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0-12-30 02:23张凯旋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医学生肺炎防控

张 时 ,朱 源 ,张凯旋

(1.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2.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00)

2019年12月,我国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截至2020年4月16日,根据荷兰媒体最新发布数据显示,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1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接近14万例[1]。疫情当前,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把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方针、政策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云课堂优势,打造思想政治网络金课,为抗击疫情凝聚青年力量。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为国家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关乎未来医学的发展、人们健康的保障和医患关系的和谐[2]。医学生作为未来人们健康的守护者,应该担起时代使命,具备社会责任感,锤炼真本领。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延期开学,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学习和在线测评。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虽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提高专业技能,但大部分学生会忽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容易接触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想,从而产生思想偏差[3]。特殊时期,要注重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及政策,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优势,为抗击疫情提供助力,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新思路。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2.1 建立党员防控小组,发挥党员引领作用

学生党员作为学校党组织和青年学生之间的纽带,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疫情下,学生党员在健康情况每日一报、信息统计和健康知识宣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立“年级—班级—党员防控小组—学生”四级联动机制,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力量,组成专人负责的5~6人小组。确保消息转达的时效性和高效性,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疫情期间信息量大,传播渠道单一,如果仅靠学生干部的单向转达,易导致通知及传达不到位。建立便捷有效的信息传达机制,既能拓宽高效沟通途径,确保信息传达到个人,又能使学生党员在疫情防控期间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2.2 加强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充分利用四级联动机制,通过学生干部群、班级群、党员防控小组群学生,及时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做好疫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疫情面前,公众对于疫情和防控措施的认识程度关系到国家疫情防控效果,而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程度普遍较高,能够积极防御,采取有效预防措施[4]。要积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使其不信谣,不传谣,做谣言传播的阻断者。同时,发动青年学生在朋友圈和微博平台及时转发全面客观的宣传报道和基本防护知识,正确引导舆论,为抗击疫情提供助力。

2.3 构建思政教学网络平台,培养医学生责任感

疫情伊始,全国上下千万医护工作者第一时间奔赴武汉,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者情怀。这场最美逆行,是对全国人民生命安全的守护,更是对医学生誓言最好的诠释。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牢牢把握教育契机,把疫情当课堂,构建思政教学网络平台,通过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信仰公开课和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带领医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张文宏医生所言“党员非党员在职责面前没有区别”,要让广大医学生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始终把社会责任感放在首位,尽己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2.4 线上线下齐心协力,多措并举,抗击疫情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局限于单向输出,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和资源,融入社会热点,创新教育形式[5]。鼓励医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致敬一线抗疫工作人员,发挥朋辈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支部党员群,引导学生党员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到,使其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助力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通过真实事例,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强化社会责任感,并使其将之付诸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和思考

3.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健康知识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全民健康状况。健康中国战略彰显了医学生的使命与担当,要特别重视医学生这一重要中坚力量。在培养医学生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还要加强一般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防护知识普及。充分发挥医学生传递媒介的作用,改善公众通过网络获取科普知识的现状,通过学生群体将健康科普知识传递到家庭、社区和社会,提高公众医学科学素养,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助力。

3.2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

重知轻行、知行分离,导致医德认知、情感和能力的不均衡性[6]。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局限于第一课堂,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注重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体系,把社会实践贯穿医德教育的整个过程。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和特色。鼓励医学生就基层医疗、食品药品安全、器官捐献等问题,开展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引导广大医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价值认同,从而加深医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3.3 打造文化产品和品牌项目

文化产品是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文化产品本身只是静态的文化载体,不能发挥作用,只有将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产品融入文化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才能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介的渗透作用[7]。要注重挖掘思政教学网络平台潜力,根据医学专业特色,打造专门的思想政治文化产品和品牌项目。丰富文化产品形式,除了文章、诗歌、音乐、视频、手工艺术品等实体形式外,还可以创新呈现方式,比如语言、行为、表情等行为形式,从而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打造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产品,加大文化产品宣传力度,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局限于校园,推动全民共学习、同发展。

3.4 注重网络宣传,打造思政网络金课

作为辅导员,可利用疫情防控这一重要课程资源,挖掘疫情防控期间的先进事例、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通过新媒体平台、网络主题会议、典范学习会议等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热爱祖国、锤炼本领、学习强国。要准确把握网络社群传播规律,认识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社群中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8]。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社群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新闻舆论中的正面导向和引领作用。借助时事热点,打造有主题、有思想、有灵魂的思政网络金课,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战“疫”里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解读时事热点,使其提高认识,拓宽视野。

4 结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既给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增强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学会用自己的青春奋斗,担起国家复兴、民族富强的时代责任。

猜你喜欢
医学生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