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简单”的课上“复杂”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片段与思考

2020-12-30 23:59刘兆伟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简单个位倍数

□刘兆伟

“2,5 的倍数的特征”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这是一节相对简单的课,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困难都不大,但笔者却将其上成了一节复杂的课。

【课堂呈现】

教学片段1:让学生确定探究起点,初次探究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你们打算先研究哪个数的倍数的特征呢?

生:我打算先研究1的倍数的特征。

生:1 的倍数的特征不需要研究,因为所有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

生:那就先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吧!

师:好!请大家自己研究,看看2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学生独立探究)

师: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了吗?

生:我按顺序写了一些2 的倍数,发现它们的个位上都是2,4,6,8,0。

师:2的倍数,个位上一定都是2,4,6,8,0吗?

生:一定是。

师:2 的倍数有无数个,你们才研究了很少的一部分,怎么就能确定所有2的倍数个位上都是2,4,6,8,0呢?

生:好像还不能确定。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百数表,请大家先在百数表中圈出所有2的倍数,再根据圈的结果想一想这个问题。

(学生在百数表中圈2的倍数)

师:现在能确定2的倍数的特征吗?

生:能。在百数表中,2 的倍数都在个位是2,4,6,8,0的这五列,如果把所有自然数都按照百数表中的排列方式一直排列下去,所有2的倍数必然都在这五列。所以我能确定,2 的倍数,个位上一定都是2,4,6,8,0。

师: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知道了,反过来,个位上是2,4,6,8,0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吗?

生:是的。在百数表中,我们看到个位上是2,4,6,8,0 的数都是2 的倍数,继续排列下去也是如此。

师:得到这个结论有什么用呢?

生: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时,就不需要用这个数除以2,只需要看个位上的数就行了。

师: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思考:课始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在百数表中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而是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决定研究的方向。学生在明白1的倍数的特征不需要研究后,继而开始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并且通过一一列举很快发现其特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理性思考,并利用百数表帮助学生确认了“2的倍数的特征”。最后,将“2的倍数的特征”反过来叙述就得到了其逆命题,学生再次借助百数表感悟到逆命题的确定性,从而得到2的倍数的判断方法,并体会到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的价值。)

教学片段2:按照学生的研究思路,再次探究

师: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知道了,接下来,你们打算研究哪个数的倍数的特征?

生:我打算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生:我打算研究4的倍数的特征。

生:我打算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

……

师:按照你们的想法,我们来研究3,4,5 这三个数的倍数的特征吧。

(学生先独立研究,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们研究得到3的倍数的特征了吗?

生:3的倍数,个位上什么数都有,所以从个位上看不出3的倍数的特征。

师:看来,3的倍数的特征还不能确定啊!4的倍数呢?

生:4的倍数,个位上都是4,8,2,6,0。

师:这跟2的倍数的特征一样啊!

生:不一样,它们的顺序不一样。

师:根据这个结果,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 的倍数吗?

生:不能。个位上是2,4,6,8,0 的数不都是4的倍数。

生:4的倍数的特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师:你们研究得到5的倍数的特征了吗?生: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都是5或0。

师:这么肯定?

生:在百数表中,5的倍数都在个位是5或0的这两列,继续排列下去也是如此。

师:能依据这个特征判断一个数是5 的倍数吗?

生:能。在百数表中,我们看到个位上是5或0的数都是5的倍数,继续排列下去也是如此。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得到了5 的倍数的特征,还得到了5的倍数的判断方法。

(思考:学生在选择接下来研究什么数的倍数的特征时,因为不知道2,5的倍数的特征之间的联系,所以很自然地想要按顺序研究3,4,5这些数的倍数的特征。百数表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借助百数表,学生不仅确认了5 的倍数的特征,而且确定了其逆命题。让学生分别研究3,4,5 的倍数的特征看似烦琐费时,但这些研究结果却为学生进一步探究2,5 的倍数的特征之间的本质联系提供了对比的材料。)

教学片段3:依据学生自己的疑问,深入探究

生:老师,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看个位就行了?而3或4的倍数却不行呢?

