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2020-12-23 02:00胡海平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32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

胡海平

摘 要 在开展有机化学实验活动时,通常都会包括易腐、易燃爆的材料,若是操作不合理,就可能会危及实验者本身的安全。而且对于实验活动所在空间来说,若是其中条件也不能符合相关要求,也容易使实验过程伴随安全风险,甚至还会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就应当基于以上考虑,以精细、严谨的态度参与实验,并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对策,以防突发事故,进而在确保人员处于安全条件下开展实验活动的同时,也确保实验活动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活动;安全防护措施

引言

有机化学专业教学中,会涉及有机化学实验项目,参与实验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接触到玻璃材质用具,实验材料基本上也都属于易燃爆、易腐蚀性物质,因而参与实验者在具操作中,若不具备安全意识,就容易导致安全问题或事故。这就需要参与实验者结合既定专业步骤来操作。虽然有机化学实验会伴随以上风险,但大部分化学专业理论需要借助具体实验,才会确保学生充分领悟,以强化实验成效,所以就需要参与实验者结合既定专业步骤操作,以示安全。

1有机化学实验中有关中毒或腐蚀危险得安全防护措施

有机化学实验在具体开展中,涉及一些化学试剂的运用,然而化学试剂也可能会包含危及人身安全的毒性成分,也就是说,在将化学试剂运用于实验环节时,倘若未能进行合理操作,或是皮肤沾染到有毒试剂,就可能会导致相关人员的健康受到影响。不仅如此,在化学实验环节,所涉化学反应也会包含毒性气体,倘若相关人员由于疏忽,使这些气体被吸入口鼻,也可能危及其安全。有机化学实验生产出来的各种有毒物质,其危害程度是分成4级的,其中被划入I级的毒物质有很多,比如苯、汞、氯烯等,但是这些物质在有机化学实验当中使用得非常频繁,所以如何采取方法去正确地使用和处理这些有毒的物质,是非常重要的[1]。除此之外,有机化学实验当中也有一些腐蚀性比较强的试剂,比如碱金属的氯化物,这属于强碱类的试剂,或者是浓的过氧化氢。这些腐蚀性较强的试剂,如果接触到皮肤很可能会造成皮肤的灼伤,所以在处理和使用这些腐蚀性较强的试剂时也要格外的小心。在有机化学实验活动进行前,应保证将防控服装和护目镜佩戴齐全,如此一来,就会保证后续实验活动的安全进行。一部分化学材料危及人体安全的直接因素就是,参与实验者误吸入而所致。所以就需要在具体实验环节,明示以下规定:不能在实验空间饮食,应当将食物存放于实验区域以外,不可把食物送入实验区域,在实验项目结束后,还应立即进行自身清洁,防止防护服上残存的化学试剂沾染到食物上而使人们误食,而误吸入毒性气体,也属于多发性中毒现象,一部分毒性气体会以微小固态的状态被带入人体呼吸道,进而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危及。还有一些化学用剂会通过皮肤的接触进入到人体,所以必须要戴上手套再进行实验,若是手套有破损要及时更换。或者在实验过程当中,如有不慎接触到试剂,要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肥皂进行二次清洗[2]。

2有机化学实验中有关防火的安全防护措施

有机化学实验活动在具体开展中,通常都会涉及对易燃,易挥发材料的使用,因而在相关操作中,就应当有效防控火情风险。一方面在储备易燃材料时,应保证距离火源较远,可以考虑运用专项安全柜。如此一来,就能够防止沾染到钙、白磷等化学材料,并且实验区域内不能存有超标的易燃材料。另一方面,在相关工作中,应考虑到的不只是易燃材料的存放,还应考虑到的是,再对易燃材料进行加热过程中,应结合既定标准和化学材料的特征,来采取正确的加热方式,不可借助不加盖的仪器来加热,即使有化学材料的沸点处于八十度以下,也必须要注意不可直接进行加热处理,应当采取水浴加热模式。在具体加热过程中,也应避免材料沾染到容器以外,并且还应保证附近没有火源,应确保实验空间通风条件良好。如此一来,就能够保证加热气体实时排放,也可考虑将实验安排在通风装置中进行。倘若在相关实验中产生冗余物质,也不可以随处搁置,特别是要注意到不可抛入日常垃圾桶,而是应当知晓冗余物质与水接触会产生很大的化学反应,因而就应当以谨慎的态度进行正确处理。倘若冗余物质体量大,就需要借助专用处理措施,倘若体量较小,则需要将冗余物质集中到有机废液装置中,待积蓄到指定量后,再请专业处理商进行妥善处理[3]。通常在有机化学实验过程中,会接触到专用仪器,因而,就应考虑到安全防控要点,比如,在接触酒精灯过程中,不能通过点燃的酒精灯来助燃另一个,而且在熄燃过程过程中,也不可采取吹灭模式,而是应以专用盖子进行熄燃。另外,在有机化学实验环节,不仅要考虑到对易燃材料的正确处理,还应考虑到实体空间防火装置的安置。倘若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火情,不可出现慌乱态度,而是应以理性姿态来进行处理,尽快借助有效方法防控险情,以避免不良后果的蔓延。

3有机化学实验中有关爆炸的防护措施

有机化学实验活动在具体开展中,如果存在过氧化物,就可能伴随较高的爆炸风险,特别是在发生撞击或温度过高时,这样的风险会提高。另外,专用仪器在组装过程中,若是操作不合理,也容易导致爆炸的不良后果。想要避免这些爆炸后果的出现,就应在预报材料过程中,充分结事既定的专业步骤,同时,将具有易燃爆的材料实时进行降温。若是涉及对易燃气体的加入,就应先保证气体纯度的达标。对于仪器来说,必须要优先选用质量达标仪器,保证安装步骤的规范。

4结束语

有机化学实验活动的具体开展环节,伴随不安全因素实属客观性现象,这就应当由参与实验者借助有效方法做出防控,以切实防止安全问题的出现,应在第一时间借助合理方法予以控制,这样就会切实防止严重事故的发生,保证有机化学实验活动的顺畅化开展。在此期间,参与实验者还应考虑到实验空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因而要具备危机意识,务必要以严谨的态度开展相关实验活动,充分结合既定专业的实验步骤,确保本身与周边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康丽琴,廖慧英,卞明.基于“安全”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河南化工,2020,37(4):66-67.

[2] 朱珮珣,贾宏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意识建立与习惯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9(4):101-103.

[3] 李培峰,劉春颖,高先池.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J].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2):70-72.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的合理应用探析
浅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巧妙整合,让化学不再难学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完善实验准备工作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质量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