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观察

2020-12-29 04:04胡凌云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达标率病情高血压

胡凌云

(硚口区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30)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下,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生活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这也导致糖尿病与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增高[1]。高血压与糖尿病作为常见慢性病,由于患者长时间处在一个高血糖或者高血压的状态,会促使体内器官组织出现一定损伤,甚至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疾病病程相对较为漫长,所以患者十分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严重降低,甚至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发生,促使病情控制效果不佳,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程度影响,因此及时给予合理有效干预显得极其重要。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应用在高血压及糖尿病管理控制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社区患者的疾病了解程度,从而正确掌握管理疾病方法,以有效预防与控制疾病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选取社区2017 年1 月—2019 年11 月内342例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以总结相关经验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 年1 月—2019 年11 月内社区常住居民中随机选取342 例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当作此次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都不存在严重的精神疾病与认知障碍,且都自愿签署此次研究同意书。通过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71 例,参照组男女比重为91:80,年龄范围分布在37 ~68岁内,年龄均值(44.28±4.69)岁,病程最短为1 年,最长8 年,平均病程(3.24±1.36)年;研究组男女比重93:78,年龄范围分布在41 ~69 岁内,年龄均值(46.17±4.73)岁,病程最短为1 年,最长9 年,平均病程(3.68±1.45)年。对比两组间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指导。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合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选用合适降压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包含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以及β 受体阻滞剂等;对于糖尿病患者,则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给予胰岛素与降糖药物等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都必须要严格检测血压与血糖水平,并根据水平情况合理调整用药剂量[2]。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具体内容有:(1)开展疾病健康知识讲座,根据社区基本情况,可以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讲座,并积极鼓励社区患者参加,以帮助患者对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性多发病有个基本了解;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社区体检,在进行体检时,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收集更多的社区患者基础资料与疾病资料,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以方便之后的随访工作进行。(2)给予随访调查,可以通过电话随访或者上门随访等方式,以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并且在随访时需要将用药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在进行回访时,工作人员必须要咨询患者身体情况与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同时查看患者近期药物服用依从情况,同时指导并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确保饮食规律,禁烟禁酒,并且经常进行运动锻炼,从而加强患者身体免疫力,改善病情[3-5]。(3)给予健康认识不足患者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对于存在健康知识认识不足的患者,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将疾病健康知识确切的教导给患者,以提高患者疾病知识认知程度;同时还需要给予患者适当运动干预,通过合理有效的运动锻炼,能够减轻心理压力与不良情绪,并且转移注意力,有利于血液微循环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此,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病情与个人特征,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最终有效减少疾病复发可能,维持良好生活心态。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规范管理情况与达标情况,规范管理主要指患者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合理管理生活方式与控制血糖或血压水平,若是患者都能完成以上3 点,且满足相关标准需求,可评估为规范管理;若是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情况符合临床相关达标标准则可评估为达标。通过SF-36 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躯体功能、心理情绪与自觉状态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统计评估两组间规范管理情况

经表1 统计后可发现,研究组高血压及糖尿病规范管理率明显比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情况比较

2.2 统计评估两组间达标率情况

经统计后,参照组171 例患者中,达标患者有110 例,总达标率为64.32%;研究组171 例患者中,达标患者有134 例,总达标率为78.36%;将两组对比后,显然研究组总达标率更高,且P<0.05,差异显著(χ2=8.2382,P=0.0041)。

2.3 统计评估两组间生活质量评分

从表2 统计数据中明显可见,研究组日常生活、躯体功能、自觉状态以及心理情绪等评分均要比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日常生活 躯体功能 自觉状态 心理情绪参照组 171 83.39±3.52 82.51±3.93 84.52±2.16 84.51±2.14研究组 171 91.58±3.78 90.67±2.05 91.69±2.72 93.74±2.55 t - 20.7347 24.0733 26.9942 36.2567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两大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指的是以高血糖为首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通常是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或者是其他生物作用受损而导致糖尿病发生,当患有糖尿病后,会促使患者血糖长时间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从而给患者的身体的心脏、血管等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可能导致功能障碍[6]。高血压则指的是以体内体循环动脉血压(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升高为首要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常常会伴随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伤或者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同时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几年以来,伴随生活方式的持续改变,疾病发生率明显上升,但是当前大多数患者对于高血压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并且用药依从性相对较低,所以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因为慢性疾病病程比较漫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患者十分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从而影响病情的控制效果。社区管理作为管理防治慢性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在社区内合理进行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居民慢性病知识认知程度,还可以增强防范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另外,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纠正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促使他们能够从生活各个方面进行管理,以改善病情发展情况,最终将血糖与血压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为身体健康提供强力保障[7-8]。从结果可见,实施干预后,研究组规范管理率与达标率显然都高于参照组,且患者各个生活质量情况较好,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及糖尿病管理效果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管理控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达标率病情高血压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全国高血压日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