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手工活动指导培养幼儿美术学习兴趣探究

2020-12-29 12:04张婧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0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学习兴趣

张婧雅

摘 要: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应该以积极向上的文化积淀作为起点,营造幼儿园良好的文化氛围。从分析幼儿手工课教学的审美价值入手,面向生活,重视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体验,以及加强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手工;活动指导;幼儿美术;学习兴趣

一、关于幼儿手工课教学的审美价值

1.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意义

幼儿手工活动是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幼儿手工制作是绘画的基础。这里的手工活动,离不开必要的装饰与雕塑的技巧培养。幼儿手工活动是幼儿早期发展思维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由此可见手工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富有创造性的活动空间,提供自主性活动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自然界蕴藏的低成本手工材料资源,如树叶、花草、贝壳、黏土、蛋壳、石头等,在选取材料中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实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2.手工活动和美术教学的联系

在选取手工材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事物,感受事物的特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比如采集树木的叶片,引导幼儿观察叶子千姿百态的形状、五彩缤纷的颜色,积极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教师指导幼儿选择好树叶以后,可以进行贴树叶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将各种树叶进行比较,仔细观察各种树叶的形状、色彩等,找出树叶各自的特点,认真想一想:树叶像什么?可以制作成什么图形?卵圆形叶片像动物的身体;圆形叶片像小猫、人的头部,掌状的树叶可以制作金鱼的尾巴;瘦长的枣核状树叶可以制作小船、蜻蜓的翅膀等。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面向生活,重视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体验

1.探究幼儿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美术与其他学科、现实社会联系紧密,教师应加强对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寻找美术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着眼于幼儿美术与现实生活在美育中的连接点,坚持以幼儿审美情趣为中心。例如,教师利用包装纸的图案,通过设计剪纸图画,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线条构图,如线条的勾勒、着色的浓淡,从而欣赏自然景物的魅力,人物的神情、姿态所体现的美感。美术课是引起心灵愉悦的艺术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究发现美的价值,引导幼儿进入欣赏生活美的氛围,围绕自己喜欢的绘画形象,运用线条、色彩绘画,倾注思想感情,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发现美,创造美。

2.引导幼儿参加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在绘画作品欣赏与绘画实践中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整体,不能简单割裂开来。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绘画活动的安排要面向社会生活。例如,培养幼儿的动脑、动手技能,让幼儿捏泥人、雕花鸟、叠纸飞机、染魔方块,这样有趣味的美术活动要经常开展,这是实现美术愿望的基本源泉。

三、重视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1.加强美术作品的欣赏指导

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幼儿要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会审美,说出內心感受。教师要通过幼儿美术课的欣赏活动与情境创设,加强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和美术常识的介绍和指导,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手工制作的实物粘贴与装饰,就是欣赏的基础。教师要确保幼儿美术欣赏指导的针对性,面向生活,引导幼儿欣赏、评判美术技能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关注幼儿的想象力,应是幼儿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理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是开启幼儿智慧大门的钥匙。幼儿手工课教学的想象力培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教师要让幼儿观察实物,动手制作,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美感形象”。因此,丰富的感性认识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源泉。

总之,幼儿的手工活动指导,必须坚持从直观的实物图形入手。手工活动的教学实践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为中心,为幼儿学习绘画技巧,学会绘画奠定基础。教师要引导幼儿欣赏生活中无穷无尽的自然美,创造艺术美,唤起幼儿对艺术的真切感受,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和良好的思维品格。

参考文献:

[1]康金红.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探究[J].文渊(高中版),2019(4):700.

[2]张新.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J].学周刊,2015(4):217.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学习兴趣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幼儿美术的培养与智力开发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