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构建课程 注重活动引领
——新时代小学立德树人有效途径及方法的研究

2020-12-30 09:47秦皇岛市海港区铁新里小学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育人德育

秦皇岛市海港区铁新里小学 朱 红

学校是重要育人场所,立德树人是我们的根本使命。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本课题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依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在创新小学德育实践、构建扎实有效的育人模式方面做出了探索。

一、营造阳光的育人环境

1.在师生的共同话题中挖掘教育元素。

铁新里小学两栋教学楼“行知楼”“博雅楼”的名字是面向全体师生征集后命名的,鼓励铁小学子知行合一、博学雅趣。

典雅厚重的校史馆,“讲述”学校历史荣耀,是对学生进行传承教育、责任引领的最佳去处。

在橱窗中设有“七贤少年”光荣榜,这是对学校倡导的教育价值观——“七贤教育”的一种引领。

学校外面围墙是“走进家乡秦皇岛”诗词长廊,吸引孩子们驻足流连,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家乡教育的基地。

2.注重美的熏陶。艺术长廊、“翰墨轩”篆刻室、“翰墨书香”书法室、“心随沙动”沙画室等既充满了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又展示了学校主题教育的成果。

二、创新“1+N”德育课程体系

学校整合学校优势资源,逐步构建起有机统一、富有特色的“1+N”德育课程。

1.办好思政课。

“1”即思想政治课程主渠道。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地方课程、主题课程等课堂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和教材中的教育点,对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等,切实发挥课程功用。

例如,国庆七十周年庆典时,在上道德与法治中“新中国的生日”这一课时,课堂内容充分与国庆庆典对接。回放盛大的阅兵式等画面,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被充分激发。

2.构建德育课程群。

“N”指依据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发的课程群,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以学生自我成长为主题的课程。一年级的“好习惯伴我行”,重点规范刚入学学生的坐、立、走、读、写五姿,树立“英姿少年”榜样;六年级临近毕业,重点进行安全法治教育课和青春期健康教育课;中年级开设“美德少年”“文明小使者”“校园小雷锋”等课程。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课程。解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入校、进班、上操、放学、集会等多方面规范,编写“校园礼仪常规”歌谣,创编了“铁新里小学文明礼仪操”,学生边唱边做,把文明礼仪标准深植于心。

实践主题教育课程。借助铁路子弟小学优势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火车站,学习铁路运输相关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社区联手,成立红领巾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进行环保实践;和消防支队联手进行消防演练;到自来水站、玻璃设计院、武警支队等机构参观,学习知识,开拓眼界。

“校园十节”课程。每月一个节日,如读书节、感恩节、科技节、民俗节、端午节、建队节、教师节、国庆节等,全员参与,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题教育系列化、生活化。

班级文化建设课程。以“一班一品”为目标,开展文化阵地课程评选。

家长大讲堂课程。发挥家长们的专业与特长,让学生学习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对社会有更多认识。

三、注重活动引领

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制订有针对性的育人目标,塑造孩子良好品格。针对每一个具体目标,班级自行策划组织德育活动,完成活动纪实、大事记、感动点滴、自我评价等板块,在自主实施中完成自我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重视学生在行为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

“小手拉大手”共创森林城爱心义卖活动,既给孩子们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又为港城增添一片新绿;“知宪法,做守法的小公民”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学法、宣传法的过程,了解法律知识,树立守法意识;“走进柳江地质博物馆”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地质知识,开阔科学思维,萌生发展的概念;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正确认识网络,做绿色网民。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一年级新生文明礼仪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懂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