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 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赵勇在全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案件查办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节选)

2020-12-29 01:12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合格证农产品监测

1 1~9月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迎难而上,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须臾不敢松劲,在上半年复杂形势下稳住了质量安全平稳向好态势,全省菜果茶、畜禽蜂和水产品等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9.3%,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1.1 坚守一条底线,服务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始终坚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落实分区分级精准施策责任,制发质量安全操作指南,把防疫情、保供给、保安全要求落到田间地头。将省级例行监测的交叉抽检调整为就近抽样,组织市(州)迅速启动年度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大宗农产品安全状况,千方百计守好农产品安全这一底线。

1.2 开展两大行动,保持高压态势 全面推进“春雷”和“利剑”行动,集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机3·15”、农机打假、渔资打假等活动,派出多个工作组赴部分市(州)开展专项督导,持续加大对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截至9 月底,全省共检查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1.3万家次,查办案件572件,查获假劣农资2 100 多吨,挽回农民经济损失700 多万元。

1.3 创新建立三项制度,提升监管效能 创新建立省级厅局协作管理机制,会同省市场监管局印发通知,进一步厘清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共同部署推动合格证、追溯体系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和合作会商等工作,共同构筑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创新推行合格证制度,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合格证制度试行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推进会,在全省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建立合格证查验机制。四川省的做法经验得到农业农村部于康震副部长的充分肯定。截至8月底,全省开具合格证135.8万张,带证销售农产品72.3 万吨。创新实施“两个名单”制度,探索建立了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两个名单制度,构建失信受损的约束机制,倒逼农产品生产主体诚信守法。

1.4 落实四项举措,提升供给质量 推进标准制修订,新立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62 项,新发布实施标准28 项,现行有效标准776 项,居全省各行业首位。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40个县开展优质水稻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建设,4个县、10个乡镇开展“鱼米之乡”创建,累计建设现代经作产业标准化基地910 万亩、部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 398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46个。推进追溯管理能力建设,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县20个,全省新增2 427家主体入驻国家(省级)追溯平台,累计入驻主体11 620 家。推进农产品品牌培育,重点培育10 个区域公用品牌、15个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举办2020年“乡村优品上头条”市县长品牌农产品直播带货推介活动,累计开展直播活动50 场,观众人数4.3 亿人次。丹棱桔橙、蒲江雀舌、剑门关土鸡等19 个品牌荣登2020 年中国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评价百强榜。

1.5 开展五项监测,全面防控风险 组织开展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检测、飞行检查检测和县域监测,1~9 月共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20 656 个。对部省级监测检出的77 批次不合格样品,以及市场监管部门通报的131 批次不合格样品,进行跟踪溯源和核查处置。

1.6 组织力量,全力开展案件查办 从“一月一调度”掌握的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案件查办进度滞后;合格证制度覆盖率不高;追溯管理工作仍很薄弱;农产品质量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2 强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办工作

针对“移送司法机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数量少”问题短板,厅质监品牌处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力量,赴部分市(州)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办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视不够。部分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办案工作不够重视,认识有偏差,存有顾虑,怕发现问题、查出案子给产业发展和地方政绩造成负面影响。二是机制不顺。市县农业综合执法改革仍在进行,有的地方执法人员还未到位,机构职责尚未理顺,执法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执法办案积极性不高。行刑衔接机制不完善,案件移交标准不统一。三是案源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线索主要来源于上级或相关部门移交、检验检测、投诉举报和现场检查,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移交线索信息不全,抽查频次不足,检测结果反馈时间长,固证取证难,投诉举报少等情况。针对以上问题,要认真研究对策,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以较真碰硬的勇气、深挖细查的作风,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办案工作,尽快补齐“案子少”这一短板。

2.1 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树立“发现问题是成绩,解决问题是政绩”理念,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出工作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机构和职责,加强部门合作,保障执法经费和人员,充分调动执法人员办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 充分发挥乡镇监管员和村级协管员作用,强化农产品快检筛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执法检查频次。改进检验检测方式方法,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提高针对性和科学性,一旦发现问题,快速精准溯源查处。

