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现状调查

2020-12-30 15:58黎可盈许星莹袁冬生
卫生软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服务区社区卫生医疗卫生

黎可盈,许星莹,胡 依,袁冬生

(1.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2.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将多个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建设成为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能为群众提供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的相对独立的特定区域[1]。2016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中明确指出,要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场所,创办国医堂和中医馆等形式多样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以便为居民提供更多中医药服务,进一步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同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3],指导和规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的建设工作。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同时减缓当前所出现的“看病贵、看病难”等发展难题的一项重要措施[4]。本研究对广东省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的服务能力建设进行调查,为提升广东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17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建设专项资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支持的广东省18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对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其中包括114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和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研究方法

通过前期文献研究和查阅相关政策,以《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指南》《2017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建设专项资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等文件为参考标准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广东省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的中医诊疗环境建设情况、中医药技术水平建设情况、配置中医诊疗设备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软件录入问卷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对广东省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的服务能力建设情况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医诊疗环境建设情况

2.1.1 中医药诊疗区域设置情况

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中,119家将中医诊室、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等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占79.33%;而96%的机构布局流程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有136家,占90.67%。

2.1.2 中医药诊疗区域装饰装修情况

14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的装饰装修采用中式风格,占98%;在机构内张贴中医药宣传资料的有145家,占96.67%;94%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的装饰装修能够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人文关怀,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的门扇挂中医药文化内涵对联的开展情况相对较差,仅占82%。

2.1.3 集中开展一体化中医药服务情况

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均可以开展基本医疗服务;145家机构可提供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中医服务,占96.67%;148家机构能向群众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占98.67%。

2.2 中医药技术水平建设情况

2.2.1 开展中医技术方法操作情况

12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可开展一般针法、灸法、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等至少6种中医技术方法的规范化操作,所占比例为80.67%,但各机构的中医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2.2.2 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情况

在本单位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情况中,17家仅能推广应用6种以下的技术,占11.33%;有55家能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6~10种,占36.67%;19家机构推广应用11~15种,占12.67%;而推广应用15种以上的机构有59家,占39.33%。

2.3 中医诊疗设备配置情况

2.3.1 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配置情况

在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配置情况中,30家机构只配置了6种以下设备,占20%;49.33%的机构配置6~10种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28%的机构配置11~15种设备;而配置15种以上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的机构有4家,占2.67%。

2.3.2 信息化设备配置情况

在信息化设备建设中,配备用于连接广东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的计算机系统设备的机构有98家,占65.33%;配置投影仪设备有23家,占15.33%,不到两成。

3 讨论

3.1 基层中医诊疗环境有效改善、功能逐步完善

《实施方案》规定,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集中设置中医科室,装修装饰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形成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并相对独立的中医综合服务区。调查显示,79.33%的机构能够将中医诊室、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等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而90.67%的机构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大部分机构的装饰装修采用了中医药文化特色风格,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结果表明,近年来随着广东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的投入,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的中医诊疗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调查数据显示,96.67%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可提供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服务。结果提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除了注重开展中医基本医疗服务外,也正在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领域的优势和作用,其功能逐步完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推广有待加强

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作用,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医疗服务,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难题的重要举措。对照《实施方案》规定,在被调查的广东省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中,121家机构能够满足一般针法、灸法、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中至少6种技术方法的开展与规范化操作的标准,达标率为80.67%;有5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能够按照《实施方案》推广应用15种以上的标准,达标率仅为39.33%;以国家推广应用6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标准,达标率为88.67%。结果提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应用有待加强,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3.3 基层中医药诊疗设备不足、信息化设备落后

中医药诊疗设备是中医药现代化及特色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而基层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5]。从调研统计数据可得,参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广东省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中,只有74家配备了10种以上必要的中医设备,达标率仅为49.33%;而配备用于连接广东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的计算机系统设备的机构有98家,占65.33%;配置投影仪设备有23家,仅占15.33%。中医诊疗必要设备的不足和信息化设备的落后会直接影响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开展和中医诊疗技术的提高。

3.4 广东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应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6]。本次调查中的广东省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可以提供基本的中医服务,而96.67%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可提供预防保健、养生康复服务,优于李婷等[7]的研究结果;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方面,52%的机构可推广应用10种以上,优于胡勤顺[8]对上海市的调查结果。而广东省49.33%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了10种以上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远低于赵凤丹等[9]对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76.56%的机构配备10种以上中医设备的结果。因此,广东省需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标准,积极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的相关政策[10]。

4 建议

4.1 大力推广应用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应结合当地的常见病、慢性病情况,加强对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和研究,做好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育特色中医专科的品牌,以满意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还应通过开展与中医药适宜技术相关的培训学习、技能竞赛、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渠道。

4.2 完善中医诊疗设备配置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应在政府部门的财政扶持下,根据实际的诊疗需要,完善基层中医诊疗设备配置,逐步更新相关诊疗设备设施,改善科室医疗设备硬件水平,有助于提高诊疗效果,使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多元化。

4.3 加强基层中医信息化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信息化硬件设备的经费投入,配齐基础的信息化系统,以实现不同医疗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基层卫生机构应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基层中医医疗,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电子处方等服务,让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中医服务,并加强基层中医专业人员的信息化建设观念的宣传教育,培养具有中医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

4.4 积极落实基层中医药政策

政府应积极落实基层中医药政策,形成以市、县级医院中医科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为枢纽,中医诊所、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城乡中医药三级服务体系[11];完善中药房、中医科及相关诊疗环境等的基础体系,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配置实用性强的诊疗设施设备,对其信息化体系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培育提供支持与帮助,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医服务。

猜你喜欢
服务区社区卫生医疗卫生
江苏高速服务区管理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建设探讨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加油站 直通车 服务区 督政台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