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素质在武术运动中的意义探微

2020-12-30 05:0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韧带武术关节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 南通 226000)

武术运动是一项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人们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能够领略到其中的智慧沉淀并帮助自己陶冶身心、强身健体、技击防身。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锻炼意识越来越强,对武术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投入到武术运动中来。武术运动这一项目对初学者和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要求较高,在基础学习中就需要对腰部、腿部、肩部等部位进行柔韧拉伸的活动。赋予竞技特征的武术运动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针对武术动作进行创编,通过比演、比打两种方式来获得比赛成绩,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对整体效果有很大影响。对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运动员柔韧素质的训练,这样也能够给运动员提供完成武术动作的基本保障,防止由于力量不足、缺乏平衡力、动作不协调而造成运动损伤。

1、柔韧素质的概述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柔韧素质可以被概括为韧带、组织、肌肉、肌腱的弹性和伸展能力,也就是人体关节所能活动的幅度和范围。针对柔韧素质的表现通常是以关节的活动范围呈现出来,它主要取决于关节和肌肉的特性。人体柔韧素质的强弱主要在于软组织和肌肉、关节、韧带之间的伸展性,人体的关节骨一般都是先天形成,后天很难改变。但是,通过训练可以改变它的活动幅度。柔韧素质训练就是通过训练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等软组织,从而提高他们的伸展能力,以此来达到提高柔韧素质的目的。

2、柔韧素质在武术运动中的意义

2.1、提高武术学习效率

武术运动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需要运动员的关节能够旋转和屈伸,运动员有强大的柔韧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带动肌肉和韧带进行延展,更好地发挥身体的协调性,从而能够轻松地完成相应的动作,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如果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较差,那么他的关节活动和肌肉伸展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在实际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多余的动作。例如,在练习正踢腿这一动作时,运动员柔韧素质较差就会出现两臂摆动、腰部弯曲、支撑腿弯曲等多余的动作。这就需要运动员花更多的时间去矫正,影响到武术运动的学习效率。而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跟进柔韧素质,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柔韧性能就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在选择武术运动员时也需要注重柔韧素质,挑选先天条件优秀的运动员,在后期的训练中才能够更好地达到武术运动的要求,为培养武术人才奠定基础。

2.2、提高武术动作质量

武术中的很多动作需要运动员有着良好的柔韧素质才能够正确完成。例如,武术中的弓、马、虚等基本步型,侧踢、正踢等腿法都是基于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要想促进动作质量的提升就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柔韧素质,它能够让每个动作都做到位。例如,在运动员练习弓步时,由于柔韧素质较差,前大腿不能和地面保持平行,后腿也难以伸直,在正踢腿勾脚尖直摆上踢时会出现身体前倾、支撑腿弯曲的现象。在散打训练时,也不能正确地完成鞭腿侧踹等动作。此外,太极拳中的跌叉、朝天蹬等动作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柔韧素质是提高武术动作质量的前提。在武术运动中明确规定,在比赛过程中出现正踢腿未触及前额、跌竖叉树后膝弯曲等都会扣分。因此,柔韧素质也会影响到武术运动员的竞赛成绩。

2.3、提高武术表现力

武术可以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种风格特点,在竞技武术中主要包括散打、太极拳、南拳等,传统武术主要强调腿部的柔韧性,要求让腿来带动拳艺的提高,腰部是武术身法的关键,腰部良好的柔韧性可以让膝、胯、肘、肩协调起来,更好地展现身法。因此,腰和腿是武术动作中的关键和基础,在日常的训练中,尤其需要注重腰部、腿部的柔韧性训练。运动员柔韧素质提高了,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就能够相对伸展开来,有着更大的活动范围,让武术运动的幅度得以展现。此外,良好的柔韧性能够让肌肉之间的拮抗作用降低,神经就能够更好地控制肌肉,在动作的展现上也能够更加到位,动作的衔接更加轻松。基于良好柔韧素质运动员可以将拳种的风格和各种攻防动作相互融合起来,以此来提高武术运动的节奏感,使得展现出来的效果更加具有运动美感。

