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文献字词札记四则

2020-12-28 12:48
关键词:音义刻本

曾 良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研究汉语词汇的历时变化,必须借助古籍文献。而古籍中往往有众多的俗写,一个字对应的是哪个词,我们在研究历时词汇的意义及其演变时,必须注意这些问题。

1.䆘

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养牛、马、驴、骡第五十六》:“当阳盐中间,脊骨欲得䆘。”注:“䆘则双膂,不䆘则为单膂。”“䆘”字,石声汉校释:“意思是窄小而突起。”[1]526䆘,乌甲切,《汉语大字典》(修订本)据此解释为“窄小而突起貌”。而缪启愉先生《齐民要术校释》则把正文和注文的“䆘”径改为“窊”[2]417,校释曰:“‘窊’(wā),各本原作‘䆘’(注同)。按:‘䆘’,字书解释是‘入脉刺穴’,别无二义,讲不通。《四时纂要·正月》作‘当阳盐中间脊欲得窊’,《疗马集》附《牛经》‘相耕田牛’亦作‘窊’,据改。窊谓凹下,以是否凹下分双膂或单膂,参看注释【一一】。”[2]418到底哪种解释正确?缪先生从古籍异文将“䆘”改为“窊”,没有进一步从语言文字学上加以阐释。这里想就此字作一些探讨。《齐民要术》中的“䆘”确实是窊的意思,因为是口语词,文献中有种种不同的写法。“䆘”或写“翈”“”“狭”等。《碛砂藏》本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一《序品第一》:“鼻不匾㔸,唇不骞缩,面不窊翈,体肤光润。”(40/331/a)①所引各种大藏经在文末标明册数、页码和分栏,下同。《碛砂大藏经》,线装书局,2005年影印;《永乐北藏》,线装书局,2000年影印;《中华大藏经》,中华书局,1984—1996年影印;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版。卷末《音释》:“窊翈:上乌瓜反。下正作凹,乌甲反。”(40/339/a)《高丽藏》本作“窊狭”(25/49/b)。《永乐北藏》本亦作“窊翈”(54/406/a),卷末附《音释》:“窊翈:窊,乌瓜切,不满貌。翈,胡甲切。”(54/420/b)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五“窊”条:“上乌瓜反,平声字。《考声》云:低下也。《说文》:污邪下也。从穴瓜声。瓜音寡华反,象形字也。下衔甲反,《考声》云:水沟相著也。从甲夹声。经作‘翈’,鸟翮上小毛,非经义也。”[3]112《3一字佛顶轮王经》虽然写作“翈”“狭”等,均不是本字,慧琳注意到这一点,故释此经时,改为“窊”。然而“”字也很难说是其本字。佛经中“窊”的“”显然不是指“水沟相著”,我们认为这里“翈”“”就是凹下的意思。《碛砂藏》的《音释》值得重视,它明确指出了“翈”字“正作凹,乌甲反”,说明“翈”“”与“䆘”同词,䆘也是音乌甲切。“窊䆘”是同义并列。上文“面不窊䆘”的语义理解,可参考《法华经》的“窊曲”,就可基本揣度出来。《妙法法华经·随喜功德品》:“面色不黑,亦不狭长,亦不窊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敦煌卷子S.520《法华经疏》:“经曰:‘面色不黑’至‘不可喜相’者,此无面恶。面恶有四:面黑者色乏红颜;狭长者形亏满月;窊者边高中下;曲者额亚颐钩。”《卍新续藏》本《法华经知音》卷六:“窊曲,凹面也。”(31/449/b)“䆘”字虽为窊、凹下的意思,从古代音训材料看,应该读乌甲反,故《齐民要术》中的“䆘”字不能径改为“窊”,《四时纂要》和《牛经》中用“窊”是同义词互换。《大正藏》本《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身体窊䆘,毛发上答,于一毛端有万八千毒恶小虫之所唼食。”(21/484/c)《碛砂藏》本《开元释教录》卷六“佛牙安置钟山上定林寺”,原注:“佛牙可长三寸,围亦如之,色带黄白,其牙端䆘凸若今印文,而温润光洁,颇类珠玉。”(96/400/b)卷末附《音释》:“䆘凸:上於甲反,下也。今用凹。下徒结反,~起也。”(96/421/a)《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八有相同的文字。“䆘凸”即凹凸义。按:《音释》中的“凹”字,应该音《广韵》的乌洽反,《广韵·洽韵》:“凹,下也。或作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坳凹”条:“《苍颉篇》作䆟,乌狭反。䆟,垫下也。《字苑》:凹,陷也。”[3]1390依据王力先生《汉语语音史》,隋至中唐语音,《切韵》洽韵和狎韵的开口二等均属洽部[4]208。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二十四亦有对《开元释教录》“䆘凸”条的音义:“上乌甲反,下田结反。”“䆘”或作“”,《大正藏》本《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三:“彼转轮王所有床宝,立能平正安隐不动,不高不下、不广不狭、不长不短、不坤不垤、不坚不软、不澁不滑,柔软得所。”(9/332/a)其校勘记曰:“不坤不垤”,宋本作“不埤不垤”,元本、明本、宫本、圣本作“不凹不凸”。按:“坤”、“埤”是“”之讹变。《中华大藏经》本《可洪音义》卷六《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不”条:“乌甲反,下也,窊也。正作凹、闔(圔)三形。”(59/744/b)《集韵·洽韵》:“圔,窊圔,声下皃。”另外,“䆘”字还是“压”的俗写,从这个角度可以推知它应该音乌甲反。《法苑珠林校注》卷四十《舍利篇·舍利感应记》:“诸沙门相与椎试之,果有十三玉粟。其真舍利,铁䆘而无损。”[5]1276此段文字又见《广弘明集》卷十七,亦作“铁䆘而无损”①见道宣《广弘明集》17卷,《碛砂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年,第223页。,卷末《音释》曰:“铁䆘:下音押。”实际上,“䆘”即压的俗写。《中华大藏经》本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二十九《广弘明集》“铁䆘”条:“乌甲反。”(60/567/c)《永乐北藏》本《广弘明集》卷一七末附《音释》云:“䆘:音押,镇压也。”(138/344/b)“铁䆘而无损”谓真舍利用铁去压砸而无损坏。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九十八“铁压”条:“黯甲反,杜注《左传》云:压,损也。《说文》:坏也。从土厌声。《集》从穴作‘䆘’,《说文》:刺脉穴也。非镇压之义也。”[3]2164慧琳对《广弘明集》音义时直接把词条“铁䆘”改为“铁压”。“䆘”字的此义,《汉语大字典》等字书失收。“压”字在唐宋以来俗写众多,除写“䆘”之外,还有“押”“岬”“庘”“”等②,如敦煌卷子的压座文写作“押座文”,《中华大藏经》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二十五“押攒”条云:“与‘压拶’同也,俗。”(60/366/a)

