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酸亚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评价

2020-12-29 04:04肖海霞龚景进刘育娜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铁蛋白缺铁性贫血

肖海霞 龚景进 刘育娜

(广州市番禺区第七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怀孕的第2 ~3 个月,最常见于社会和经济地位较低的妇女。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时,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常表现为头晕、心慌、乏力、食欲减退、恶性呕吐等症状,孕妇常见的贫血原因是铁元素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且妊娠期贫血可引起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并发症,主要治疗方式是口服补铁制剂,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重要作用[1-3]。目前研究表明,EPO 的生物学活性不仅限于血液变化,可作为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对其他组织具有神经保护、抗炎和抗氧化活性,能够刺激一氧化氮和强化血管生成[1-2];另外,EPO 除了对造血功能的作用外,越来越多的人关注EPO 对胎儿的潜在作用及其在妊娠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拟探讨琥珀酸亚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妊娠期缺铁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为早期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妇女提供有效的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及诊断标准

选择2019 年8 月—2020 年4 月于我院治疗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实验组年龄20~40(28.15±2.03)岁,对照组年龄22~39(29.24±1.28)岁。两组年龄、体重、妊娠期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妊娠18 ~35 周的患者;诊断标准[3]:贫血:红细胞计数(HCT)<3.5×1012/L,血红蛋白(Hb):<110g/L;轻度贫血:红细胞计数(3.1 ~3.5)×1012/L,血红蛋白:100 ~109g/L;中度贫血:红细胞计数(2.1 ~3.00)×1012/L,血红蛋白:70 ~99g/L;重度贫血:红细胞计数(1.1 ~2.0)×1012/L,血红蛋白:49 ~69g/L。

1.2 实验分组

实验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200mg/d,3 次/d 及肌内注射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1000U,皮下注射,3 次/d;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200mg/d,3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 周。

1.3 评价标准及不良反应事件

评价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患者缺铁性贫血的改善程度,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4-6]。治愈:患者临床表现消失,各项化验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各项化验好转;无效:患者临床表现与各项化验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2 周后的血常规及血清铁蛋白化验结果,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便秘、恶心呕吐、血压高、胎儿生长受限)。采用心电图数据和胎儿运动活动监测孕妇的一般情况和胎儿的健康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及血清铁蛋白化验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及血清铁蛋白化验结果比较(±s)

红细胞计数(×1012/L) 血红蛋白(g/L) 血清铁蛋白(ug/L) 转铁蛋白饱和度(%)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实验组 40 2.54±0.65 3.71±0.23 10.732 <0.001 68.12±12.29 112.56±14.25 14.936 <0.001 11.45±2.25 16.75±2.52 9.922 <0.001 13.26±1.36 18.21±2.64 10.542 <0.001对照组 40 2.31±0.72 2.86±0.42 4.173 <0.001 67.56±13.14 95.12±19.65 7.374 <0.001 11.58±2.56 13.41±1.26 4.056 <0.001 13.69±1.71 14.54±2.12 3.214 0.002 t 值 1.500 11.227 - - 0.197 4.544 - - 0.241 7.498 - - 1.245 6.855 - -P 值 0.138 <0.001 - - 0.844 <0.001 - - 0.810 <0.001 - - 0.217 <0.001 - -组别 例数

1.4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精确Fisher 法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统计,P<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1 周后,进行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实验组治愈32 例,有效6 例,无效2 例,对照组治愈12 例,有效15 例,无效13 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95.0% vs 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RBC、Hb、SF 及TS 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的腹泻5 例,便秘4 例,恶心呕吐为6 例,血压高1 例,对照组腹泻4 例,便秘4 例,恶心呕吐7 例,两组均无胎儿生长受限,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增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n(%)]

3.讨论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在孕妇妊娠期内高发,若不及时治疗对母体和胎儿的危害严重,而有效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胎儿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治疗方法通过口服补铁来平衡体内铁含量,但疗效缓慢,且仍有一部分胃肠吸收功能不好的患者未能达到良好的治疗疗效,既往研究提示输血治疗也可改善贫血症状,但不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1],因此,选择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替代治疗方式已经成为治疗贫血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策略。

EPO 是由166 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分子大小为34kD 的糖蛋白,主要来源于肾脏间质细胞(80%~90%)和肝脏Ito 细胞(10%~20%),少量产生于肝脏、肺、睾丸、子宫、脾脏、淋巴细胞、大脑巨核细胞和角膜细胞中,在胎儿时期,其主要来源于胎儿的肝脏和胎盘[1]。EPO 编码基因位于7 号染色体上,其活性的靶点是位于骨髓中的造血系统中,主要调节红细胞的生成。EPO 通过细胞因子受体的第一家族受体(EPO-R)对靶细胞发挥作用,EPO 和EPO-R 结合激活酪氨酸激酶JAK-2 通过转录因子STAT5 激活Bcl-2 和Bcl-XL 基因,可阻止血液中红系前体细胞的凋亡,并刺激其向成熟红细胞的分化[1]。研究表明,在子痫前期母体血浆中EPO 浓度升高,其原因是胎盘内的血流减少,胎盘缺氧,滋养细胞产生EPO增多有关,可纠正孕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水平,另外,早期妊娠EPO能够促进滋养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1,7]。因此,选择EPO 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比较显著升高,且两组治疗1 周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说明铁制剂联合EPO 治疗能够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长,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研究还发现,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表明铁制剂联合EPO 无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采用琥珀酸亚铁联合EPO 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显著提高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治疗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明显升高,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可靠,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铁蛋白缺铁性贫血
铁蛋白:疫苗设计新平台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你对贫血知多少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综合防治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乳中的乳铁蛋白
新生仔猪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