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宜春市重点工业产业发展战略探析

2020-12-29 08:19喻均林龙国光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宜春十四五

喻均林 龙国光

【摘 要】“十三五”期间,宜春重点工业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受逆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的背景下,文章深入研究了宜春重点工业产业的发展基础、发展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业发展的发展战略,以期为宜春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宜春;重点工业产业;“十四五”期间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1-0015-03

0 引言

锂电、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建材、食品、纺织服装和化工八大工业产业一直是宜春市多年重点发展的工业产业。2019年,八大重点工业产业规上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 300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达71%,创造的利润总额超过196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3%,在宜春制造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十四五”期间,上述八大工业产业仍将是宜春重点发展的产业。但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護主义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将对宜春“十四五”期间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分析和规划宜春市“十四五”期间重点工业产业的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宜春市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 宜春市重点工业产业发展基础分析

1.1 区位与交通条件

宜春地处江西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经济圈国家战略的共同腹地,具有“中部之心”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便利,铁路方面,有京九线、浙赣复线、沪昆高铁、蒙华铁路和昌吉赣客专,中心城区50分钟内可以到达南昌与长沙。公路方面,有320国道、105国道、沪瑞高速、昌铜高速、昌栗高速、东昌高速、赣粤高速、大广高速、宜万铜高速、昌宁高速等,实现县县通高速。航空方面,宜春明月山机场已开通直抵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重庆等地的16条航线。水运方面,袁河、锦河直入赣江,顺赣江而下,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相连接。良好的地理区位与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宜春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

1.2 政策条件

除优越的地域条件外,宜春还拥有众多发展重点工业产业的政策条件,包括国家、省级与市级各种产业支持政策。

1.2.1 国家级政策条件

?譹?訛2009年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丰城、樟树、高安纳入鄱阳湖经济区规划范围。?譺?訛2013年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下发的《关于原中央苏区范围认定的有关情况》,确定袁州区和樟树市享受《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支持政策。?譻?訛2020年4月国务院批复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要求加快构建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开放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内陆省份双向高水平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新路子。

1.2.2 省级政策条件

?譹?訛2015年湘赣两省签署《共建湘赣开放合作实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长株潭与赣西共建开放合作实验区,打造“三廊三区四圈”空间结构。?譺?訛2019年7月省政府批复《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将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靖安县和奉新县纳入大南昌都市圈规划范围。?譻?訛2019年11月省政府下发《关于支持赣西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赣西区域一体化,将宜春打造成为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

1.2.3 市级政策条件

宜春市委市政府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出台了众多支持重点工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关于四年翻一番决战工业八千亿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实施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宜春中心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2018—2025年)》《宜春市中医药发展规划(2017—2025年)》,等等。

2 宜春市重点工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产业特点分析

宜春八大重点工业产业的产业链条基本完整的有锂电新能源、中医药、纺织鞋革等产业,协作配套能力相对较强的有纺织鞋革、中医药等产业,产业集群效应较明显的有纺织鞋革、建材等产业,技术程度较为先进有锂电新能源、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等产业,产业关联度较低的有电子信息、化工等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有食品产业等,但整体而言,几乎所有重点工业产业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或中游,位于产业链前端的非常少,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空间小。此外,近年来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产业遇到了发展瓶颈,食品、化工等产业的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且除了医药、建材和智能制造外,其他五大产业的利润都出现了负增长。“十四五”期间,有必要针对各个产业的发展特点、外围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2 发展现状分析

2.2.1 营业收入分析

(1)比重分析:表1显示,2017—2019年3年宜春重点工业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7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重点产业。其中,2017年和2018年两年营业收入排在前四强的是建材、电子信息产业、纺织服装和食品产业,2019年医药产业升至第三位,纺织服务业略有下降,而建材产业的营业收入始终稳居第一位。

(2)增长分析:从表1可知,2017年之后宜春重点工业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基本都有所放缓,其中食品与化工产业的营业收入在201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医药、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和建材产业规上营业收入的增速在2018年短暂下降后,2019年快速恢复,并基本达到2017年的增速水平。但是,从重点工业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来看,2017年为最高值,超过3 000亿元,而之后的2018年和2019年均下滑较大,下滑金额超过1 000亿元,跌幅超过30%,不过庆幸的是2019年除食品与化工等个别产业外,其他产业快速恢复了增长。

