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现状与发展

2020-12-29 13:22张永法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1期
关键词:门静脉外科肝脏

张永法,王 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032)

自Reich等[1]1991年实施了全球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手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广泛验证。目前,随着微创和精准肝切除理念的提出和推广,腹腔镜肝切除逐渐成为主流。本文就腹腔镜肝切除的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腹腔镜肝切除术适应证不断扩大

2008年,首届腹腔镜肝切除专家共识大会在美国的Louisiville举行,与会专家形成腹腔镜肝切除初步共识[2]。2015年,在日本的Morioka举行第二届世界腹腔镜肝切除大会,与会专家进一步讨论形成共识,将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证进一步拓宽[3]。目前最新2018版的腹腔镜肝切除专家共识也已发布[4]。一系列的共识和规范,使得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及手术步骤形成规范,促进了腹腔镜肝切除的发展。我国最早于1994年开展首例腹腔镜肝叶切除术[5]。从开始仅能行简单的腹腔镜肝脏表面肿瘤局部切除,到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再到左半肝切除、右半肝切除、肝尾状叶切除、全腹腔镜下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 (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及活体肝移植供肝切除等,腹腔镜技术在肝脏手术方面的应用已取得巨大进展。事实上,从技术层面来讲,随着腹腔镜肝切除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手术器械的更新,开腹的肝切除同样可在腹腔镜下完成。但重要的是,腹腔镜肝切除的长期疗效是否等同于开腹手术,甚至比开腹手术具有更大的优势,目前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和更高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精准化肝切除理念的推广

一、术前精准评估技术的进步

目前,随着肝脏三维重建技术及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肝外科医师可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更直观、全面地将肿瘤病灶、邻近重要脉管结构、预期切除的肝脏范围在肝脏三维构象中精确再现。肝外科医师可根据三维可视化技术,进一步对肿瘤所在位置与肝脏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作有效预判,从而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和虚拟手术演练,为精准肝切除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术前虚拟分割,肝外科医师可预见手术过程中脉管结构,并正确判断肝切除离断平面,从而减少术中大出血风险。同时结合高清腹腔镜的放大清晰视野优势,进一步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准性,减少手术损伤[6]。

二、术中超声及吲哚菁绿显像系统在腹腔镜肝切除中的应用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医师无法在腹腔镜肝切除过程中直接探查感知肿瘤,对于肿瘤位置和边界难以准确判断。对于切除范围往往缺乏直接的判断,无法精准把握肝实质断面切线。术中应用超声检查可实时对肝脏不同切面进行探查、肿瘤定位,实时修正肝脏断面,确保正确的切肝平面。同时对于判断肿瘤与肝内管道的毗邻关系、走行和变异,术中超声检查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腹腔镜术中超声检查还可对肝脏的重要解剖标志进行探查,指导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7]。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种特殊的染料。正常肝脏细胞可摄取ICG并通过胆道排泄,但肿瘤细胞无法排泄。因此ICG在肿瘤细胞中蓄积。通过特殊红外光激发荧光,蛋白质与ICG接触发出荧光后,被特殊的腹腔镜识别呈现在屏幕上,就可达到肿瘤显像及定位的目的。目前,有正染和反染两种显像方法。根据需要可获得肝段或肝叶持久及清楚的显像,指导术者进行精准操作[8]。ICG染色不仅能显示肝脏表面肿瘤,也可显示肝脏深部肿瘤,可在术中实时准确地显示肿瘤边界,进行精准肝切除。但由于肝脏中管道一般较复杂,肝静脉、门静脉及胆管系统存在交通支,临床实践中ICG染色的区域可能与实际的肝段不符合。因此,需联合术中超声实时检查来修正切肝平面,为解剖或精准肝切除提供保证[9]。

解剖性肝切除

随着术前三维重建技术和术中超声检查的应用,以及肝外科医师对肝脏解剖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肝切除技术也从既往的大面积肝叶切除逐渐发展到精准的肝段切除。在现代“精准外科”的理念下,解剖性肝切除日益受到重视,其意义在于完整切除病灶结合解剖上相对独立的肝段切除术。相对于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解剖性肝切除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一并切除了相应门静脉分支流域的肝段,理论上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剩余肝脏的体积和功能,降低肿瘤随门静脉血流在荷瘤肝段播散转移的风险,从而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手术疗效[10]。在开放肝切除中,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开展解剖性肝切除的意义在于将肿瘤及其隶属的肝脏亚段,即门静脉引流区域完整切除,降低术后复发风险,提高病人总生存率[11]。目前,对于腹腔镜下行解剖性肝段切除术的研究较少。但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放大手术视野、解剖更精细的优点,决定了腹腔镜肝切除术本身就是精准肝切除理念的最好体现[12]。