“䆘”字表示凹、低下的含义亦可写作“庘”。《碛砂藏》本义凈译《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毘奈耶》卷十二《毁訾语学处第二》:“时居士子耕至日晚,牛放青稊,躬持草担,并取柴束,驱畜而归。至彼村隅,长者迎见,遂即相将到其宅所。时居士子扫除廠庘,布以干土,并设火烟,多与牛草。”卷末《音释》:“廠庘:上昌两反,下音押。”(67/517/b)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十一“廠庘”条:“上昌掌反。《考声》云:屋无四壁也。下黯甲反。《字书》云:庘㢎,屋下貌也。㢎音争甲反。”[3]1598上揭“廠庘”明显作名词,是指牲畜的圈舍。“庘”依旧取污下、低下的语源义,盖农村牲畜棚舍一般都比较低矮。“庘”字辞书中还有“屋坏”的义项,语源也与凹下、低下有关。《集韵·狎韵》:“庘,坏屋谓之庘。一曰豕屋。”《玉篇·广部》:“庘,屋欲坏也。”《广韵·狎韵》:“庘,屋坏也。”赣南客家方言犹有此词,如“老祠堂屋脑上一个庘”谓老祠堂屋顶上凹下一个窟窿;甚至不限于房屋,如“窝头打得一个庘”即锅子打得一个窟窿,地面被水冲刷等形成的天坑可说“地上冲得一個庘”。

