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护理查房在提高护士核心能力中的效果探讨

2020-12-29 04:04盛蓓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护士长分段

盛蓓

(南京脑科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者评价护理实施效果、了解护士工作性质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主要的方法[1],护士核心能力是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绩效考核、护士职业规划、人才选拔的重要参考依据[2]。临床上往往通过护理查房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护士在护理程序的运用上、专科操作、知识系统性整合上,人文沟通、评判性思维、文献的查阅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因此,开展好护理查房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临床工作繁忙,一次护理查房从准备、安排到最后的查房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临床上实际运作过程中总有打折扣的时候,如在查房的过程中有其他工作的打扰,加上护士排班的性质,总有护士没有办法参加或者无法全程参加,这样学习上就会有片面之处。我们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对查房的形式作了部分微调,采取分段式查房,分段式护理教学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形式[3],所谓分段式护理查房是指一次查房不是一次完成,分成3 ~4 次完成,每次查房的时间在10 ~20min,将护士在床边的评估及病情的汇报采取分段式进行。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病区组织护理查房96次,传统护理查房与分段式护理查房交叉进行,其中采取分段式护理查房总计48 次。以我院呼吸科一个病区的全体注册护士为对象,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8 名护士,观察组48 名护士。两组护士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查房模式,由护士长根据科室制定的年度查房计划,查房时间规定为晨交接班时,查房对象为计划中制定的病种或者病情较重出现并发症,需特殊护理的患者,查房当日由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进行,查房前被查护士需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疗、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提出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并由被查护士根据患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的措施,参与查房者予以补充,护士长最后进行查房总结,每次查房的时间在40 ~50min,查房结束1 周内对查房遗留的问题进行追踪。

1.2.2 实验组采取分段式护理查房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查房前准备。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根据病区全年的分层次培训计划中护理查房的计划以及该名护士的能级及专科水平提前2 ~3d 选择1 例典型专科病例,由该名护士查阅病历资料,进行护理体检以及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将该资料上传至病区护士的QQ 群。(2)科室护士根据主查人上传的资料,复习包括该病种的疾病相关知识、护理常规及通过查找文献学习护理新进展等方面的知识。(3)实施阶段。①查房首日: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主持,被查人在晨会上介绍病情并汇报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护理计划和措施,其他护士根据其汇报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结束首日查房前,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对此次查房进行归纳总结,从查房思路、护理程序的运用上进行点评,纠正其在专科知识上模糊的概念,给予正确的结论与理论依据,并针对护理问题有导向性的给护士留下思考问题,本次查房重点为护士规范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掌握患者的护理要点、重点以及难点;②查房的次日:由护士长主持,被查人以及当日上班的护士共同到床边,查看主查人如何针对患者现阶段情况进行护理评估、专科查体、完成实境式操作,如可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PICC 带管患者功能锻炼情况等,检查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健康宣教患者知晓情况,此阶段全体参加查房的护理人员可以在床边进行补充,护士长也可以询问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感受和需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回到办公室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抽查相关的专科知识点,启发年轻护士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其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将本病例中涉及到重点知识及难点问题再次进行回顾。本次查房重点为查看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护士解决患者实际护理问题的能力;③1 周内由护士长追踪查看上次查房遗留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④为了巩固查房学习的效果,查房的PPT、相关的文献资料均科室QQ 群文件中,供未参加的护士以及全体护士反复回顾学习,查房中的知识点纳入本月分层次的理论考核中。

1.3 效果评价

(1)根据查房记录在最后一次查房结束后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按照江苏省临床护士工作能力考核方案要求[4],结合本院实境横断面考核章程所制定的“护士临床工作实境能力考核标准”,从病情掌握、病情评估和观察能力、临床护理思维、专业知识点掌握、规范动手能力、应变处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人文关怀8 个项目进行,总分为100 分,所有考核标准及细则均需考核小组集体讨论后确认,保证考核标准的客观公正。(2)各层级护士考核成绩。由护士长、教学护士根据科室护士分层次培训计划定期考核,包括笔试、技能操作考核,各项技能操作考核采用护理部制订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科室制订“专科技术操作规范” 为标准,满分为100 分。(3)护士的核心能力在启用分段式护理查房前以及采取分段式护理查房后12 个月后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5](CIRN)对两组护士进行测评。该量表包括有7 个维度、58 个条目,以Likert 5级计分法,采用0 ~4 级评分法,0 分表示完全没有能力,1 分表示能力较差,2 分表示能力一般,3 分表示能力较强,4 分表示很有能力,得分范围为0 ~232 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908,分数越高说明护士的核心能越强。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查房模式护士满意度的比较

向护士发放调查问卷,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由护士独立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问卷调查的具体内容为被查护士对该种查房的模式自我评价,包含满意和不满意两项选择,共计发放问卷96 份,回收问卷96 份,问卷有效率100%,统计结果表明,分段式护理查房护士满意度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护理查房模式满意度比较[例(%)]

2.2 两组查房模式护理质量综合指标的比较

分段式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思维、专业知识掌握、应变处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人文关怀及素养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护理查房模式各项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种护理查房模式各项考核成绩比较(±s,分)

