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颗粒对支原体感染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0-12-29 04:04周青雯刘竹云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屏风补体阿奇

周青雯 刘竹云(通讯作者)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烟台市中医医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支原体是生存于人体细胞外最小的微生物,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微生物学研究中表明,支原体对人体可产生极大危害,在人体分离16 种支原体中,5 种存在一定致病性,可引发人体泌尿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危及到人体生命安全[1]。目前为止,医学上对于支原体感染通常以西药治疗为主,但在临床治疗中,多数患者存在病情迁延难愈、重复感染等状况,究其原因,在于人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且随着药物应用广泛,人体耐药性逐渐凸显,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探索支原体感染治疗新方法尤为必要。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支原体感染,获得了广泛的关注[2]。本文中,笔者选取100 例支原体感染儿童作为研究病例,探究支原体感染对儿童免疫功能影响及玉屏风颗粒对患儿免疫功能的作用,具体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2 月本院呼吸内科接收支原体感染患儿100 例作为研究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择取50 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本次研究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评估后批准进行。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支原体感染病症,符合医学上对于支原体感染相关诊断标准[3];②患儿家属均对此次研究表示知情,签署同意研究书明。

排除标准:①将存在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儿排除;②将存在其他免疫性疾病患儿排除;③将存在近期使用大环内酯类、激素等免疫制剂患儿排除;④将存在合并重大并发症患儿排除。

对照组患儿50 例,其中男患儿30 例、女患儿20 例,年龄最小3 岁、最大7 岁,平均年龄(5.1±0.2)岁;病程最短1 周、最长3 周,平均病程(2.0±0.2)周。

观察组患儿50 例,其中男患儿29 例、女患儿21 例,年龄最小3 岁、最大6 岁,平均年龄(5.0±0.1)岁;病程最短1 周、最长3 周,平均病程(2.1±0.1)周。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比性高。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奇霉素治疗),具体治疗过程为:给予患者静脉滴注8 ~10mg/kg 阿奇霉素(规格25ml:0.125g,生产批号:20181011),1 日滴注1 次,连续用药4d 后,停药3d,以1 周为1 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颗粒(规格0.1g*9 袋,生产批号:20181018),于饭前或饭后2h 口服,冲服,连续服用7d。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具体治疗过程为:给予患者对照组相同阿奇霉素药物,并给予患者口服玉屏风颗粒(规格:15g*6 袋,生产批号:20180822),开水冲服,3 次/d,每次服用剂量5g,连续用药3 周。

两组患儿均进行免疫功能检测,于治疗前后抽取3ml 空腹静脉血,并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免疫球蛋白指标、运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测量补体指标[4]。

1.3 评判标准

1.3.1 比较三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免疫球蛋白指标为:IgA、IgG、IgM;补体指标为:C3、C4。

1.3.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

1.3.3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SPSS26.0 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三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

两组患儿与健康组IgG 指标对比(P>0.05),两组患儿与健康组IgA、IgM、C3、C4 指标对比(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比较(±s,g/L)

表1 三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比较(±s,g/L)

注:t1、P1 为对照组与健康组对比;t2、P2 为观察组与健康组对比。

组别 IgA IgG IgM C3 C4对照组(n=50) 0.8±0.2 7.8±0.8 1.7±0.4 0.8±0.2 0.2±0.1观察组(n=50) 0.9±0.2 7.5±0.9 1.9±0.3 0.9±0.2 0.2±0.1健康组(n=50) 1.1±0.5 7.3±1.6 1.2±0.4 1.1±0.2 0.3±0.1 t1 3.939 1.976 6.250 7.500 5.000 P1 0.000 0.051 0.000 0.000 0.000 t2 2.626 0.770 9.899 5.000 5.000 P2 0.010 0.443 0.000 0.000 0.000

2.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同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

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IgA、IgG、IgM指标对比(P<0.05),C3、C4 指标对比(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s,g/L)

表2 治疗前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s,g/L)

组别 IgA IgG IgM C3 C4对照组(n=50)治疗前 0.8±0.2 7.8±0.8 1.7±0.4 0.8±0.2 0.2±0.1治疗后 1.0±0.3 8.3±1.0 1.3±0.3 0.8±0.2 0.2±0.1 t - 3.922 2.761 5.657 0.000 0.000 P - 0.000 0.007 0.000 1.000 1.000

观察组治疗前后观察组IgA、IgM、C3 指标对比(P<0.05),IgG、C4 指标对比(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s,g/L)

表3 治疗前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s,g/L)

组别 IgA IgG IgM C3 C4观察组(n=50)治疗前 0.9±0.2 7.5±0.9 1.9±0.3 0.9±0.2 0.2±0.1治疗后 1.2±0.4 7.6±0.9 1.2±0.3 1.1±0.3 0.2±0.1 t - 4.743 0.556 11.667 3.922 0.000 P - 0.000 0.580 0.000 0.000 1.000

2.3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

观察组IgA、C3 指标高于对照组,IgG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M、C4 指标对比(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s,g/L)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指标、补体指标水平(±s,g/L)

组别 IgA IgG IgM C3 C4对照组(n=50) 1.0±0.3 8.3±1.0 1.3±0.3 0.8±0.2 0.2±0.1观察组(n=50) 1.2±0.4 7.6±0.9 1.2±0.3 1.1±0.3 0.2±0.1 t 2.828 3.679 1.667 5.883 0.000 P 0.006 0.000 0.099 0.000 1.000

3.讨论

玉屏风颗粒为补益剂中成药之一,起源于中医药方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在中医文献记载中,玉屏风散适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体虚易感风邪病症,故而初始仅用于小儿感冒、出汗等简单病症治疗,后经由西方诸多医学者研究证实玉屏风散具有免疫调节、增强患者抵抗力的功效,从而逐渐发展为中药免疫调节剂[5]。本文中,治疗前,三组患者IgG 指标对比(P>0.05),两组患儿与健康组IgA、IgM、C3、C4 对比(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IgA、IgG、IgM 指标对比(P<0.05),C3、C4 指标对比(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IgA、IgM、C3 指标对比(P<0.05),IgG、C4 指标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C3 指标高于对照组,IgG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gM、C4 指标对比(P>0.05)。由此表明,支原体感染儿童身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促进患儿的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对支原体感染儿童应用玉屏风颗粒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促进患儿身体康复,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屏风补体阿奇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阿奇,出发
固表防感玉屏风 珍贵如玉肺不虚
体虚易感冒喝玉屏风汤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汗证70例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