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尝试

2020-12-24 07:56浦卫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数学

浦卫星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课堂学习的一种补充资源,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使用微课能突破时空限制,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视频为表现出短小精悍,能揉合到任何一种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中,克服数学课堂教学中抽象内容“空想”的尴尬,将数学中抽象、复杂、逻辑性较强的内容具体化,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本人从教20多年,结合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复习,理顺脉络

微课不仅能重现课堂教学过程,也能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对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打通了知识点间的脉络,让学生能辨析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寻找联系,触类旁通,将知识点编成知识网。例如,在八年级上“分式方程”时,制作微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把它们放在一节微课中呈现,让学生看到三者的关联,掌握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及时将知识梳理,便于后面的学习。再如九年级下“二次函数的图像”时,制作关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微课,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新课导入,注入激倩

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比如:复习导入,演示实验导入,实际问题导入,情境导入,设置悬念等等,微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无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可以制作成微课,尤其数学实验活动,恰恰需要演示、展示,录成数学微课在课堂上呈现,可以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精彩纷呈。例如,在教“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用演示实验导入的微课,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实验:当角的大小不变时,边的比例是一个唯一不变的值, 当角的大小改变时,这个比值就会随之变化。这一发现恰好满足函数的定义,学生对三角函数这一难懂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理解,为整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这一设计让学生见证了发现、探索的全过程,打破了传统的用尺规教学的方法,具有动态直观、数形结合、变化无穷的特点,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知识理解,助推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课、性质课、判定课、讲评课为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大多教师在这些课型中结合课改理念,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其中导学案模式的生本课堂实验在很多学校推广,尽管导学案设计不尽相同,但我概括其基本模式都离不开:导学设疑,疑而生问,问而生趣,趣而思之,思而促学。基本理念都是“以导促学,以学定教”;目的都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其中一個难点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的证明,教科书上的证明方法为“同一法”,这种方法八年级的学生显然认知不够,学生再怎么合作、探究都难以达成学习目标,更不用说自主生成,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3分钟的微课,利用已学的等腰三角形的实例抛出了“同一法”的概念,通过启发式教学,助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短时间内理解了该知识的关键要素。

四、练习巩固,形成能力

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种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微课设计练习非常轻松而且灵活,省去了传统黑板板书和制作PPT的烦恼。

总之,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数学与微课携手走进中学数学教学殿堂,应该是大势所趋,微课适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克服大班额学习的弊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最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让自己更好更快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者。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数学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