师:好问题!他提出了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 的倍数,除个位以外的其他数位上的数可以不看呢?

生: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432 百位上的4 表示4 个100,因为100 是2 和5 的倍数,4 个100 当然也是2 和5 的倍数,十位上的3 表示3 个10,10 是2和5的倍数,3个10当然也是2和5的倍数,所以判断432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2就行了。

生:因为10,100,1000等都是2和5的倍数,所以不论十位、百位、千位等数位上的数是多少,所表示的数一定都是2 和5 的倍数,所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就行了。

生:还可以这样想,任何一个多位数都可以看成若干个10 加个位上的数,因为10 是2 和5 的倍数,若干个10 也一定是2 和5 的倍数,所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 或5的倍数,只看个位就行了。

师: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再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4 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呢?

生:因为10,100,1000等数不是3或4的倍数,所以不能只看个位上的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或4的倍数。

生:你说的不对,10不是4的倍数,但100,1000等数都是4的倍数啊!

生:我想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 的倍数,可以只看这个数最后两位上的数。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任何一个多位数都可以看成若干个100加上最后两位上的数,因为100 是4 的倍数,若干个100 也是4 的倍数,所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 的倍数只要看最后两位上的数就行了。

生:我还想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也可以只看后两位上的数,因为100也是25的倍数。

生:我还想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8或125的倍数只要看后三位上的数就行了,因为1000 是8 和125的倍数。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2,5 的倍数的特征,我们还知道了4,25,8,125 等数的倍数的特征,这些数的倍数之所以有这样的特征,都与十进制计数法有关。

(思考:学生在按顺序探究了2,3,4,5 这四个数的倍数的特征后,因为运用同样的探究方法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必然会产生疑问。在解释疑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与十进制计数法的本质联系,还得到了4的倍数的判断方法,并且还运用类比推理得到了25,8,125 等数的倍数的判断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获得了数学知识,而且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了思维能力。)

【课后思考】

教师在教学简单的数学内容时,一般会将课也上得简单,但有时简单会让学生失去很多的感悟与体验,因此不妨将简单的课上得“复杂”一些。

一、将简单的课上“复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

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激励学生持续、深入学习的动力。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那些开放的、具有适度挑战性的、落在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任务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需要。

本课最简单、高效的教法是直接让学生在百数表中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但这样的学习任务是封闭的,对学生来说过于简单。笔者在本课的教学中并没有直入主题,而是将研究的主题改变为研究“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并让学生自己决定研究的方向及研究的方法,这样开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获得了探究的自主性,他们的学习需要被充分激发。在探究过程中,当学生有序地研究完2,3,4,5这四个数的倍数的特征后,因为用同样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研究结果,所以他们自发地产生了疑问,进一步激发了学习需要。

二、将简单的课上“复杂”,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学习活动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为了让学生获得可迁移的数学活动经验,需要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

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有着相同的数学本质,所以教材将它们放在一课中研究,而跳过了3,4的倍数的特征的研究。这样的探究活动虽然简单,但失去了探究的有序性、完整性,学生难以从此过程中获得完整的探究经验。笔者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发地按照数的顺序有序地进行探究,确定探究方向,提出探究问题,选择探究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引发认知冲突,触发深度思考。整个探究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在推动。他们真正积累了活动经验,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将简单的课上“复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数学学科最重要的育人价值是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而这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来实现。数学探究活动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中,笔者将百数表的功能由教材中的发现规律调整为验证、确定规律,这样的调整让学生直观地明白了2,5 的倍数的特征的原命题及逆命题一定成立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有序探究2,3,4,5这四个数的倍数特征后,笔者先让学生思考2,5 的倍数为什么有相似的特征,在深入思考中学生明白了2,5的倍数的特征之间的本质联系。随后笔者让学生思考3,4 的倍数为什么没有类似的特征,在思考中学生发现了4的倍数的特征,并通过类比推理得到了25,8,125 等数的倍数的特征。在深入探理的过程中,学生的理性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猜你喜欢
简单个位倍数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牢记方法大量练习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倍数魔法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追求“简单”的绝对回报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数学题