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变与适应中更新教育方法、理念和执行力

2020-12-28 11:51解建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班级家长工作

解建影

疫情突发,整个社会好像按下了暂停键,以往的节奏都跟着发生了变化,教育也不例外。“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服务,让学生在居家的同时继续保障学习与成长,教育信息化适时登上时代的舞台。如何更理性、科学、有序地开展线上教学?复课之后,如何进行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的融合?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迎接?……这次疫情时期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适应变化,更新管理理念

1.教师线上实践

思想建设做在先。防疫工作的开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干部为副组长、全体教师为组员的防疫工作小组,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沟通,确定人员职责。第一时间开展线上教育教学与防疫工作。通过教师组内视频座谈、同伴分享交流,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将教师分成学科组与级部组,每日进行教师及学生健康情况的摸排,对全体师生健康情况了然于胸。以《致石园小学全体教师一封信》的形式做好教师工作,引领教师思想建设。教师将防疫工作放在首位,不遗漏、不忽视每一位学生,在陪伴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学生每日关注新闻与时事,不仅关注疫情的每日发展,同时开展向英雄人物学习的活动,学生记录、书画、制作视频等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技术指导不落后。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如利用腾讯会议等软件进行在线教研活动,并同步进行活动内容整理,对每周课程内容进行复盘,对即将讲授的内容进行重难点研究与分析,通过学校公众号、个人美篇账号等工具进行组内教研活动的整理与宣传,将有效的做法进行梳理,不同学科组和级部组进行再研究与借鉴,促进教学实效与质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教师、学生成长中的典型做法,借助宣传的力量,进行多角度的报道,传递正能量,发出好声音。面对有困难的教师,团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应用最少一种软件开展班级工作。

资源内容充分用。利用市区级资源,教师与学生同步听课,并将市区级微课与学习资源进行转化与讲解。教师结合本班学困点、典型内容进行再加工,录制4~5分钟的微课,进行资源补充。学生在学科教师的陪伴下,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同时,学校教师团队制作的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工作群下发,辐射更多学生。

2.班级微群引领

教师与学生不能见面的日子中,班级群的建设与应用作用非同小可。每个班级群都是数个家庭的凝聚点,教师每日在群内了解学生健康情况,及时进行沟通与慰问。全班学生在班主任的统筹安排与自己主动申请相结合的情况下,形成5~8个小组。每组有小组长、管理员、宣传员和统计员等不同的角色,这种同伴之间的微群,对学习任务的布置、同伴之间的帮助与协作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教师在每个小的群里,也可以针对每组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对应的指导与设计。

适应了线上学习之后,微信群不仅成为学生互帮互助的平台,更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互相展示美术作品、秀一下乐器独奏、来一段体育运动的视频、拍摄一段厨艺片段……小小的班级群,不仅仅是维系学习的功能场所,更变成了维系情感的“班级小屋”。班主任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与点评,也能更多角度地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借助信息技术,孩子们更愿意展示自我、展示生活,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互相结伴成长。

当分享成为常态,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我当小讲师”课程的引入,就恰逢其时。摆好录像设备,借助家庭中的小黑板、作业本、A4纸,就地取材,学生们将自己讲解一道例题的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借助简单的学具,如磁扣、小红豆等将问题过程演示一遍,并拍下这些清晰的时刻,生动活泼的做法,获得了同伴的一致称赞。羞于表达的学生有了自己专属的舞台。借助信息技术,每个孩子都成了一名小讲师,都有了自己展示的空间。

迎接变化,更新教育方法

1.管理模式突破

在防疫常态化的今天,校园更加严格了除学生以外人员的进入,在下发关于学生内容的通知时,班级微信群成了家长了解信息的第一渠道,通过家长对各种信息的了解与熟悉,利于家校之间交流,也为学生的成长更好的护航。

在班级管理模式中,初步形成班主任统管,家委会成员监管,班级小组长协管的模式。微信中接龙、群签到等小程序的应用,帮助教师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種上报数据与信息也更准确、更细致。通过问卷调查、群投票的功能,让管理更加公平公正,同时信息及时存档与调取,既促使工作更高效,也让工作的痕迹更清晰和透明。

2.评价方式尝试

线上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在开展的同时保障实效是最关键的问题,评价的作用就不容小觑了。每个孩子将自己的作品或者课程完成情况,进行组内分享与上传,小组长进行初步统计,教师进行最后核查,做到双向评价,既有同伴之间的相互指导与研讨,又有教师的带领与跟进。

与此同时,制定班级课程完成与作业积分统计表,多角度对学生课程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累计学生个人积分,每周进行量化总结、评价与展示,通过量化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提升与改进的方面,并通过电子奖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奖励。

复课之后,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评选出“自主”“自律”“自觉”好少年,让学生怀有期待、怀有目标。同时,通过量化了解,教师的指导也更有针对性,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以及薄弱点,给予具体、精准的指导与帮助,促进学生的发展。

3.协作途径变化

孩子牵动着家长的心,是万千家庭的牵挂,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带领家长一起成长,成为首要任务,云端在线的帮助与指导应运而生。借助腾讯会议、钉钉家长群、小黑板等多样的在线软件,教师们不仅开启了在线教学,也开启了线上的家长交流会。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视频会议不仅缓解了家长焦虑的心情,也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家长的支持,教育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发生,信任在视频的两端建立起来。

根据调研,发现家长的需求也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部分学生不仅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家长还额外帮助孩子设计了其他学习内容,部分学生主要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条件限制,完成学校的基本内容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会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给出可执行的操作方案,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学业任务,逐一解决问题。

利用变化,更新执行方式

1.文档辅助

复课复学已经半年的时间,这半年的常态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坚持用有效的信息化手段辅助日常的工作。如每日的教育教学统计、师生健康情况的摸排以及每日数据的上传等方面,利用腾讯文档、石墨文档、金山文档等软件的在线可编辑功能,发挥多人同时可编辑的特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信息的遗漏。

在征集师生作品、信息等方面,文档的在线可编辑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保证了信息传达的准确与高效。教师第一时间可以知晓活动的进展与动态,便于教师安排各项工作,完成工作内容的创建与编辑,如方案的研讨、会议记录的整理、方案的设计等,便于进行统筹管理。

2.数字记录

在记录教师与学生成长方面,视频的方式能带给人更强的现场感。通过指导教师和学生应用,各种APP再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抖音、快手等学生耳熟能详的软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录周边的生活,而且还能让学生分享自己拍摄的作品。学校在复课过程中做的各项准备工作也登上首都教育抖音号,成功的分享激起学生返校的期待,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转变成学校育人的方法,会让教育的效果更理想。透过一个个移动终端,学生更加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也更了解自己。信息化,让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

这个时代是快速发展的时代,改变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无处不在,技术的发展随时都在发生,孩子们接触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作为教育工作者,迎接改变,尝试改变,拥抱改变,利用改变,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与新时代的学生并肩前行,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

猜你喜欢
班级家长工作
班级“四小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不工作,爽飞了?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选工作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