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块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研究

2020-12-27 06:36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528000裴德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石蜡冰冻切片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528000)裴德恩

乳腺肿块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主要治疗手段是肿块切除,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在临床上运用频繁,可对患者乳腺肿块性质进行快速诊断[1]。本次研究入组158例患者,对“乳腺肿块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了临床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诊断、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中选择158例,采取回顾性分析,年龄19~65岁,中位年龄42.6岁,发现肿块时间8个月~5年,中位发现肿块时间2.3年,左侧肿块、右侧肿块、双侧肿块分别是93例、49例、16例,所有患者均签订病理检查知情同意书。本组探究中,良性肿瘤48例、恶性肿瘤80例、非肿瘤病变30例。

1.2 方法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检查送检标本,在核心病变区采集标本切面,术中实施快速冰冻切片,将冷冻托温度控制在-18℃~-30℃,使用OCT包埋剂封好,将其冰冻于冰冻台,切片过程中保证均匀切刀,厚度4~6um,将其平贴于载玻片并固定,固定时使用甲醇固定液,采取HE染色处理,封片处理时使用中性树胶。病理医师对乳腺标本进行肉眼观察,记录病理组织大小、类型等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切片病理诊断,对冰冻报告进行确定,以石蜡切片诊断剩余组织,将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石蜡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诊断标准是术后石蜡诊断结果。

1.3 统计学计算 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t检验、X2检验,分别用于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计算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本研究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结果确诊率98.10%,共计155例,良性肿瘤49例(31.01%)、恶性肿瘤78例(49.36%)、非肿瘤病变28例(17.72%)。术后石蜡诊断结果:良性肿瘤48例(30.37%),恶性肿瘤80例(50.63%),非肿瘤病变30例(18.98%),将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后石蜡诊断结果进行对比,P>0.05。分析诊断准确性影响因素,包括肿瘤3cm以上、X线钼靶未出现钙化灶等。

3 讨论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对乳腺肿块性质诊断准确率较高[2],临床认可度高,可对患者肿块良恶性进行快速判断,冰冻切片还可对患者病变范围进行确定,为临床医师确定手术切除范围提供一定依据,将肿瘤边缘成功切除,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尤其是选择保乳手术患者。

临床上也应对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误诊及漏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患者治疗不足或者过度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乳腺癌在临床上常见,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若早期发现乳腺癌,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分析乳腺癌疾病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是乳腺肿块,临床检查措施较多,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X线钼靶及彩色多普勒B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方法来早期发现乳腺癌患者,大部分患者经过影像学检查后仍不能将乳腺肿块性质进行准确确定,传统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容易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误诊率较高,因此,临床上提出了术后石蜡诊断,效果可靠。但是选择石蜡切片确诊,患者需要等待5d,若患者病情危重,实施难度较大,对比而言,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在术中快速取得病理切片,及时获取诊断结果,了解患者病变情况,准确确定肿块切除范围。

本组结果:对比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结果及术后石蜡诊断结果(P>0.05),分析诊断准确性影响因素,包括肿瘤3cm以上、X线钼靶未出现钙化灶等。结果证实,乳腺肿块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可行性较高,对患者绝经状态、X线钼靶钙化灶、肿瘤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增加患者诊断结果准确率。

综上,乳腺肿块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结果较为准确,对比术后石蜡诊断结果,差异不大,分析误诊及漏诊影响因素,包括X线钼靶未出现钙化灶及肿瘤3cm以上等,值得临床推荐。后续探讨中,临床应扩大样本选取数量,延长样本选取时间,对如何降低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结果误诊率及漏诊率进行进一步分析,以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指导及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石蜡冰冻切片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冰冻太阳光
国内石蜡行业现状及发展应用
了不起的冰冻动物园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国内石蜡市场概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