2.4、预防武术运动损伤

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出现的身体伤害就称为运动损伤,运动员一旦出现运动损伤会对他们的生活以及日后的运动生涯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防止武术运动损伤就可以在日常训练中加强运动员柔韧素质的锻炼,减少由于短时间的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紧张、疼痛现象,能够有效协调人体的肌肉群,使其适应当前的运动状态,以此来保护各个关节组织。调查发现,武术运动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大都是由于关节、韧带、肌肉的过度拉伸再加上武术运动的幅度过大引起。但是,良好的柔韧素质能够缓解这种现象的发生,拥有良好柔韧素质的运动员,肌肉肌膜间的黏滞性较低,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有效防止肌肉拉伤,起到稳固关节的作用。此外,良好的柔韧性也能够促进身体各方面的协调,防止身体不协调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3、武术运动中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3.1、静态拉伸法

通常情况下,帮助培养武术运动员柔韧素质的方法有很多,静态拉伸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分成被动拉伸和主动拉伸。运动员可以将自己的肌肉和韧带缓慢拉长,使自己感受到酸胀并保持一段时间静止不动。这样一来,就可以刺激肌肉、韧带,使其得到拉伸。主动和被动两种拉伸方式主要是施力的主体不同,主动拉伸靠的是运动员自身力量,而被动拉升是通过外力进行拉伸。静态拉伸的方式相对于其他训练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优势,在拉伸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控制力度,避免肌肉拉伤情况的出现。但实际拉伸的过程中需要运动者控制好时间,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肌肉松弛,降低肌肉的力量,从而影响到武术运动的表现力。通常情况下,在拉伸的保持阶段应停顿20-30秒,不可超过40秒,而且每个静态拉伸的动作都需要重复两次。

3.2、动态拉伸法

利用动态拉伸法进行柔韧素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快节奏的、大幅度的动作拉升运动。一般情况下,它是由一套大幅度的动作合成,且需要运动员重复5-10遍。动态拉伸法一般在运动员锻炼之前的准备活动中开展,且需要教练针对专项训练的内容设计好具体的动态拉伸练习,以此来让运动员的肌肉和韧带进行针对性的放松,短时间内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降低肌膜间的黏滞性,以此来完成拉伸运动。在这一拉伸法的运动过程中需要注重大幅度的练习,这样在锻炼柔韧素质的同时也能够让运动员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提高,从而更好地开展专项技术的训练。在武术运动中有些动作需要快速拉长运动员的软组织,如果运动员使用的力度不当就会造成肌肉拉伤,导致肌肉反射性收缩,反而影响拉伸的效果。对此,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动作幅度应当由小到大,这样才能够起到拉伸的效果。

3.3、PNF 拉伸法

PNF拉伸法是指一次静力性拉伸接着对抗一次固定阻力外力的等长肌肉收缩,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关节运动范围。这种拉伸方式有四个阶段,首先是5s的缓慢肌肉拉伸,接着5s的阻力性一方向肌肉等长收缩,接着6s的放松,最后15s的阻力拉升。整个PNF拉伸法应当保持在30s左右,运动员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练习。PNF拉伸法的目的是让身体被拉长的肌肉能够主动收缩,以此来产生牵张反应,来拉伸拮抗肌抵制牵张反应抑制,从而达到肌肉拉伸的目的。PNF拉伸是将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与柔韧训练结合在一起,能够让静力拉伸来带动肌肉的主动收缩,提高肌肉力量的同时防止出现肌肉疼痛现象,有效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在利用这一拉伸方式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在等长收缩时应当注意缓慢有度,切不可暴力收缩。在整个过程不应当出现疼痛、不适的感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达到拉伸效果,提高运动员的柔韧性,加强他们的肌肉力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武术运动中柔韧素质对运动员的武术呈现效果以及自身身体素质都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对此,在武术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柔韧素质的锻炼,通过静态拉伸法、动态拉伸法、PNF拉伸法等方式,采取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员的柔韧素质,防止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肌肉、韧带紧张造成的运动损伤,提高武术锻炼的效果。

猜你喜欢
韧带武术关节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及年龄相关性研究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经高频超声分析跟骰关节周围韧带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