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妇科门诊人流手术应急策略

2020-12-26 21:16王琳武倩通讯作者袁巧王富兰周勤吴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5期
关键词:人流妇科医务人员

王琳,武倩通讯作者,袁巧,王富兰,周勤,吴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 妇科,重庆 400016)

0 引言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1],国家及地方卫生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全民参与防止疫情蔓延。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这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年2月7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简称“新冠肺炎”。研究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跨度较大,多在1-14天之间,个别病例可长达24天,传染性强,且对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预防院内感染是防控的重点内容。妇科门诊人流手术室要面对必须终止妊娠、阴道流血等限期或急诊手术。为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门诊人流手术室交叉感染,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其带来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治指南规范,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妇科人流手术的应急管理策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疫情下常规医疗救治工作的开展,以供参考。

1 成立应急小组,制定应急预案

妇科人流手术室立即成立了由妇科医师、麻醉医师、医院院感员、妇科护理人员组成的应急小组,护士长任小组长,制定了一系列应急举措,如固定就诊人员和工作人员路线;色带明确标识人流手术室区域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优化再造患者就诊、手术、转运及标本运送等工作流程;开展相关工作人员新冠肺炎、消毒隔离、防护技术等相关知识培训;加强防护物品管理等。应急小组医护技(院感员)麻一体化定期防控巡查,根据国家疫情防控要求不断修订人流手术室管理应急措施[1]。

2 医务人员小组实行轮班制上岗制

为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陪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人流手术室根据实际工作量,将工作人员分组,每班配套固定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分批轮岗,1周后交换。小组轮班制上岗既保障了医务人员的休息,减少了医务人员之间的交叉流动,又便于疫情特殊时期人员防控和追溯。

3 强化全员线上线下相关知识培训

应急小组成员专人专项负责,培训内容共分4个模块,包括新冠肺炎知识、消毒隔离知识、个人防护技术及医院、人流手术室应急管理相关制度及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为避免人群聚集交叉感染,同时增强培训的效果,理论知识在微信群里发布,重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学习,以保证医务人员熟知COVID-19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基本治疗;熟悉医院、人流室在COVID-19疫情下的诊疗流程,以便在工作中及时识别隐藏的病例,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2]。同时线下进行个人防护技术如手卫生、穿脱隔离衣等一对一考核过关,以达到人流室医护人员、清洁工、护工等人人知晓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任何问题均可随时咨询应急小组专项培训人员,可立即获得解答。

4 防护物品管理

疫情期间,全国防护物品如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资源紧缺,为保证一线使用,避免医疗防护资源的浪费,在广泛宣传和培训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同时,应急小组成员专人进行防护物资管理。建立了标准防护物资管理清单,同时要求物资管理人员按清单内容根据当日上班的小组人数及患者预约数量发放防护物品,并登记造册。

5 患者筛查

5.1 常规筛查。准备行妇科限期人流手术的门诊患者,均实施网上预约且分时段就诊,挂号前网上填写《来院人员信息登记表》。建议患者及家属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就诊。妇科就诊时,分诊护士检测患者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了解患者有无咳嗽、乏力、胸闷、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将可疑患者分流至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同时,建议1名家属陪护为宜,对患者家属也进行基本排查。

5.2 术前检查。完善妇科相关检查如B超、血常规、凝血象、输血前检查等。由于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在出现临床表现前已有肺部影像学改变,故所有手术患者术前均行咽拭子和胸部CT检查,以便于跟踪调查和随访。

5.3 对疑似患者(发热≥37.3℃,呼吸道症状),请院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会诊,进行排查。CT提示为病毒性肺炎和(或)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为阳性的患者,应立即上报院感科和医务处。对于疑似病例应该立即对其进行就地隔离处理,暂缓手术,在等待确诊和确诊后等候转运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做好相关防护,避免医护人员和门诊患者交叉感染。

6 无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手术流程

6.1 术前准备。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分时段预约手术,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更换手术室专用鞋进入普通手术间。

6.2 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均严格实施手卫生[5-7],实施一级防护。医护人员应穿一次性工作帽、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术衣、护目镜(防雾型)、一次性乳胶手套和一次性鞋套,避免职业暴露。

6.3 术中防护。除手术必需人员外,严格限制与手术无关人员进入,及时清理患者分泌物和呕吐物。

6.4 术后管理

6.4.1 标本处理:常规核对、收集、登记标本,标本袋双层密封,转运箱密闭转运。在《手术标本信息登记本》登记、标本袋交由固定送检人员送检。

6.4.2 医疗废物的处理:一次性手术包、一次性手术器械、辅料等用黄色垃圾袋扎紧封口并注明时间,放置污物通道并及时处理。

6.4.3 手术间处理:手术间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手术间地面用1000 mg/L含氯制剂拖地,器械台、设备、操作台等表面用1000 mg/L含氯制剂擦拭;有患者血迹、体液等污染的物表,直接用2000 mg/L含氯制剂处理[3]。

6.4.4 术毕患者送至单独的房间观察,做好术后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7 急诊患者的手术流程

7.1 妇科流产大出血等急诊患者病情危急,不允许等待,应立即行急诊手术。患者家属或者护理人员网上填写《来院人员信息登记表》,严格筛查体温、流行病学史,可先行血清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作为辅助筛查。

7.2 术前准备。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更换手术室专用鞋进入负压的感染手术间。

7.3 医护人员防护。医护人员严格遵循外科手消毒,实施三级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隔离衣、双层乳胶手套、护目镜(防雾型)、一次性鞋套,避免职业暴露。

7.4 术中防护。严格限制与手术无关人员进入,铺双层一次性床单。患者分泌物和呕吐物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扎,标识为“感染性废物”并注明时间。

7.5 术后管理

7.5.1 标本管理:常规核对、收集、登记标本,标本袋双层密封,转运箱密闭转运。在《手术标本信息登记本》登记、标本袋交由固定送检人员送检。

7.5.2 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废物弃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内,严禁挤压,分层封扎,标识为“感染性废物”,放置污物通道及时密闭转运。

7.5.3 手术间管理:感染手术间应进行空气消毒、终末消毒。手术间地面用2000 mg/L含氯制剂拖地,器械台、设备、操作台等表面用2000 mg/L含氯制剂擦拭;有患者血迹、体液等污染的物表,直接用5000 mg/L含氯制剂处理,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医务人员在缓冲区依次按顺序脱去污染手术衣和手套,进行手卫生。

7.5.4 术毕送患者至单间休息室观察,并做好相应护理,患者离开后休息室内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随访,密切追踪患者是否为感染者,检查结果若为阳性,立即按照国家规定启动新冠感染患者应急预案。

8 结论

目前,通过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国新冠疫情上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的遏制,随着各行业人员的陆续复工,门诊患者人流量将陆续增多,目前新冠传染途径主要以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为主,其他途径尚待明确,妇科人流手术室手术多属于限期手术或急诊手术,工作重,人员多,势必风险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在新冠疫情危机解除前,还需加强妇科人流手术室的管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4-6]。

猜你喜欢
人流妇科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一种多形式计划生育宣教结合心理护理在降低人流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应用研究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