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数据环境的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研究

2020-12-25 09:03程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病案信息管理常规

程宇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病案统计室,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医疗信息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病案,病案信息涵盖了医疗过程中所有的内容,主要是记录医护人员进行的各项临床操作过程,是整个医疗服务的详实记录,也是疾病诊断的结果和治疗的成效,对于医院总结经验和制定进一步的医疗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详细准确的病案信息可以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必要时可以将病案信息作为医疗纠纷解决时的重要证据,对于捍卫医护人员权利、解决医患矛盾与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阶段,护士主要是通过纸质介质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记录,然后经历回收、整理、编号、归档和装订等环节,整个工作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容易造成病案信息的破坏和流失。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病案信息管理具有很大的突破性,不只是通过纸质介质记录信息,也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储存和管理全部医疗信息,然后进行提炼和加工,通过分析总结,以生成最终的统计数据,工作效率、质量和医疗水平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2]。本文重点研究面向大数据环境的医院病案信息管理,分别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以及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两段期间的病案信息作为研究标本,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医院病案室在此期间收集的700条信息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实施常规病案管理,视为常规组。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700条病案信息作为实验组。应用大数据环境下新型病案管理模式干预,通过比较两组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最终的管理效果。病案资料来自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心胸外科以及小儿外科等其他科室。常规组:病案信息年龄为5-75岁,平均(42.3±5.1)岁。常规组中98条病案信息来自风湿免疫科,221条病案信息来自内分泌科,168条病案信息来自心胸外科,123条病案信息来自小儿外科,90条病案信息来自其他科室。实验组:病案信息年龄为4-72岁,平均年龄(45.6±4.98)岁。实验组中101条病案信息来自风湿免疫科,196条病案信息来自内分泌科,172条病案信息来自心胸外科,145条病案信息来自小儿外科,86条病案信息来自其他科室。两组病案信息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常规组:常规管理模式,应用纸质介质记录病案信息,然后按照相应的流程把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存储和保管,以方便后期的整理、总结和查看。实验组:新型病案信息管理模式干预。具体的干预方法为:①引用现代新型化信息管理技术,常规的管理模式是对所有病案信息进行收集和总结,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必须引进现代新信息开发、自动识别技术、光盘技术等新型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病案管理的方式,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病案信息的电子化和数字化管理,既能提高病案信息的利用率、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实现医院病案管理信息的最大化分享和利用[3]。一旦实现资源共享,医生的诊疗过程、护士的护理过程等,都可以及时全面的了解到各种信息。同时也方便病人查看自己的病情以及打印诊断结果等相关资料。②重点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医院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市比较复杂的,在人力资源分配等方面肯定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相关数据分析工作的延迟性,因此为了适应大数据发现趋势,必须重点培养一批专业性的人才,邀请大数据病案信息管理方面的专家定期给相关工作人员讲课培训,通过学习交流、经验分享以及实际操作等形式,逐渐将病案管理信息内化于心,从而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病案管理分析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推进整个大数据背景下病案信息管理的进程[4]。③建立完善的电子病案架构:利用科学信息技术,分类处理病案信息,逐渐形成系统化管理模式,方便资料查阅和应用。设置电子病案索引目录,按照病案类型、病案存储时间等不同标准对电子病案进行排序,医护人员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检索病案、查找病案,提高病案的使用效率。在电子病案中同时加入信息保护技术,如设置登陆密码限制访问权限;增设防火墙防范病毒;增加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病案信息被录入之后立即采取备份处理,确保病案信息保存的完整性和安全性。④建立完善的管理模板:随着就诊量的增加,病案信息逐渐增加,信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都有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模板,避免因人员变换等因素造成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可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3 评价指标。两组病案缺页缺项概率以及病案首页质量合格率。

1.4 数据统计分析。SPSS .22软件分析数据,两组病案缺页缺项概率以及病案首页质量合格率用(n,%)分析,数据结果χ2检验分析,如果P<0.05的,则可以证明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2 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整体病案管理效果是比较好的。具体表现在:常规组有5.71%(40/700)的病案有缺页缺项的概率,实验组未出现此种情况,常规组和实验组病案首页合格的概率分别为64.26%(450/700)和99.86%(699/700),两组统计学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医院工作人员在接诊的过程中,病人疾病诊断、用药防范、治疗结果、预后情况等都需要通过病案记录体现,病案室是医院所有科室中的重要部门,主要是对病案信息进行管理,然后通过收集、审核、装订以及储存等步骤,以方便工作人员查阅和患者保险报销等事项,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支持。病案是应用价值比较高的数据资源,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存在管理不当、信息遗漏以及使用率等问题,影响着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传统模式下主要是通过纸质媒介记录病案信息,信息记录的错误率高,且随着储存时间变长会造成信息的遗漏和破坏,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麻烦[5-11]。利用发达的科学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环境的优势,实施对病案信息的高效化管理,可以有效规避传统模式下病案管理的缺陷,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大数据技术能够将信息在短时间内录入到管理系统中,对信息实施相应的处理,同时还可以对病案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和总结,了解在诊疗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能够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12]。医院应当认识到大数据环境下病案信息管理模式变更的重要意义,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在本次研究中,常规组中有40份病案有缺页缺项的现象发生,发生的概率为5.71%,但是在实验组未出现此种情况。在病案首页检查过程中,常规组中450份病案的首页合格,总合格率为64.23%,实验组中699份病案的首页合格,总合格率为99.86%,(P<0.05)。由此可见,实验组所接受的管理模式应用效果较好,实验组病案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12]。

综合以上分析和阐述得知,在大数据背景影响下,对医院病案信息开展现代化管理,可以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医院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借鉴。

猜你喜欢
病案信息管理常规
高校就业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病案突进
常规之外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病案信息化在病案服务利用中的应用效率分析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别受限于常规
医院病案管理与改进策略初探
从信息管理学著作看中国信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