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与家庭德育有效衔接的实践与探索

2020-12-23 04:42李炎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3期
关键词:乡土德育历史

李炎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这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努力方向。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不仅仅是为社会培育人才,同时也是传递社会文化和经验的一种方式。而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方式中最早的一种形式,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种。

兰州新区舟曲中学是甘肃省委、省政府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教育项目,2012年9月6日正式落成开学,现有在校学生2300余人,其中甘南籍学生比例达到70%。特殊的建校背景决定了我校生源的独有特征,甘南州七县一市均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条件艰苦、经济条件落后、教育资源匮乏。近年来很多学生的家长到四川、青海等地务工,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课程资源丰富,充分挖掘与合理运用其中包含的历史人物、遗产艺术、科学技术等相关内容,在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与深刻性的同时,也能起到激发向上动力、培养人文情怀、塑造人格品性的家庭德育作用。本文以兰州新区舟曲中学学生为对象,重点探索在少数民族学生相对集中的寄宿制普通高中,通过“感知历史人物”“乡土社会实践”“乡土人物访谈”等活动有目的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与家庭德育相衔接、相渗透。

一、温情引导,感知历史人物,获得成长启示

历史人物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功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在今天我们依然能够从历史人物的家庭教育中学到许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内容、要求等知识,获得成长启示。

曹魏皇族家庭教育启示:曹操的成长告诉我们,孩子更需要家庭温暖;曹丕的成长告诉我们,最像父母的孩子往往最悲剧;曹植的成长告诉我们溺爱的伤害无法估量。孙吴皇族家庭教育告诉我们,家风是孩子成长的能量源;母亲素养关乎孩子未来。西晋皇族家庭教育告诉我们,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非常必要,体验教育让孩子成长更顺利。

纵观百年中国近代史,在讲到“戊戌变法”章节时,可重点讲一下维新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的家庭教育——“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是清末民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作为一名成功的父亲,梁启超不仅是孩子们物质上的支持者,还是孩子们生活中的朋友,更是道德品质上的指引者,学习上和心灵上的导师。其在家庭教育中的所思所行,值得深思。

二、真情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拓宽成长视野

青少年通过家庭教育学会如何变成一个社会人,学会生活,学会竞争。历史教学具有对公民素质教育的性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必须在本土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实施,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学校每到放假前都会制订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在甘南乡土社会实践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甘南藏区幼儿园、中小学建设与规模,乡村大学生数量变化,家乡农产品情况,家乡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家乡人均收入,家乡外出务工情况,家乡旅游业发展情况,家乡乡土文化发展情况等进行专项调查,做到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使学生既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价值体系、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三、亲情感受,访谈乡土人物,启迪成长智慧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土壤和依靠。家人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中华传统美德和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会通过家人的言传身教传承下去。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甘南乡土人物访谈”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甘南乡土史课程资源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王万青。他的孙子扎西东智,目前为我校高二·2班的学生,在2019年“乡土人物访谈”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他访谈了自己的爷爷王万青。在活动汇报中,扎西东智提到,四十多年来,爷爷常对身边的人说:“我要用我剩余的时间继续救死扶伤,更重要的是要让全国、全世界看到藏族、汉族两个民族的团结、融合,看到藏区的发展成就。”扎西东智说:“爷爷用一颗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赤子之心书写着自己平凡而又辉煌的传奇人生,爷爷视藏族同胞为亲人,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精神和感人的事迹我铭记在心,它深深地激励着我:一定要继承祖辈的精神血脉,在不断挑战自我的同时,也让自己的生命走得越来越深邃。”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作为历史教师,應立足学情,充分挖掘与合理应用历史课程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历史教学与家庭德育相衔接、相渗透、相配合,努力做到春风化雨,润“心”无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注:本论文系兰州市2019年度教师个人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与家庭德育衔接渗透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19]GR0531)研究成果。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乡土德育历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乡土中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新历史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