2.泼③

②可参郑贤章《〈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研究》,第676 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泼”字,不见于《说文》,《玉篇》中有记载,看似中古汉语的一个新词,文字形体尚未固定,有不同的字形。实际上,其语源是可以追寻的。“泼”这一词或作“㧊”“”“沛 ”“ 泲 ”“”“癹”等字形。《大正藏》本《陀罗尼集》卷八:“若但有人,常欲受持金刚法者,每日平旦洒手面已,即以右手掬于净水。呪七遍竟,向东散却。三遍之,后㧊己身,即入房内作护身法。”(18/852/b)“㧊”字,《大正藏》校勘记曰:元本、明本、甲本作“泼”。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十七释《陀罗尼集》“之”条:“潘末反,《考声》云:以水散地也。《韵诠》从犮从水作沷,《集训》云:弃水也。经作泲,亦通。”[3]115《4大正藏》本《陀罗尼杂集》卷八“大自在天王所说呪名摩酰首罗天”:“七遍诵之,烧白胶香,以华散酒,上向沛之。”(21/625/c)《碛砂藏》本《陀罗尼杂集》卷末《音义》:“沛之:上正作泼,疋末反,浇沛也。应师作,亦疋末反,非此用。”(93/469/a)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三释《陀罗尼杂集》“之”条:“疋沫反,谓以浇也。经文作‘泲’,非也。”[3]1254因俗写“巿”、“”二旁相混,如“肺”或作“胏”是其例,故“沛”或作“泲”。因是动词,或从“扌”为“”“”①当一个词作动词时,字形往往增旁或换旁为“扌”,更多语例可参曾良(2014)《汉字俗写规律在古籍整理中的利用》,《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8辑。。《龙龛手镜·手部》:“:俗。:正。普末反,推~也。”[6]218又《龙龛手镜·水部》:“:普活反,水~也。:古文。普末反,今作癹,~水也。”[6]23《6碛砂藏》本《如意轮陀罗尼经》卷末《音释》:“,普末反。”(34/436/a)S.5541《受戒文》:“焚烧山泽,溉灌六(陆)田,拂扑蚊䗈,烧煮鸡子,热汤地,损害无穷。”(《英藏》7/241/b)

泼字或作“沷”,《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五引《益州记》:“越嶲先烧炭,以盐井水沷炭,刮取盐。”《大正藏》本《大日如来剑印》:“自觉身心不安之时,当须速以灰水摩,洗一金银器,或白瓷器,取少许新汲水,以军荼唎真言加持七遍,或二十一遍,或一百八遍然饮之,应时即定,如汤沷雪。”(18/199/a)“沷”就是“泼”的异写,但是古籍中俗写“沷”“沃”相混,人们往往会校改为“沃”字。《大正藏》本《经律异相》卷四十五《老母悭病时见地狱婢行善睹有天堂四》:“昔王舍城东有一老母,悭贪不信。其婢精进,常行慈心,念用二事,利益群生:一者不持热汤沷地;二者洗器残粒常施人。”“热汤沷地”即热水泼地。“沷”字,《大正藏》校勘记:宋本、元本、明本、宫本作“浇”。“跋扈”的“跋”或作“拔”“㧊”,张衡《西京赋》:“睢盱拔扈。”李善注:“拔与跋,古字通。”《集韵·末韵》:“㧊,㧊㨭,自任无惮也。”晋代《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再莅盛德颂》:“西嵎㧊㨭,扬越内侵。”故表示泼的意思之“沛”字,可写作“沷”。泼的意思或作“跋”,《水经注·渭水一》引曹丕《列异传》:“武都故道县有怒特祠,云神本南山大梓也。昔秦文公二十七年伐之,树疮,随合。秦文公乃遣四十人持斧斫之,犹不断。疲士一人,伤足,不能去,卧树下。闻鬼相与言曰:‘劳攻战乎?’其一曰:‘足为劳矣。’又曰:‘秦公必持不休。’答曰:‘其如我何?’又曰:‘赤灰跋于子何如?’乃默无言。卧者以告,令士皆赤衣,随所斫,以灰跋;树断,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祠。”