腹腔镜在ALPPS的应用

ALPPS是近年来才开展的创新性手术方式。其结合一期门静脉栓塞术和传统二期肝切除的精髓,是肝胆外科领域的突破性进展。ALPPS手术是基于肝细胞具有良好的增生能力。尽管对ALPPS手术一直存在争议,但近几年来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和手术方式不断的改进,ALPPS在全世界各大医学中心逐渐开展起来,已取得一些可喜的结果。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肝外科医师尝试在腹腔镜基础上对传统的ALPPS术式进行改进。比如在腹腔镜下进行一期的肝切除离断和门静脉结扎术,或腹腔镜下二期肝切除术。进一步随着ALPPS分期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Machado等[13]首次报道,行全腹腔镜ALPPS,术后病人具有更少的并发症发生和住院时间,取得满意的疗效。目前,一系列临床研究显示,全腹腔镜ALPPS微创疗效令人满意[14-15]。然而,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大部分诊断为肝癌的病人同时伴有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脏代偿增生一般较差,增加了ALPPS结果的不可预期性。郑树国等[16]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在国内率先开展全腹腔镜ALPPS手术。首先行腹腔镜一期手术,解剖肿瘤侧肝蒂Glisson鞘,门静脉左支或右支结扎,经肝后隧道绕肝带牵引行原位肝脏实质离断。一期术后2~4周复查,评估对侧肝体积增生情况。待剩余肝体积足够后,行二期手术,游离病肝周围韧带并完整切除肿瘤所在肝叶。目前研究表明,与传统术式相比,全腹腔镜ALPPS的疗效与之相当,甚至减少病人创伤,加速术后康复。但对手术医师经验和手术技术的要求较高,目前只能在国内经验丰富的大型医疗中心开展。因此对于伴肝炎肝硬化的肝癌行ALPPS治疗,必须严格筛选病人,并由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进行,不能盲目开展。通过一期手术结扎对侧门静脉和原位分离肝实质,从而使肝脏血流和营养重新分布,促使残肝组织快速增生。但肝脏缺血坏死容易引起胆漏和感染,使术后病死率升高。Cai等[17]为解决术后高胆漏率和感染率,充分结合腹腔镜技术和传统肝切除绕肝提拉法的优势,对肝硬化肝癌病人不再行肝脏实质分离。改用带导丝的鼻饲管在预切线处对肝实质行捆绑,阻断两侧肝叶内管道,从而避免术后胆漏的发生。加速病人一期术后恢复。其短期内残肝明显增大,进行二期手术腹腔内粘连明显减轻,降低手术难度。全腹腔镜ALPPS的改进,可显著降低肝实质离断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加快病人术后恢复进程。全腹腔镜ALPPS集合微创、快速康复及精准肝切除的优势,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和加快病人术后康复。即使是伴有肝硬化疾病、手术耐受较差的病人,也可从ALPPS中获益。但目前腹腔镜ALPPS的发展仍处于初期,只有国内较大的肝脏诊疗中心开展,尚缺少大样本临床研究的支持。

机器人腹腔镜肝切除

机器人辅助系统是近年来出现的先进腹腔镜操作系统。与传统腹腔镜系统相比,机器人辅助系统配备更先进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腹腔镜操作系统。同时,其具有7个自由度的Endowrist机械手,可模拟人的手腕进行灵活操作。手术者在操作过程中,系统可自动滤过人手的颤抖,使手术操作更精准无误,尤其在处理微小脉管方面优势显著。机器人辅助系统可更好地克服传统腔镜的缺点,拓展微创肝切除术的应用范围。2003年,Giulianotti等[18]首先报道了机器人辅助系统用于肝外科领域,开启了机器人技术在肝外科治疗领域中的应用。与传统腹腔镜肝切除相比,在中转开腹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及3年生存率方面,机器人辅助肝切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20]。但在手术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比传统腹腔镜肝切除时间长,费用高。至今,机器人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广泛应用于肝癌外科治疗领域。尽管目前无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机器人辅助肝切除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优越性,但至少近期研究表明,其具有类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期待多中心、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21]。

展 望

微创和精准无疑是肝外科未来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近30年来,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目前,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和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其肿瘤学长期疗效尚缺乏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笔者认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经验的累积,手术相关器械的不断更新、升级,以及对微创理念的更新和精准手术要求,不久的将来,腹腔镜精准肝切除必将成为肝外科手术的主流。

猜你喜欢
门静脉外科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肝脏里的胆管癌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