2.3 加强宣传引导社会监督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法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知晓度,及时公布典型案件,夯实社会监督基础。完善投诉举报奖励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引导和鼓励群众举报,进一步扩大案源线索。

2.4 加强检打联动案件查处 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严格落实各项整治举措,加强与市场、公安联合执法,检打联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线索排查梳理,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凡达到移送标准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绝不姑息。

3 扎实抓好四季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今年是一个特殊年份,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对“十三五”建设进行收官。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而言,不仅仅是安全生产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厅质监品牌处对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考核、质量强市考核中涉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考核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各地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结合考核事项,一一对照检查,增添推进举措,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做好备考迎考工作,共同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3.1 扎实推进按标生产 各地要加快构建适合本地的农业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和行业组织制订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将标准转化为操作手册和明白纸,采取微信小视频、“抖音”等接地气方式,在农民中广泛传播,让标准真正落到田间地头、圈舍鱼塘。将应用技术标准融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0+3”产业发展中,推进粮油、果菜茶、畜禽水产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使用标准。省厅将于年底前成立“省级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一步发挥专家作用,牵引农业标准制修订和应用推广工作。

3.2 继续加大风险监测力度 据了解,今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将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样本量由1批次/千人提高到了1.5批次/千人,与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相差较大。请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对策,争取财政支持,增加抽检数量,尽可能完成监测任务。要转变思路,突出问题导向,提高监测问题发现几率。强化检打联动,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布一起。近期,省厅也将按照“四不两直”原则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飞行检查。

3.3 继续加快完成“双认证” 加快推进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双认证”工作,目前还有青神、高县、金川等13 个县未提交申请,若年内不能通过“双认证”,目标考核将被扣分,省级监管示范县复审也不会通过。

3.4 继续大力推行实施合格证制度 各地要建立健全合格证制度试行主体名录,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迅速扩大生产主体开具覆盖面,年底前要达到80%以上,力争实现全覆盖。这是一项硬性指标,今年省政府对市(州)党政同责考核中,这个指标是按全省排名打分的,请各地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要将合格证监管纳入日常巡查检查内容,防止随意开证、冒名开证、虚假合格等行为,对存在问题的生产主体,要重点监管,加大巡查抽检频次,帮助查找原因,进行整改,坚决防止只推行合格证而放松日常监管的错误做法。省厅与省市场监管局将在10 月下旬联合开展合格证督导调研行动,既督导工作推进进度,也要查验合格证的真实性。

3.5 继续加强追溯体系建设和应用 各地要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4挂钩”工作,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要确保80%以上的生产经营主体及产品实施追溯管理。要加快国家(省级)追溯平推广应用,全面推行“合格证+追溯码”模式。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县建设,按照“有专人、有制度、有设备、有数据”标准,打造一批追溯示范标杆企业。

3.6 继续严格落实“两个名单”制度 各地要吃透弄懂“两个名单”制度的内涵,共同做好“两个名单”的认定、解除、监管等工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受到农业行政处罚,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督检查、飞行检查或监督抽检等符合列入“重点监控名单”的,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受到刑事处罚、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伪造或冒用质量标识等符合列入“黑名单”的,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程序及时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对列入“两个名单”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增加抽检和检查频次,扩大产品抽检范围,落实各项惩戒措施。

3.7 继续努力抓好“两个创建”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评定管理办法已由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对创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第七批省级监管示范县评定,以及第一批、第五批省级监管示范县资格复审工作已经启动,各相关市、县要做好协调对接,确保创建工作持续深化。积极开展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提升月”活动,已命名国家农安县要长期设立醒目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宣传牌及宣传标识。承担结对帮扶任务的国家农安市、县要按照帮扶方案,全面完成帮扶各项任务,提升贫困地区监管能力和水平。

3.8 继续加快农业品牌培育和宣传推销 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培育项目建设,重点培育大凉山等10 个区域公用品牌、广安蜜梨等15 个产品品牌。继续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组织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参加各类宣传推介活动,鼓励各地开展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持续提高“川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合格证农产品监测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曲靖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前景展望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改名“承诺达标合格证”,即日可使用!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