独自完成。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小组合作在完成实践课程中的重要意义。例如:在《美丽的叶子》学习中,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组学生5至6名,给他们分发一些叶子。让他们利用叶子制作美丽的标本,小组成员积极思考,发散思维,进行充分的想象和创作,通力合作,一幅幅美丽的树叶标本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力量大,更能促进学生认识到通过自己动手能够制作出美妙的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3.开展实践活动

就综合实践课程而言,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会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提升劳动意识,并获得更多的劳动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和价值。

例如:在《我家周围的花草树木》学习中,老师让学生进入学校校園中,对于学校的花草树木进行维护,开展剪枝、浇水等劳动,促使学生在这样的劳动活动中获得劳动体验,并经过这样的劳动,看见花草树木的成长,从而获得劳动的快乐感、幸福感,由此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带领学生到农田里帮助农民播种、施肥等,促进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一粥一饭、一针一线都是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得来的,从而培养学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抵制奢侈浪费等恶习。

再如:课堂上展开生活小达人的比赛活动,如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课桌,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并提高学生的劳动本领,促进学生在劳逸结合中全面发展,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和效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求学生会系红领巾,而且会洗红领巾,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为学生将来的独立生活奠定基础。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内活动,如打扫卫生、种植树木等,从而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相结合,在丰富课程资料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参与到劳动中;鼓励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将劳动内容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传到班级群中,让学生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得他们勤于劳动、善于劳动并具备良好的劳动品质。不断完善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等,動员学生参加公益性实践活动,春节为坚持岗位的叔叔阿姨送礼物,学雷锋,到街道上打扫卫生等,从而使学生在每一次劳动中获得成长,感悟生活。

三、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

小学生处于低年级,他们的可塑性较强。教师应该在这个时期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人类最简单的劳动,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思考问题,学习动手操作,任何事情都需要通过学习完成,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例如:在《认识蔬菜》的学习中,促进学生认识到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蔬菜与自己身体健康的关系,并告诉学生对这些相关知识的记忆也是我们的一种劳动,因此学习便是学生最应该坚持的劳动,从而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行为,并培养学生渴望求知,对知识充满好奇心的行为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小学阶段的多种学科教学,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学生的学习劳动中,思维能力居于重要地位,教师应该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抽象思维等。例如《零用钱,我们该怎么花》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分小组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出独具特色的实践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有关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语文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认识抽象的语言文字和思想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另外,通过学习活动的展开,学生自然而然融入学习课堂,并是参与劳动的体现。

总之,小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课程深入到生活和实践中去,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并在各式各样的综合实践课程中提高学生将知识和活动相结合的能力,使其学习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并掌握劳动技巧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夏小刚.融合劳动教育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19).

[2]刘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劳动教育模式的建构[J].新课程研究,2019(6).

[3]翁飞霞,张亚伟.综合实践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化构建[J].中国德育,2019(15).

[4]章振乐.办落地有痕的劳动教育: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的“新劳动教育”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1).

[5]蔡向东.关于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14).

[6]胡倩云.简述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意义[J].才智,2019(24).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课程劳动教育小学低年级
有目标自主学学会学
以课程基地领跑学校发展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