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丑鱼亲鱼培育技术

2020-12-28 02:12李飞刘小沙高欣东李妹妍
河北渔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培育

李飞 刘小沙 高欣东 李妹妍

摘 要:为节省成本,缓解亲鱼来源紧张的局面,使用人工培育的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替代野生公子小丑鱼作为亲鱼,进行了人工小丑鱼亲鱼培育技术研究,主要技术包括:幼鱼培育、成鱼培育、产卵期管理及病害防治。

关键词: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亲鱼;培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小丑鱼作为一种大众休闲海水观赏鱼类,以其漂亮的外表、可爱的体态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小丑鱼是热带海水观赏鱼最重要的经济品种之一,全世界已发现2个属28个种,目前较受市场欢迎的有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黑公子小丑鱼(Amphiprion ocellaris black)、黑背心小丑鱼(Amphiprion percula)、双带小丑鱼(Amphiprion clarkii)[1]以及人工选育品种雪印小丑鱼、毕加索小丑鱼等[2]。其中公子小丑鱼属于鲈形目 (Perciformes)、雀鲷科(Pomacentridae)、海葵鱼属(Amphiprion),小丑鱼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珊瑚海域,大部分能够与海葵共生,又叫“海葵鱼”[3]。一般小丑鱼成年个体体长6~10 cm,最大可达13 cm,近年来,小丑鱼繁殖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相对于淡水观赏鱼繁殖产业来说,其产业蕴含着更大的商机,但由于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持续破坏,海洋资源过度捕捞,导致野生小丑鱼渔获量持续下降,加之长途运输损耗,能进入市场的野生小丑鱼不足20%。目前,小丑鱼繁殖场使用的亲鱼几乎全部是野生小丑鱼,限制小丑鱼繁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亲鱼难以获得。受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基于产教融合的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支持,为达到小丑鱼亲鱼自繁自给,开展小丑鱼亲鱼培育技术研究。笔者从事小丑鱼繁养殖工作已8年,积累了丰富繁养殖经验,结合实践经验来看,使用人工培育的公子小丑鱼作为亲鱼完全可以替代野生公子小丑鱼作为亲鱼,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成本,缓解亲鱼来源紧张的局面,同时还可以提高种鱼配对率,增加繁殖产量,极大的提高养殖效益。现将公子小丑鱼亲鱼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1 幼鱼培育

培育公子小丑鱼亲鱼一般要从3 cm的幼鱼开始,在幼鱼培养过程中,随着幼鱼体长的增长,挑出个头大、体态好、活力强的幼鱼继续培养至成鱼。培育幼鱼,最好使用易观察的循环水水族缸养殖,水体1.0~1.5 m3为宜,密度600~800条/m3,水温26~28 ℃、盐度30‰、pH值在8.0~8.4、光照强度8 000~10 000 lx,光照周期18∶6(H∶D),饲料一般选择富含DHA的商品鱼饲料,同时配合使用冰鲜饵料,每天投喂4次,分别为6:00、10:00、14:00、18:00,除下午14:00投喂冰鲜饵料外,其余都投喂商品鱼饲料,冰鲜饲料由虾肉、鱼肉和扇贝肉搅成肉泥而成,商品鱼饲料一般使用超级微囊饲料,每天换水2次,上午10:00投喂完吸底換水,下午18:00投喂完吸底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体的1/5,同时养殖环境增加一些遮蔽物,如活石、死珊瑚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幼鱼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

公子小丑鱼从3~5.5 cm为快速生长阶段,在此时期,幼鱼体长会出现大小不同的现象,部分较大个体的幼鱼会欺负个体较小的幼鱼,且时常出现幼鱼死亡现象,要及时捞出死亡幼鱼,避免破坏水质。一般养殖6个月时,70%左右的幼鱼体长为5~5.5 cm,这是要及时将小于5 cm的幼鱼捞出,一方面它们很难再生长,另一方面避免被同类伤害致死,剩余个体较大的幼鱼继续培育。

