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教20条”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思考和研究

2020-12-28 01:59杨成华
科技资讯 2020年31期
关键词:双师型职业院校护理

杨成华

摘  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其中明确提出在高职院校应“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而该文着重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出发,笔者以护理专业教师和附属医院护士的双重角色出发,浅谈如何在护理专业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护理专业双师型队伍,为国家社会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保障。

关键词:职业院校  护理  双师型  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1(a)-0132-03

Thinking and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Double Type" Teachers of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20 Item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YANG Chenghua

(Department of Nursing, Da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azhou, Sichuan Province, 635000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it is a powerful power to promo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romot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January 2019,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i.e. "20 vocational education items", which clearly proposed that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of dual teacher te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nurs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uthor starts from the dual roles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nurses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and discusses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dual teacher in nursing major in order to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we should establish an excellent double division nursing team.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Double teacher type; Teacher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我们平时经常提到“职教20条”,其中明确提出在高职院校应“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1]。并且做了进一步说明:从2019年起,職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3]。而该文着重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出发,笔者以护理专业教师和附属医院护士的双重角色出发,浅谈如何在护理专业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建设。

1  护士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双师型教师,其延伸内涵较多,有学者认为双师是“双职称”,即教师职称(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之外取得另一职称;亦有学者认为是“双素质”,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专业实践的素质;或者有的认为是“双证书”“双能力”等[4-5]。上述说法均有一定道理。而对我们护理专业来说,双师型教师指的就是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护(士)资格证,同时具有教师职称和护(士)师双职称,又同时具有护理知识教学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的人才。单纯有教师的职称和能力,是纸上谈兵,谈不上实践;而单纯只有护理实践能力和医院工作经历,则又缺乏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授课能力。只有两者结合,双师双能,才能有效互补,才能教好学生。

2  建设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举措

想要建设护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笔者认为应该出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完善补充机制

首先,优化护理专业双师型师资的外引机制。除了核定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外,允许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由学校自主聘用护理专业兼职教师,财政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拨付专项经费,或按照项目工资制、年薪制拨付薪酬。其次,要落实学校的招聘主体地位。护理专业教师招聘以测试护理专业技能和执教能力为主,可采取考察的方式招聘医院中的护理能手等高水平技能人才。还有就是要建立技能教师特聘岗位,实施“能工巧匠进职校”计划和产业教授选聘工作。

2.2 建设一系列培训体系

教师培训坚持“全员、全程”原则,构建由建制培训、定制培训、个性培训组成的培训体系,实现培训内容精致化,培训管理精细化,培训目标精准化。上一点着眼的是外引,而这一点则强调应该把精力和心思花在内培上面。要优化培训体系,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深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构建职业院校护理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这个体系不仅是有护理专业课程,还应该具备师德、医学公共基础课、教科研能力(包括教改科研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等不同类型内容的培训项目体系。

2.3 立足互促互融,提升实践教学技能

建议新入职、无医院护理工作经历专任教师在入职3年内,安排累计不少于1年时间,全职或兼职到附属医院或其他相关医院顶岗实践。或根据教学工作需要,来安排3~6个月的全职下医院实践,原则上不安排教学任务;兼职下医院由教师在业余时间或寒暑假安排。不仅针对新人,对老教师亦然,建议老教师每5年应有累计不少于6个月参与医院护理实践,实践形式主要是寒暑假和兼职下医院实践的时间,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实践时间可累计计算。同时要鼓励在岗或有医院经历的护理教师,围绕”校企开发课程”“横向课题”“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校企合作[6]。

2.4 坚持问题导向,做好补强短板、查漏补缺

畅通相关问题的反馈机制和问责机制,学院领导班子要把心思放在创新培养机制上。通过实施新入职教师培养导师制和教研实习制,解决新进教师成长不足问题。青年教师实施多元化培养,改变过去单一的同标准考核方式,以教科研项目为培养载体,解决青年教师发展潜力挖掘不足问题。领军人才实施团队化培养,以专业或专业群为依托,以护理名师为中心,建立以个人+团队的形式进行培养,形成师资培养集群,解决教师发展团队不足问题[7]。

2.5 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护理专业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护理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常抓不懈,既要严管,又要厚爱,让教师真正成为人之师表、道德模范。

3  结语

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髙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双师型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国家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职教教师专業标准体系,明确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素养的国家要求。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任用管理制度。而对护理专业来说,基于护理专业的专业特色,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护理专业双师型队伍,从而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梦卿,陈佩云.“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8):79-84.

[2] 田红磊,蒋金伟,纪海玲,等.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1):102-104.

[3] 方耀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及多元化保障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0(6):61-64.

[4] 黄海燕.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制度建构与培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0(5):67-74.

[5] 杨栋.河南省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19.

[6] 李神美,高燕,李运梅,等.“双师型”护理学青年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8(5):11-15.

[7] 李晓婷.“双师型”教师在护理教学中的优势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9):75-76.

[8] 曹振宏,吕宏伟,王晓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36-37.

[9] 刘宵静.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新西部,2020(12):122,124.

[10] 高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农家参谋,2020(3):267.

[11] 仝金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4):170-171.

[12] 李晓.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之管见[J].职业技术,2019,18(11):62-66.

猜你喜欢
双师型职业院校护理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