《楚辞》刘向《九叹·远游》:“升虚凌冥,沛浊浮清,入帝宫兮。”王逸注:“弃浊秽,入天帝之宫。”闻一多新义:“沛当为㧊。《淮南子·说林篇》曰:‘游者以足蹷,以手㧊。’《字镜》㧊同拨。拨有弃义,故注训‘浊’为‘弃浊秽’。今本字作沛,盖涉下三字从水而误。”[7]319按:“沛”字也不能说是误字,这是正字俗用,借“沛”字表示弃义。《广雅·释诂一》:“拨,弃也。”《释名·释言语》:“拨,播也。播,使移散也。”《伍子胥变文》:“一向(饷)摩灭楚军,状似热汤拨雪。”《敦煌变文校注》云:“又‘拨’字,刘凯鸣校:‘拨’是‘泼’的形近而讹。”[8]12按:“拨”字不误。“拨”有“播撒”义。《释名·释言语》:“‘拨,播也。播,使移散也。’伯二五五一残《道经》:‘或引水入穴,煞害众生;或热汤拨雪,煞害众生。’伯二一八七《破魔变文》:‘先铺叆叇之云,后降泼墨之雨。’‘泼’字斯三四九一作‘拨’。宋杜安世《凤栖梧·闲上江楼初雪过》:‘迭秀危横,拨山千朵。’”(54页)说明近代汉语即使有了“泼”字,也还有写“拨”字者。由此看来,在上古汉语,“拨”字既可是弃别的东西,也可是弃水;到了中古汉语,专门为弃水造一后起区别字“泼”。中古汉语即使有了“泼”字,字面也没有固定,或作“沛”“沷”“㧊”等。唐宋时期,抛弃水以外的其它东西,仍用“拨”字,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唐司空图《喜王驾卜仪重阳相访》诗:“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宋王安石《少狂喜文章》诗:“拨书置左右,仰屋慨平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八“拨聚”条:“补达反,拨,理也,亦发扬貌也。《广雅》:拨,除也。拨亦弃也。《律》文作‘跋’,非体也。”[3]1531《摩訶僧祇律》卷十七原文作:“比丘向草木火中,有已然者、有未然者,比丘跋聚者,波夜提。若跋火落未烧地,越毘尼罪。得持铁抟瓦跋火聚,无罪。”《摩诃僧祇律》中“拨聚”的“拨”虽然不是弃除义,可以看出“拨”或音借作“跋”。宋人郭忠恕《佩觹》卷上云:“雀(胥恭反)之、鎗鐽(音义皆缺)之鐽、浇潑(普末反)之潑,(此皆非古字,王存乂《切韵序》云:形声、会意,施行已久。)其备率有如此者。”可见郭忠恕是批评“泼”字的写法“非古字”,亦即是俗字。

3.撓

S.2368《佛经律疏》:“佛自提一髑髅,授与梵志:‘看髑髅为是女为男?’鹿头即提髑髅,以手撓之,曰:‘此是女髑髅。’或曰:‘坐何等死耶?’答曰:‘坐寒冷食不消化,故致死耳。’”(42/242)“撓”字是什么含义,值得关注。鹿头梵志的这个故事,见于《增壹阿含经》。《大正藏》本《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尔时,世尊取死人髑髅授与梵志,作是说:‘汝今,梵志!明于星宿,又兼医药能疗治众病,皆解诸趣,亦复能知人死因缘。我今问汝,此是何人髑髅,为是男耶?为是女乎?复由何病而取命终?’是时,梵志即取髑髅反复观察,又复以手而取击之,白世尊曰:‘此是男子髑髅,非女人也。’”(2/650/c)“撓”字对应于“击”字,应该是近义词,结合字形分析,“撓”字“堯”旁表声,跟“墝”“磽”等类似,推测应该是“敲”的俗写。下面看古籍文献中有印证材料,证明我们的推断是正确的。《大正藏》本《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七:“初夜听法已,中夜到房撓户。问言:‘是谁?’答言:‘是舍利弗。’‘房已满。大智!’复有撓户,问言:‘是谁?’答言:‘我是大目连。’”(22/445/c)校勘记曰:“撓”字,宋、元、明、宫本作“敲”。可洪对此有音义,《高丽藏》本《可洪音义》卷十五:“撓房:上苦交反,正作‘敲’。”(63/97/b)《大正藏》本《萨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卷六:“云何户橝?比丘不得闭户作声。开户时先当撓户,当徐徐入,使脚迹不作声。”(23/601/c)可洪有解释,《高丽藏》本《可洪音义》卷十七:“撓户:上苦交反,正作‘敲’。”(63/194/c)

