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姜品种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2020-12-24 07:53许良佳薛艳丽侯王君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0年4期
关键词:挥发油生姜

许良佳 薛艳丽 侯王君

摘要:不同生姜品种药效略有不同,通过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试验分析可鉴别出不同品种的生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老姜、沙姜、竹根姜、红芽嫩姜4种生姜的挥发油并进行GC-MS分析,通过归一化法计算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沙姜中特有成分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含量较高,为90.43%;竹根姜中特有成分为贡蒿萜醇,含量为4.59%;红芽嫩姜中特有成分为香橙烯,含量为1.45%;老姜中特有成分为[1aS(1aα,3aα,7aβ,7bα.)]十氢-1,1,3a-三甲基-7亚甲基-1H环丙烷[a]萘,含量为1.16%。根据生姜特有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可实现生姜品种的鉴别。

关键词:生姜;挥发油;GC-MC分析

中圖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0)04-0004-04

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根茎,其性温、味辛,不仅是一种食品调味剂,也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可治疗风寒感冒、风寒骨疼、胃寒等多种疾病,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研究表明,生姜有助于保护胃黏膜细胞,对呼吸中枢和心脏有兴奋作用,还可改善血液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生姜提取液可抑制细菌,具有抗氧化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不同地区的生姜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通过对老姜、沙姜、竹根姜、红芽嫩姜4种生姜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用归一化法算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可作为鉴别不同生姜品种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老姜:购自山东济南;竹根姜:购自四川成都;沙姜:购自广东茂名;红芽嫩姜:购自山东潍坊。

试剂:石油醚(60~90 ℃)分析纯;无水Na2SO4。

1.2   仪器设备

安捷伦7890B-5977A GC/MSD气质联用仪;电子分析天平;水蒸气蒸馏装置。

1.3 试验方法

1.3.1 挥发油提取 分别取4种生姜各300 g,洗净后切碎,置于圆底烧瓶中。连接水蒸气蒸馏装置,加热回流提取3 h,收集上层淡黄色挥发油并用无水Na2SO4干燥。

1.3.2 供试液制备 分别取4种生姜挥发油各0.2 mL,用石油醚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密闭且避光低温保存。

1.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条件

1) 气相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30 ℃;载气:He;流速:1.0 mL/min;程序升温:第一步,起始温度70 ℃,保持2 min;第二步,以8 ℃/min升温至170 ℃,保持4 min;第三步,以10 ℃/min升温至250 ℃,保持2 min后再运行5 min;进样量1 μL;分流比100∶1。

2)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离子源温度230 ℃;四级杆温度150 ℃;接口温度250 ℃;扫描方式:全扫描;质量扫描范围:33~600 m/z;电子能量:70 eV。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条件对老姜、沙姜、竹根姜、红芽嫩姜的挥发油进行气—质联用分析,得到4种生姜的总离子流图,见图1-图4。

利用计算机NIST17谱库检索,结合人工比对分析,利用归一化法计算4种生姜各成分的相对含量,见表1。

由图1-图4可知,老姜、沙姜、竹根姜、红芽嫩姜4种生姜的挥发油共有成分为萜类化合物。由表1可知,沙姜中分离出的成分较少,主要是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且含量高达90.43%,可用于鉴别沙姜的定性成分;竹根姜挥发油中的独有成分为贡蒿萜醇、β-人参皂苷 、(Z)-1,4-二甲基-环己烷等,其中贡蒿萜醇含量最高为4.59%,可用于定性鉴别竹根姜;红芽嫩姜中的独有成分为香橙烯、β-人参烯、(+)-epi-倍半水芹烯、4-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六角-2-烯,含量分别为1.45%,0.81%,1.43%,2.63%,可用于红芽嫩姜的鉴别;老姜中的独有成分为[1aS(1aα,3aα,7aβ,7bα)]十氢-1,1,3a-三甲基-7亚甲基-1H环丙烷[a]萘,5-亚甲基-6-(1-甲基乙烯基)-3-环己烯-1-醇等,含量分别为1.16%,0.56%,可用于老姜的鉴别。

3 结论

在4种生姜中,沙姜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含量为90.43%;竹根姜挥发油中的特有成分为贡蒿萜醇,含量为4.59%;红芽嫩姜中特有成分为香橙烯,含量为1.45%;老姜中特有成分为[1aS(1aα,3aα,7aβ,7bα.)]十氢-1,1,3a-三甲基-7亚甲基-1H环丙烷[a]萘,含量为1.16%。上述成分均可用于生姜品种的鉴别。利用挥发油成分及含量来鉴别生姜,可达到区分品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晓宁,吴玲玲.浅议生姜的功效与作用[J].现代园艺,2014(2):212.

[2] 许舒雯,彭丽华,王凯,等.铜陵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 910-6 911.

[3] 熊运海,彭小平.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共有成分的气—质联用及化学计量学分析[J].食品科学,2013,34(16):288-292.

[4] 姜大夫.生姜的药用功能与使用方法[J].湖南农机,2014,41(2):170-171.

[5] 崔庆新,董岩.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45.

[6] 王小飞,吴国泰,牛亭惠,等.生姜的化学、药理及应用[J].中国果菜,2016,36(6):23-26,29.

[7] 谭建宁.不同产地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1,7(4):23-25.

[8] 谭建宁,梁臣艳,黄秋洁,等.广西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3):240-243.

[9] 刘琳琪,刘玉环,赵晨曦,等.不同产地生姜主要活性成分的比较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27(6):1 016-1 021.

猜你喜欢
挥发油生姜
两种方法提取气滞胃痛颗粒方中枳壳与香附总挥发油的效果比较
嚼生姜对付小感冒
巧用生姜防治猪流感
不同产地菊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