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息平台联合电话回访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院外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2-27 06:36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耿贝贝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绞痛依从性康复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453000)耿贝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10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016年4月~2018年8月),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41~69岁,平均(58.14±4.03)岁。对照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40~68岁,平均(57.83±4.11)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出院后对照组常规电话回访,内容包括强化疾病相关知识及PCI术后注意事项,叮嘱患者谨遵医嘱用药,切勿私自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加强科学体育锻炼等。上述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移动信息平台实施院外干预:①建立“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微信群,出院前指导患者进群,并关注“不稳定心绞痛PCI术”订阅号,为院外治疗患者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及信息提供平台,并设有专人管理;②院内组建信息干预小组,制定院外干预方案及信息推送内容,其中订阅号每日推送1次与疾病、健康等相关的文章,如康复计划、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内容需经责任护士审核通过方可上传,微信群内定时提醒患者用药及到院复诊,并设立固定提问时间,如晚间6~8点,医护人员及时解答,常见问题系统整理,收集相关资料推送至订阅号,以供患者查看参考;③针对不同患者特点及反馈意见,实施针对性院外健康教育,合理使用微信“@”功能,依从性较差者重点关注提醒,年龄较大理解能力差者,多以通俗易懂视频、音频方式等推送健康内容;④适当推送、分享心理干预内容,指导患者正确宣泄不良情绪,增强康复信心,对负性情绪严重、康复信念差者加强管理。两组均干预4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依从性。得分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②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越好。③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护理满意度,得分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5.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PCI术后院外治疗依从性94.44%(51/54)高于对照组72.22%(39/54)(P<0.05)。

2.2 生活质量 两组S A Q 评分干预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 5),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提高(P<0.0 5),且观察组(7 5.7 6±1 0.7 1)高于对照组(70.34±9.88)(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9%(50/54),高于对照组的75.93%(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与移动信息平台创建,阅读微信等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临床逐渐将移动信息平台用于辅助开展护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2]。对于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院外治疗患者,通过移动信息平台分享疾病及健康相关知识,可建立实时有效沟通机制,以尽可能满足其对PCI术后康复知识的需求,并充分利用了医疗资源。此外,通过移动信息平台发布的大量信息,可对患者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并能实时解决患者院外治疗期间遇到的康复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S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电话回访基础上联合移动信息平台进行院外干预,可有效提高不稳定心绞痛PCI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且分析原因可能与移动信息平台上述诸多优势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移动信息平台联合电话回访,有利于使临床护理工作得到患者认可。分析原因可能在于,该模式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可为患者实时提供疾病康复所需信息,护理质量高且可取得满意效果,故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移动信息平台联合电话回访有利于提高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院外治疗依从性,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且护理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心绞痛依从性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