《大正藏》本《中阿含经》卷五十九:“大王!彼东向大屋开窓闭户,世尊在中,大王欲见者,可诣彼屋,在外住已,謦欬敲户,世尊闻者,必为开户。”(1/793/a)慧琳对此“敲户”有音义,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二“敲户”条:“苦交反,《说文》:横挝也。亦下击也。经文作‘撓’,非字义也。”[3]1419说明慧琳看到的经文作“撓”,是“敲”的俗字。《高丽藏》本《可洪音义》卷十二对《中阿含经》音义:“撓戶:上苦交反,正作‘敲’。”(62/694/a)

《大正藏》本后汉康孟详译《佛说兴起行经》:“捕鱼置岸上,以杖敲其头。”(4/167/a)其校勘记曰:宋本、元本、明本作“撓”。《慧琳音义》卷五十六“枝(杖)敲”条:“《苍颉训诂》作,同,苦交反,下击也。经文作撓,非也。”[3]1505

《碛砂藏》本姚秦竺佛念译《菩萨处胎经》卷三《五道寻识品第十二》:“次第菩萨见八、七、六,然复不见一生补处举足下足,况欲敲钩锁骸骨欲分别之,此事不然。”(39/450/b)《可洪音义》卷九释《菩萨处胎经》:“撓勾:上苦交反,击也,正作‘敲’。又呼高、奴巧二反,搅也,乱也,非此二呼。”(62/552/b)《碛砂藏》本西晋竺法护译《修行地道经》卷五《行空品第二十一》:“鼓琴当工,撓节相和,不急不缓,不迟不疾,知音时节,解声粗细,高下得所。”(90/132/a)《可洪音义》卷二十一:“撓节:上苦交反,正作‘敲’也。”(63/337/a)

《出三藏记集》卷一《集三藏缘记第一》:“即夜到僧堂门,敲门而唤。大迦叶问言:‘敲门者谁?’答言:‘我是阿难。’”①僧祐《出三藏记集》,第8页,中华书局,1995年版。“敲”字,《高丽藏》、《大正藏》本作“撓”。《可洪音义》卷二十四释《出三藏记集》云:“撓门:上苦交反,正作‘敲’也。”(63/429/c)从上例子看来,“敲”俗写“撓”当时很流行。