2.2.2 利润分析

(1)比重分析:表2显示2017—2019年八大重点工业产业规上企业所创造的利润总额占全市所有规上企业利润总额的占比均在72%以上,是典型的利润创造主力军,其中,建材产业仍然是创造利润的首要功臣,而且其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此外医药产业创造利润的占比也在逐年扩大,但其他六大产业所占的比重却连年下降。

(2)增长分析:虽然2017—2019年八大重点工业产业创造的利润在全部规上企业利润中占据了绝对地位,但表2显示,2018年和2019年八大重点工业产业的利润额与2017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降幅均超过30%,与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基本一致,从表2可以看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除建材和医药两大产业外,其他六大产业利润额的增速基本都呈下降趋势,甚至在2018年和2019年出现了负增长。

3 宜春市重点工业产业发展战略举措

根据上述宜春重点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及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要求,笔者认为“十四五”期间宜春重点工业产业的发展应重点把握以下战略举措。

3.1 紧扣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方向,协调重点产业发展导向

锂电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医药、电子信息、建材、化工、食品和纺织鞋革八大重点工业产业,有些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锂电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要因势利导,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培育其发展,协助其做大做强。建材、化工等产业则属于国家限制或将要淘汰的传统产业,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这类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该类产业,不能“一刀切、一棍子全部打死”,要根据这类产业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区分产业内不同的企业,对于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好的企业,要鼓励其转型升级,做成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产业龙头企业,而对于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落后的小微企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安排其转产或关停退出。

3.2 分析“十四五”期间重点产业面临的国内外風险,并制定有效措施预防规避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以美国为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逆全球一体化行为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全球许多产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稳定性。对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宜春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掌握宜春重点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的总体情况,判断各产业的产品市场是出口依赖型还是以内销为主、主要原材料的供应是来自国内还是进口为主,从而准确地评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十四五”期间宜春哪些重点产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主要来自上游供应方面的还是下游市场方面,以便提前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规避。

3.3 要重视技术创新,坚持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展产品附加值增值空间

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保创新。环保问题能否有效解决是关乎企业生存的首要问题,宜春建材、纺织鞋革、化工、食品及锂电新能源等产业,受行业特点的影响,按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这些产业必须加大环保投入,实现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的目标。二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宜春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建材等产业,必须在产品品质、生产规模、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加大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引导产品持续向产业链的前端前移,提高中高端产品的比重,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3.4 要深入分析重点产业发展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度补链和延链

宜春重点工业产业存在两个方面的明显不足,一是技术水平整体不高,居于产业链的中后端,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不高。二是产业链不完整,链上的产品相互之间衔接性不强,各自独立,难以建立起完整的供应链关系。针对这种现状,政府主管部门要组织相关行业专家专门研究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缺陷,通过引进行业内知名企业及培育生产性服务企业等方式有针对性且量力而行地进行补链和延链。

3.5 加大对重点产业的融资、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

宜春重点产业要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少不了资金投入,“十四五”期间必须加大对宜春重点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当地金融机构对重点产业增加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融资政策要适当予以倾斜。另一方面,政府要继续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或对原产业基金追加投入,一是可以帮助产业内重点企业在疫情期间渡过暂时难关,二是可以吸引行业内知名企业投资宜春,带动宜春重点产业升级发展。此外,“十四五”期间,为帮助和刺激宜春重点产业的发展,应该在税收方面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优惠,而且对于引进的行业内知名企业,可以在地方分享的税收份额内进一步增大优惠力度。

3.6 发挥区位优势,扩大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合作,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发展内循环

宜春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西临长株潭城市群、东靠大南昌都市圈、北近武汉经济圈,着力打造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因此除了要深入分析、掌握宜春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劣势外,还要深入了解周边区域经济圈的产业特点。“十四五”期间,要积极寻找周边区域产业与宜春重点产业发展的匹配性与协调性,尤其是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赣西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推动赣西区域一体化的要求,挖掘与新余、萍乡的产业合作空间,实现宜春重点产业赣西区域一体化发展,通过增强对周边经济圈的辐射性,反向带动宜春重点产业的升级转型。

参 考 文 献

[1]王春萌,谷人旭,高士博,等.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分工及经济合作潜力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6(5):84-

93.

[2]李子彪,李少帅.产业链视角下京津冀产业创新合作发展[J].技术经济,2017(10):38-46.

[3]宜春新闻网.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ne-wsyc.com/xwzx/ttxw/content/2020-05/25/content_2585576.htm,2020-05-25.

猜你喜欢
宜春十四五
四月轻语
宜春吟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浅谈“十四五”背景下湖南高职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现状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付殷樱
佛学思想在宜春传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