2 成鱼培育

一般幼鱼养殖8个多月时,部分个头较大幼鱼就开始出现性腺发育。群游的幼鱼中,通常个头最大者会发育成雌鱼,而仅次于它的一条幼鱼则发育成雄鱼,此时这两条鱼会出现共游现象,且时而驱赶其他同类。出现共游的这两条鱼,基本已配对成功,此时要及时捞出这对小丑鱼到亲鱼培育缸单独培育,否则其他小丑鱼性腺很难再发育。一旦捞出此对鱼,一般1周内便可再次观察到共游现象,及时捞出,周而复始,不断捞出共游小丑鱼到亲鱼培育缸单独培育。

亲鱼培育缸最好使用3层循环水水族缸,上面2层培育亲鱼,最下一层处理水质,每对亲鱼为一个独立空间(40 cm×40 cm×40 cm),亲鱼缸水体并无特殊要求,水温28 ℃、盐度30‰、pH值80~8.4、光照强度4 000~6 000 lx,光照周期12:12(H:D),饲料选择人工配合饵料(见表1),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9:00、16:00,在每对亲鱼培育缸内,放置一个花盆,以便产卵用,每天下午投喂完换水1次,换水量为总水体的1/4。刚开始两条鱼个头相差不大,一般在0.5 cm左右,但之后体长较大的个体,会迅速发育,体长快速增加,一般发育成雌鱼,而另一条鱼体长基本不变或缓慢增加不超过1 cm,一般发育为雄鱼。

3 产卵期管理

亲鱼一般再培育4—6个月,即可出现产卵现象,亲鱼一旦出现产卵,将全年产卵,每月产卵2次,产卵100~500粒,不同亲鱼产卵数量不等,产卵量相比野生亲鱼较少,但差距不大。亲鱼在产卵前一天,会用尾鳍拂去周围的砂灰,用嘴仔细清除欲产卵区域的藻类和污物等,作为产卵床,且具有强烈的攻击行为。亲鱼喜欢在下午产卵,且喜欢把卵产在光线较偏的地方,一般产在花盆内侧,产卵当天,雌鱼腹部会伸出3~4 mm长的产卵管,雄鱼伸出1~2 mm的输精管,产卵时雌鱼雄鱼交替产卵和射精,1~2 h即可完成产卵。产卵数量少于200粒或颜色为透明白色,一般是亲鱼营养不良所致。小丑鱼在繁殖期有护卵习性,经过8~9 d的护卵,受精卵破膜形成仔鱼。一般人工亲鱼除了产卵量少于野生亲鱼外,受精卵的孵化率和仔鱼的成活率基本与野生亲鱼无异。

4 病害防治

4.1 幼鱼期病害防治

幼鱼期一般养殖密度较高,注意防范细菌性感染。除了保证换水量外,在循环水上水口处,添加1盏5 W的紫外灯,24 h开灯。

幼鱼养殖后期,时常会出现打架现象,注意防范水霉病。每隔3~5 d,药浴幼鱼1 h,药浴时,将幼鱼捞到一个50 L的桶内,桶内放5 mg/L的硫醚沙星,充气,药浴完成后捞回幼鱼到培育缸。

4.2 成鱼期病害防治

人工养殖的成鱼早已适应人工环境,抗逆性较强,但由于养殖空间较小,性情较为暴躁,易突发细菌性感染,颜色变浅,全身发白。此时采用淡水浴3~5 min,最好使用纯净水,水温与亲鱼培育缸温度一致,注意观察亲鱼在淡水中的反应,如反应剧烈,适当减少浸泡时间。

参考文献:

[1]

白海锋,李晓光,张霖,等.八种小丑鱼与五种海葵相容性的初步研究[J].水产养殖,2011,32(11):11-13.

[2] 张薇,孙志宾,马爱军,等.双锯鱼属(Amphiprion)四种鱼种比较胚胎学研究和进化探讨[J].海洋与湖沼,2018,49(03):671-681.

[3] 刘亚娟,胡静,马振华.小丑鱼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19,38(04):575-580.

(收稿日期:2020-10-13;修回日期:2020-11-06)

猜你喜欢
培育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与启示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第十一道 黑色饪食气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像爱自己一样爱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