项目 观察组(n=48) 对照组(n=48) t 值 P 值病情掌握(10 分) 7.98±0.86 5.87±1.12 11.141 0.00病情评估和观察能力(20 分) 17.46±1.01 15.0±1.38 9.351 0.00临床护理思维(30 分) 27.13±0.79 23.46±2.32 9.849 0.00专业知识掌握(10 分) 7.13±0.67 5.27±1.10 10.103 0.00规范动手能力(10 分) 7.58±0.79 5.58±1.13 10.126 0.00应变处理能力(8 分) 7.75±0.57 5.19±0.947 15.236 0.00沟通表达能力(8 分) 7.10±0.52 5.21±0.92 12.430 0.00人文关怀及素养(4 分) 3.92±0.28 3.48±0.58 4.449 0.00

2.3 两组查房模式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采取分段式护理查房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种护理查房模式护士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3 两种护理查房模式护士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考核成绩 操作考核成绩观察组 48 88.83±4.95 92.23±3.57对照组 48 84.50±6.01 88.46±4.47 t 值 - 4.795 5.327 P 值 - 0.0002 0.0014

2.4 两组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评分的比较

向两组护士发放调查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表,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由护士独立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放96 份,回收96 份,回收率100%,采取分段式护理查房后护士核心能力在各项指标上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种护理查房模式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评分比较(±s,分)

项目 观察组(n=48) 对照组(n=48) t 值 P 值评判性思维、科研 27.70±3.59 23.83±4.89 6.568 0.00临床护理 26.33±5.89 23.20±6.15 5.825 0.00领导能力 28.48±5.63 23.35±7.78 6.753 0.00人际关系 24.31±4.82 21.92±5.98 4.045 0.00法律、伦理实践 22.25±4.94 21.40±5.44 2.855 0.00专业发展 19.04±3.71 16.04±5.22 5.409 0.00教育、咨询 22.12±3.69 17.02±5.00 7.889 0.00

3.讨论

3.1 提高护士临床思维能力

相关研究显示,护理临床思维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该能力的培养应落实于早期的专业学习中,在实践中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使其得以强化[6]。传统的查房模式由于时间较长,护士在患者床边评估的时间较短,更多的资料来自于医生的病程记录,收集资料局限,忽视以患者为中心,没有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综合评估患者的健康问题。实行分段式护理查房后,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去全面、真实地评估患者,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7],提高护士临床思维能力[8],有利于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查看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并进行持续的追踪,降低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保障患者的安全。

3.2 提高护理满意度

采取分段式护理查房后,改变了传统的查房中护理对象不明确,只见疾病不见人,护理查房的核心是患者,护士需要更多的时间在患者的床边,病情变化时能及时发现,各项措施能更快、更准的落实到位,能真正地解决患者实际问题,减少和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9],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为了检查走形式,提升护理质量和整体的医疗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采取分段式护理查房,护士的满意度优于传统组,护士更愿意接受该模式的查房。

3.3 提高护士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加查房的各层次护士需要做好查房的准备工作,如需要预先复习相关理论,查阅资料、包括查找文献,了解目前该领域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规范等,是对专业知识再学习的过程,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的能力。由于查房中采用相互讨论、相互点评以及提问等互动形式,将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提高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带动科室主动学习的氛围,提高护士的知识深度,使护士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丰富,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

3.4 规范护士的动手能力

通过标准化的查房流程,对护士工作进行监督,促进护士规范化的操作。在实境查房中,考核者发现存在的操作问题,可以给予及时帮助,现场演示,当场纠正,并针对问题现场进行讲解教学,通过错误的反面教材说明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调动护士学习的热情,集思广益,提高团队意识[10],制定切合临床更为优化的教学方案和简洁、高效的操作流程,使操作既符合规范又能结合临床,达到学以致用,推动操作的创新理念。此外,高年资护士作为被查人时还可以以身作则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临床带教,提高专业实践能力[11],这是临床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3.5 提高护士的沟通表达及人文关怀

在患者的床边实境查房中,现场查看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过程,包括护士进病房时敲门,问候患者及家属,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查房过程中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操作时动作轻柔,重视患者的主诉和感受,使用关怀性语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规范护士的职业道德行为[12]。细节决定成败,通过对病室温度的调节等细节性操作,体现出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13]。

3.6 提高护士应变处理能力

查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时可以通过查房,查看该名护士应变处理能力,措施是否正确、及时,点评时让参与查房者全员投入,通过讨论分析,让被查者自己有针对性的分析原因,参与者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不断提高护士观察及应变能力。

3.7 提高护士满意度

分段式护士查房时间较常规护理查房相比,由于采取了分次进行,护士需要准备的内容也进行了分次,被查护士的压力相对较小,护士的普遍反映满意度高。

4.小结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来提升护理经验,在优质护理的模式下,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及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分段式护理查房更加有助于提高护士临床核心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地培养护士们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及护士的综合素质,更加贴合临床需求,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护士长分段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分段计算时间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护士长管理培训需求分析及对策
关于年龄分段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