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膈肌起搏联合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0-12-29 04:04曹炯罗莉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呼吸肌血气呼吸衰竭

曹炯 罗莉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6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指的是在原有病变基础上气道出现严重水肿、充血以及分泌物排出不畅等,进一步增加了气道阻力,使气流受到限制。同时引起呼吸肌无力或者呼吸肌疲劳是导致慢性肺病出现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治疗方法以改善呼吸肌疲劳为主。II 型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系统不能维持正常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以至于在静息状态下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最常见的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运用呼吸机可降低呼吸负荷,增加吸氧量,排除二氧化碳潴留。改善呼吸功能,减少肺部感染,避免肺性脑病,减少死亡率。体外膈肌起搏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符合呼吸生理的通气方式[1]。同时也是辅助呼吸的有效方法,有许多优点,诸如使用简易、成本低,病人耐受性高、适应症广。体外膈肌起搏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技术已较成熟并大量应用于临床。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可同时改善呼吸肌疲劳、增加肺通气,能更快的改善II 型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改善全身状态[2]。本次研究对体外膈肌起搏联合无创通气改善II 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在2018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对象为40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II 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的研究患者均是经本人志愿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符合伦理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分组按单纯使用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组(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 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3 例,女性7 例;年龄55 ~86 岁,平均年龄(70.5±6.5)岁;病程范围1 ~20 年,平均病程(10.5±3.5)年。对照组男性14 例,女性6 例;年龄53 ~84 岁,平均年龄(68.5±6.5)岁;病程范围1 ~22 年,平均病程(11.5±3.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确诊为慢阻肺加重期II 型呼吸衰竭患者;(2)均具有自主意识且可将自我意愿明确表达出来;(3)均具有较好的配合度;(4)均具有较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1)合并明显意识障碍者,不能配合无创呼吸机;(2)呼吸衰竭严重需要接受气管插管,并行有创机械通气者;(3)接受过心脏起搏器植入或其他影响体外膈肌治疗者;(4)出现肺栓塞症状者;(5)不明原因咯血者;(6)合并血管炎以及肺结核等疾病者;(7)存在语言障碍或者精神障碍者;(8)治疗依从性较低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单纯无创呼吸机治疗 慢阻肺加重期II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飞利浦V60 呼吸机)辅助通气,规范3d、7d 治疗后对患者的血气指标(PH 值、PCO2、PO2、Sp02)进行评价。

1.2.2 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 慢阻肺加重期II 型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外膈肌起搏(戴福伦EDP),30min/次,2 次/d,规范3d、7d 治疗后对患者的血气指标(PH 值、PCO2、PO2、Sp02)进行评价。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全身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血气分析指标主要包括PH 值、PCO2(二氧化碳分压)、PO2(氧分压)、以及Sp02(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全身症状改善情况判断标准包括:(1)显效: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气促、食欲、精神状态明显改善;(2)有效: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气促、食欲、精神状态部分改善;(3)无效: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气促、食欲、精神状态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所采用的软件为SPSS20.0,对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全身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以[n(%)]表示的资料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气指标

观察组治疗前血气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PH 值 PCO2(KPa) PO2(KPa) Sp02(%)观察组 20 治疗前 7.32±0.07 11.33±0.27 8.26±0.67 84.4±5.20治疗后3d 7.34±0.03 9.46±0.30 9.04±0.42 88.7±4.37治疗后7d 7.36±0.05 7.2±0.40 10.13±0.80 95.7±6.67对照组 20 治疗前 7.31±0.08 11.06±0.67 8.13±0.54 83.2±5.47治疗后3d 7.32±0.02 9.83±0.60 8.56±0.61 84.9±3.24治疗后7d 7.34±0.04 8.53±0.80 9.06±0.81 88.6±3.62

2.2 全身症状改善效果比较

观察组全身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全身症状改善率比较[n(%)]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II型呼吸衰竭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由于吸烟以及大气污染的影响,导致该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多发于老年患者,主要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基础性疾病较多,导致治疗难度较大。患者发病后会削弱劳动力,肺功能会出现进行性减退现象,对其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至急性加重期会导致气道出现严重水肿,气道分泌物排除不畅等[3],肺功能持续恶化,由于免疫力低下,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导致病情反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较多并发症。

在COPD 状态下,膈肌形态、厚度变薄,膈肌低平,活动幅度减小,肺泡通气量下降,造成缺氧和CO2潴留,同时,COPD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和CO2潴留,导致II 型呼吸衰竭程度进行性加重。对患者的身体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呼吸肌无力或呼吸肌疲劳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治疗以改善呼吸肌疲劳为主,II 型呼吸衰竭存在时,可通过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肺泡通气量。促进CO2排出,降低CO2分压,同时增加氧分压,改善呼吸衰竭程度。肺功能得到改善,减少反复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4]。

呼吸肌是呼吸的动力,其中膈肌是最重要的呼吸机,体外膈肌起搏器(EDP)通过体外电极对膈肌进行功能性电刺激,无创伤性,使膈肌有规律地收缩,逐步恢复患者的膈肌功能。

研究中通过对慢阻肺加重期运用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与单纯运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比较,在患者血气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提示PH 较前上升,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CO2潴留明显下降。故观察组明显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CO2分压,改善II 型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起到了显著的改善作用[5],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状态[6]。减少患者住院的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综上所述,无创通气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但本次例数偏少,还需继续观察。

猜你喜欢
呼吸肌血气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患者卒中后呼吸肌训练对卒中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