4.㼘

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卷九《又陪楚州韦舍人阊门游宴次韵北阊门》:“崒基崇岸,湾环隘近艘。”(163页)《全唐诗补逸》卷十录作“㼘”(211页),盖不知是“屼”之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卷九《游天台山》:“天莫覩穹崇,上攒三㟮。”(159页)“㟮”即“㟮屼”。《汉语大字典》“㼘”字条剧《改并四声篇海》引《搜真玉镜》音瓦,《篇海类编·器用类·瓦部》:“㼘,山皃。”因此,《汉语大字典》释义为“山貌”。但上文的“㼘”显然当释读为“屼”字。“屼崒”更多或写“崒屼”,如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卷三《题苏州思益寺》:“两峰髙崪屼,一水下淫渗。”(56页)“屼”字,刻本作“”。宋代杨杰《无为集》卷四《丰湖歌》:“一峯崪屼九霄落,万里怒涛推拥来。”或作“崒兀”,参《汉语大词典》。现在说说为何“屼”会写作“㼘”?古籍俗写中“兀”“瓦”常相混,因“兀”“瓦”均可俗写为“”。例如: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十二《寄何判官昌浩》:“蓝岑竦天壁,突如鲸额。”(315页)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卷十二《早过漆林渡寄万巨》:“巉巗注公栅,突陈焦墓。”(316页)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卷十《梦李白》:“天明梦觉白亦去,此身天地间。”(187页)宋蜀刻本《郑守愚文集》卷一《送张逸人》:“人间疎散更无人,浪孤舟酒身。”(37页)此诗四库本《云台编》卷中作“浪兀孤舟酒兀身”。以上“”“”均当释读为“兀”字。又如宋蜀刻本《新刊权载之文集》卷三十《答客问》:“及夫中外荡析,邦家臲,则相传曰:殆天数乎?非人力所及也。”(355页)宋蜀刻本《新刊元微之文集》卷六《缚戎人》:“荆棘深处共潜身,前困蒺藜后臲。”(146 页)“”“”是“卼”之俗。再看下面例子,“瓦”俗写或作“兀”,敦煌卷子S.388《正名要錄》列“、”:“右字形虽别,音义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即是“瓦”字。S.610《启颜录》:“最后至器行,见大口瓮子。”“”是“瓦”之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卷一《观宋州田大夫打球》:“晓氷蹄下裂,寒杖头鸣。”(35页)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卷十《和杜舍人题华清宫三十韵》:“守吏齐鸳,耕民得翠珰。”(170页)“”“”是“瓦”之俗。宋蜀刻本《姚少监诗集》卷四《寄无可上人》:“终须执屦,相逐入牛头。”(68页)宋蜀刻本《新刊元微之文集》卷二《书异》:“瘴云愁拂地,急溜疑注。”(81页)“”“”是“瓶”之俗。中华书局标点本《南齐书·张融传》引《海赋》:“碨(於磊)泱(於朗)(音阿),流柴磹(五感反)(五窟)。”(723页)按:“”实际即“屼”的异写,“五窟”是反切。四库本徐文靖《管城硕记》卷二十一补《正字通》阙字,举例引《南齐书》:“‘流柴断㼘。’㼘,五窟切,无㼘字。”“断”字似误。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第四册《张长史集》录《海赋》作“流柴磹(五感反)㼘(五窟)。”(3页)而四库本《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七十八、《御定历代赋汇》卷二十四均作“屼”。《磧砂藏》本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十九梁宣帝《游七山寺赋》:“既嵯峨而荫映,亦嶤而阡绵。”(102/115/a)卷末附《音释》云:“嶤:上吾叫反,下五骨反。~~,山危貌。”(102/141/a)可以看出正文与注文的字形有细微差别,均是“屼”的俗写;《大正藏》本《广弘明集》卷二十九作“嶤屼”(52/338/c),而校勘记曰:宋本、元本、宮本作“”。

《康熙字典》“㼘”字条:“《字汇》:五寡切,音瓦,山貌。”然而《正字通》认为“㼘音瓦,山貌,并非”。《类篇·山部》:“屼,魚屈切,屼崒,山皃。又五忽切,山皃。又牙葛切。”由此看来,《篇海类编》《康熙字典》等字书认为“㼘”音瓦恐怕是站不住脚的,至少是还没有找到可靠的语例,应该是读字读半边造成的。

赞宁《宋高僧传》卷十七“释法明”条:“诸高位龙象,抗御黃冠,翻覆未安难定明。”(415页)范祥雍校勘记曰:“:原本作,各本如此,《音释》亦同。按字书无字。臲(五结切)(五骨切)见于《周易·困》上九,为双声连绵词。”(437页)底本《碛砂藏》作“”(113/70/b),我们明白上面“兀”旁的俗写原理,就能理解“卼”写瓦旁了。

猜你喜欢
音义刻本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古人做书为什么不加页码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龙龛手镜》“拆”字考
论东巴文对称型字组的结构特征及音义功能
黑城所出《地理新书》刻本残片考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大戴礼记》版本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