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12-28 01:09卢宁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1期
关键词:民本中华书局孟子

卢宁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政治文化资源,有很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可以成为今天启迪智慧、涵养道德的有益支撑。其中,民本思想就是中国古代优秀政治传统中的精华。

商周时期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萌芽,《五子之歌》中已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①的字眼,到了西周,周公又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位的衰落和新兴封建势力的兴起,政治家、思想家们对于民众力量的认识更加清晰,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加以着重阐释,形成了一股思想大潮,儒家学派的代表孔孟荀三人对民本思想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使得民本思想体系初步形成。

当然,如果对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可以发现,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立君为民、民为国本和爱民养民。

立君为民,即君主为民而设,《尚书·泰誓》有言:“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②意思是上天降生了普通的老百姓,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和老师,而这些君主和老师的唯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泰誓》虽是后人整理成文,但这段文字曾被《孟子》引用,也就是说孟子赞成《泰誓》中的天为民而作君师说。我们众所周知的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说以及荀子提出的君舟民水说,其实都是由立君为民这个理念推论出来的。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第二个理念,是民为邦本。中国传统的思想家、政治家都认为只有人民才是国家体系的基础,政治稳定的条件。《论语·尧曰》:“所重:民、食、丧、祭”③,在孔子看来,民比食、丧、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都要大,因为如果没有民,后面的一切都无从谈起,更进一步说明他对民众的关注程度。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之后,孟子在这一基础上又提出了“仁政”学说,这一学说充分贯彻了孟子所向往的“民本”,并使他的民本思想更加充实完整。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第三个内涵,是爱民养民,这是统治者的执政目标。在富民与教民关系上,儒家向来主张先富民而后教民。孔子强烈反对“不教而杀”,主张对民进行道德教化、礼乐教育。在孟子看来,一方面,统治者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生活有保障;另一方面,统治者要对民之子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后 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至于教民的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强调道德人伦。荀子也在《荀子·大略》中提纲挈领地阐释了先富民、后教民思想。

由于孔孟荀所处的历史环境的限制,他们的民本思想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即他们的民本思想不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是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而提出来的,是一种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的驭民之术。我们肯定孔子“民本”思想和现代“以民为本”的本质区别,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孔子“民本”思想是现代“以民为本”思想的萌芽,为其实现向现代“以民为本”的转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衔接点。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为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文化渊源。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无不把“以民为本”作为其执政理念。毛泽东曾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曾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出全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腳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胡锦涛也明确表示要努力做到“忠于祖国、一心为民,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八届一次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首先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后,在多个场合均提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种思想就是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扬弃与升华。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为建设清廉俭朴、务实担当的干部队伍提供了历史“龟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着各种权力,要用这个“公权”为人民谋利,决不可将“公权”变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其实,我国大部分领导干部都能注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然而,仍有那么一部分从政人员经常滥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缺乏公仆意识,没有时刻守住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没有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结果做出了不少贪污腐败、有损民心的事情,最后只能锒铛入狱,后悔不迭,这些人不妨好好温习一下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也许能从中得到一些滋养。

可以说,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拥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融入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血脉,注入民族复兴的不竭力量,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衡量我们党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我们党不断由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的不竭力量之源。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2]慕平译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3]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版。

注释:

①慕平译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3月,第51页。

②慕平译注:《尚书》,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3月,第119页。

③张燕婴译注:《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第309页。

(作者单位:中共曲阜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民本中华书局孟子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兜底治疫
磨刀不误砍柴工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政治合法性的三种来源及其内在关系
试论洪遵的生平和著述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